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饮食干预护理效果

2021-02-21王春梅

医学前沿 2021年20期
关键词:缺铁性血常规贫血

王春梅

摘要:目的:考察饮食干预护理对嬰幼儿缺铁性贫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饮食千预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血常规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考察分析。结果:两组患儿血常规的各项指标更接近正常范围,且治疗总有效率也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干预护理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可观,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借鉴。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很高,在6月至3岁的儿童中多发。因该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得不到家长重视。发病时间较长时,会影响患儿运动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所以,需对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为了探讨和分析饮食干预护理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缺铁性贫血的症状通常不是很明显,易被大家所忽视,长时间发病将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寻求一种适宜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考察饮食干预护理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效果的影响。

我国学者王彩花(2017)在文中探讨和分析饮食干预护理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主体,依据患儿入院顺序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4例患儿.甲乙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而甲组患儿加用饮食干预护理.对比甲乙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血常规指标情况以及血清铁含量情况.结果:甲组患儿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水平,红细胞体积水平,红细胞计数水平以及血红蛋白平均含量水平均优于乙组患儿,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儿血清铁含量高于乙组患儿,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干预护理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应用效果很好,饮食干预有效率高,明显改善了患儿血常规指标水平,且提高了患儿血清铁含量,值得推广.

孙坤(2020)在文中探讨缺铁性贫血儿童应用延续性护理保健的效果研究分析.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及协作门诊确诊的82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患儿各4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保健方法.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保健方法.干预后,评估两组的血贫改善效果,饮食及营养健康行为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饮食及营养健康行为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得分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延续性护理保健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缺铁性贫血儿童的临床疗效,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高饮食营养健康行为依从性及健康知识知晓度从而改善儿童的发育情况.

刘敏(2010)在文中探讨饮食干预对治疗儿童缺诙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单一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饮食干预.比较2组治疗后血常规,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RBC、HGB、MCV、MCH、ST、TiBC均优于对照组,且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饮食干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中心及下属的乡镇场儿科缺铁性贫血患儿100例,将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另外50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饮食干预护理。

1.2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常规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测算。核算软件的版本为:SPSS22.0。

2结果

2.1观察指标

如表1所示,观察组实施饮食干预护理后,患儿的血常规情况更加趋于正常水平,各项指标组间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效果

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比对照组(68.00%)高,数据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铁元素是人体内不能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是血红蛋白合成不可或缺的一种原料,血红蛋白能把氧气送到机体全部地方,并且铁对免疫系统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机体缺铁后,白细胞杀菌能力就随之降低,使淋巴细胞的功能受损,若及时补铁,上述现象均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此外,缺铁会导致机体生理和生化代谢出现紊乱,影响肝脏等器官功能,所以,铁是人体必备的一种元素。对于铁的需求量来说,婴幼儿要比成年人高很多,所以,对婴幼儿进行补铁就显得特别重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较高,在缺铁性贫血后,患儿的免疫细胞功能存在缺陷,其抵抗力下降,患兒经常性生病,于此同时缺铁性贫血还能导致患儿胃酸分泌减少,影响脂肪吸收,其消化功能变差,进而影响患儿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引发多种疾病。为了探讨和分析饮食干预护理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此次硏究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主体,结果为甲组患儿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水平、红细胞体积水平、红细胞计数水平以及血红蛋白平均含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血清铁含量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机体对铁的供需失衡而产生的种疾病,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较高,胃肠发育薄弱,肠胃吸收不良,一旦铁摄入不足,就会引发缺铁性贫血,其患病率一般比成年人更高。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国。研究表明,药物治疗联合食疗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症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彩花. 饮食干预护理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2.

[2] 孙坤. 缺铁性贫血儿童应用延续性护理保健的效果研究[J]. 2020.

[3] 刘敏. 饮食干预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10.

[4] 许朝茂, 徐霞飞, 吕玉珍. 婴幼儿轻度缺铁性贫血的饮食干预[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6):2.

猜你喜欢

缺铁性血常规贫血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你对贫血知多少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贫血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