APP下载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预控措施①

2021-02-21吴倩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预控措施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吴倩

摘要: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材料的主体结构上,这对市政工程的整体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若混凝土在市政结构表面产生质量问题,则因渗透作用会对道路材料内部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使部分裸露的钢筋受到天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腐蚀问题,进而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形成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市政工程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预控措施

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市政工程的建设也在不断加速,所以不能忽视其建设的质量。在当今的建筑行业中,混凝土依然是建筑领域的核心材料,大部分现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均通过混凝土材料完成。一旦混凝土材料自身存有质量问题,将导致建筑之中产生大量安全隐患,这将对建筑的建设者以及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能够满足要求。混凝土材料就是多种材料进行混合加工处理制成,其中包括沙子、石子、水泥和水等材料混合搅拌而成,这些建筑材料的质量,混合的比例,以及室外温度湿度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因此,要精确把握各方面因素,避免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

1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1.1材料选型不合理

粗集料的表面性质和级配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粗集料的表面状态直接影响水泥浆与集料的结合性能,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同一配合比下,添加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明显高于未添加碎石的混凝土。混凝土利用碎石配制混凝土,需要控制其在石料中的含量。除了碎石含量外,混凝土若配合比出现问题,容易产生离析,降低混凝土强度。集料最大粒径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尤其是低水灰比中高强混凝土,集料最大粒径的影响越大。集料级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较大。在工程上,发现由粒状集料配制的混凝土交互性较差,有轻微的离析现象。而优质集料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黏结性,保水性较好。此外,粗集料中污泥含量及有害杂质超标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首先选取性能好、粒形好的砂砾,搅拌后将代表性的样品带到实验室进行筛选、浇筑、破碎等试验。如果检验合格,可将配比材料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在粗集料到达现场后,可将粗集料在堆放场地上进行硬化处理,如果粗集料含泥量超标,应按不同粒径的粗集料放入一定范围内,可用清水冲洗,确保粗集料颗粒清洁无杂质。

1.2施工工艺存在缺陷

水灰比大: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水灰比过大,不能保持水分,引起泌水,进而产生塑性裂缝;配水过多:配制混凝土时,因加水量过大,混凝土塑性增加,会产生相应的塑性裂缝;初期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初凝后,由于养护不到位,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水分蒸发,导致失水过快,产生干缩裂缝;模架变形:由于模板刚度不足,导致施工过程中支撑不稳而产生裂缝;铺设预制构件时预留的空隙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板距小于30mm,细石混凝土和水泥砂浆不能填实缝隙;初期受冻: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时,保温措施不到位,热胀冷缩破坏混凝土原有结构,产生冻结裂缝;浇筑法:在浇筑混凝土时,一次浇筑高度过高,浇筑速度过快,薄弱处受重力会产生水平裂缝,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裂缝,混凝土经沉实后才能浇筑;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下沉:混凝土处于前期养护阶段,因拆模时间过早,造成混凝土出现剪切斜裂缝;混凝土强度不够: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不够时应避免振动、碰撞,以免产生裂缝。空隙处理不当:施工间隙选择不当(一般为跨度的1/3处),造成混凝土构件拆模后产生裂缝;吊杆件运输方法不当:混凝土构件运输时,如垫条位置不当,就会产生裂缝,且应根据构件自重弯矩的配筋量选择合适的吊点;滑模工艺不当:混凝土浇筑时,因模板垂度不符合要求,浇筑后中断时间过长,导致顶层混凝土拉裂。

2混凝土施工質量预控的有效措施

2.1优化混凝土配置方案

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水泥品种,由于混凝土施工中水泥用量大,常采用水化放热。因此,在配制混凝土时,需选择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低水热性能的水泥品种,同时,在配制混凝土时也要考虑混凝土在使用后的耐磨性、抗腐蚀性、抗冻性等。因此,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在中热硅酸盐水泥中掺加相应的粉煤灰或矿渣等掺合料。为提高混凝土的自身强度,应优先选择质量较好的碎石。所选择的结构中的粗集料尺寸应保持5~31mm的连续级配碎石,使用这种粗集料可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干缩问题。配置混凝土选用的外加剂主要是减水剂、引气剂等。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可减少混凝土耗水量、控制水泥用量、降低浇筑时的温度差,常用的减水剂是聚羟酸减水剂,它是一种高效的有机表面活性剂,可附着于水泥矿物表面,降低水泥矿物的水化热,缩短水化升温速度;引气剂在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混凝土中的气泡,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改善和易性。为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国家工程粉煤灰的指标要求,在浇筑过程中掺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相关性能、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减少泌水和离析、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在施工过程中,粉煤灰可部分替代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防止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内外温差过大,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2.2做好技术及人员管理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环节,应对施工流程步骤加以完善,借助信息化检测技术,对混凝土施工各环节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发现并消除隐患项。在混凝土施工人员的管理上,认识到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效果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第一,对混凝土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使其明确混凝土施工的各项标准规范及具体要求,如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要点。第二,引入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混凝土施工人员队伍,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过程及结果进行考核,如存在较大的误差,应在现场纠正的基础上对技术指导人员及混凝土作业班组长进行负激励,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责任心。

2.3混凝土施工中做好约束力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约束力控制不当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不同程度约束力相对应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但对混凝土结构都有一定的影响。要解决此问题,建筑公司可以通过创建滑动层来解决。但是,在确定施工位置和施工过程后,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滑动层安装的技术标准,并正确、恰当地控制约束力。控制约束力的方法不仅可以通过精确控制滑动层,还可以控制由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通常,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一种是密封方法,另一种是蓄水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功能是克服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并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结束语

为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避免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生产工艺,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混凝土施工进程,规范施工。

参考文献

[1]张万新.混凝土渠道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控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9):151,155.

[2]孙厚坤,秦丹丹,李约汉.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控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2126.

[3]李士续,李秀静,田密密.论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与预控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6).

猜你喜欢

预控措施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加强房建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关于配电线路管理难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探讨
无裂缝大坝混凝土施工若干关键工艺
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