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理在麻醉过程中的重要性
2021-02-21余维燕
余维燕
摘要:目的:临床麻醉是使用药物或方法使病人意识丧失,或即使意识存在,但对疼痛无感知,从而保证手术、诊断及治疗操作能够安全、顺利进行。在治疗完成之后,意识和各种感觉及生理反射能够及时、平稳的恢复正常。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麻醉仪器设备日趋增加及麻醉药品的不断更新,应如何配合好麻醉医生的工作,对麻醉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方法】通过对麻醉工作中涉及的不同专业医务人员的特点分析,阐述麻醉医生与麻醉护士加强沟通配合对麻醉安全的重要性,探讨增强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在麻醉作中配合默契程度的有效方法,提出加强管理的对策探讨护理配合在麻醉中的重要性。【结果】术前、术中、术后 耐心仔细的护理及专业的技术操作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麻醉操作时间,减少 麻醉的并发症。【结论】麻醉护理配合在麻醉过程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麻醉护理;麻醉过程;重要性
1 麻醉前护理
1.1心理护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及麻醉知识的欠缺和陌生,会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手术前麻醉医生或麻醉护士要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术前准备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理解能力,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通俗易懂地介绍麻醉方式、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所产生的效果,使患者对麻醉有初步认识,解除或减轻恐惧和紧张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通过术前访视后沟通,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形成意识,帮助患者和家属接纳风险,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麻醉认识,消除其对麻醉和手术的顾虑,稳定情绪,克服术前紧张,提高患者对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依从性,更好地配合进行特殊麻醉的体位训练。对于有吸烟史的病人应劝其戒烟,向病人说明利害关系,如戒烟可减少麻醉困难,降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等。
1.2术前宣教:麻醉前病人应禁食,以免呕吐、窒息。择期手术,成人一般禁食禁饮8—12小时,小儿术前也应禁食禁饮6小时,乳婴儿术前4小时可喂一次葡萄糖。有些患儿家长不愿意暂停手术,会故意隐瞒患儿没有执行禁食禁饮制度,因此要详细向家属讲明危险性,确保患儿术中安全。
1.3 用药护理:麻醉开始前,病房护士常给予病人注射苯巴比妥等药物,以达到镇静止痛,降低基础代谢及神经反射的应激性,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减少或避免术中反射性低血压症,预防和对抗某些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或中毒。因此,麻醉开始前、用药后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并且应用推车将病人护送至手术室,以避免因其步行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意外。
1.4 注意保暖:麻醉状态下,病人部分或全部失去的自我调节能力。室温过高,湿度过大,影响病人散热,可致体温升高;室温过低,湿度过小,身体散热快。若病人体温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可能出现寒颤、心律失常等,因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维持病人正常体温的基础。手术室人员应根据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做适当的调节,使室内温度保持22-25℃,相对湿度30%-50%,室温过低,机器散热快,特别是麻醉时间过长,手术创面大,大量输入库存血等情况,可使病人体温下降,出现寒战、心律失常。对全麻的病人,尤其是小儿、老年人,可造成麻醉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术后并发肺炎等。室温过高,相对湿度过低,尤其是患者手术前肌注阿托品后,抑制了唾液的分泌,会出现口干、呼吸道粘膜干燥,儿童、老年人尽量常规下监测体温。
2 麻醉中护理
2.1 查对制度: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应三方共同认真核对患者信息,检查并核对其术前用药情况、各种药物皮试反应结果,取下病人义齿,松开衣领、裤带,取下发卡及装饰物,与麻醉医生核对麻醉用药。
2.2 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通道是麻醉及手术中给药、补液、输血及患者出现危症时极为重要的一项抢救措施。应树立麻醉前先建立静脉通道后麻醉穿刺用药的概念,保证意外情况下液体和药物能及时输入,使麻醉和手术顺利地进行。全麻和危重病人应尽快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保证麻醉、手术中用药、监测和输液顺利进行。全身麻醉的病人应用诱导剂后应暂时加快输液速度,使药物尽快进入循环,由于麻醉后血管括约肌松弛,有效巡回血量下降,应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术中根据中心静脉压、血压以及出血量及时补充血容量。输血时,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遇有麻疹或寒战、高热、血红蛋白尿等,应立即停止输血,在麻醉医生指导下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和再次进行查对工作。
2.3合理摆放手术体位:麻醉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根据手术方式采取相应的麻醉体位,同时不使肢体神经受压,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而有利于各种麻醉操作及手术的顺利进行。搬动体位时,動作应轻柔,防止体位突然改变使血压下降。摆好体位,既要便于医生操作,又要防止体位不当给病人造成机械性或解剖性损伤。
2.4积极参与抢救工作:麻醉护士必须熟悉全身麻醉的各项操作步骤及常用麻醉药品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主要副反应;善于观察识别不同病情,及时报告麻醉医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熟悉各种抢救药物的特点及使用剂量、方法,以便在抢救中及时、准确的用药。
3 麻醉后的护理
3.1手术完毕及时停止静脉麻醉药,除有特殊医嘱外,安置病人于仰卧位;全身麻醉病人在苏醒前还应注意病人瞳孔大小、意识状态等。为维持呼吸道通畅常将病人头侧向一侧以利于鼻内分泌物排出,并及时进行吸痰处理。如病人眼球活动、睫毛反射恢复、瞳孔稍大、呼吸加快,甚至有呻吟、转动,是即将苏醒的表现。此时最易发生躁动,应将病人的手足约束好,防止病人坠落或不自觉地拔除输液管和各种引流导管,造成意外。拔除气管导管后,继续观察至病人血氧饱和度在 95% 以上,呼吸平稳时,配合麻醉医生整理所有监测设备,整理病人身上所留痕迹,使之整洁、舒适,与麻醉医生一起将病人护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手术、麻醉方法、术中用药及手术麻醉情况、术后的注意事项安全送回病房,与护士进行交接班。
3.2 术后第一天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情况,根据病人所实施的麻醉方法对病人现发生的状况进行观察,解除病人对麻醉后并发症的疑虑。
4 体会
麻醉护士在手术及麻醉过程中担负着大量的护理配合工作。实践证明,麻醉护士在麻醉前、中、后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以及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有助于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