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好作文,从“花样素材积累”开始

2021-02-21李小玉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内化运用

李小玉

【摘 要】让学生作文有话可写,必须做好作文素材积累。积累要讲究方法,本人通过“七情六欲法”“聚沙成塔法”“提纲挈领法”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感官、情感、思维参与素材积累,使素材不再只是沉寂文字符号的堆砌。学生因为历经素材积累活化的过程,最终能内化于心而有效运用,从而调整作文心态,提升作文水平。

【关键词】素材积累 方法 内化 运用

一提起学生写作,大多数教师头脑浮现的必然是这幅景象:课堂上,相当部分学生愁眉苦脸、抓耳挠腮,要么不知道写什么,要么不晓得如何去写。煎熬了一节课,好不容易写好的作文,却大多是虚假、拼凑的文章。学生的苦恼已然成为教师的苦恼,为了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教师们也都是使尽浑身解数,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其中,有些教师认为,相较于如何写,学生更困难的是写什么。因而,让学生有话可写、做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践、对照、思考中,笔者发现,作文素材的积累不能只是分类摘抄一些优美词语、名言佳句,记录一些生活事件和经历并让学生读读、背背、记记那么简单。那样积累的素材,只是一个个处于沉寂状态下的文字符号而已,积累得越多,只不过是符号越多。学生在习作中要真正能够运用,必须经历一个素材内化的过程。而内化素材,在积累素材时就必须讲究一些策略方法,这样,才能让原本沉寂的符号在学生的心中鲜活起来。而笔者探索出的几种积累方法,被学生戏称为“花样素材积累”法,让学生面对作文,不再有如临大敌的心态,而是自信出发,轻松上阵。

一、七情六欲法——从情感出发,素材积累重体验

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曾说过:“对于儿童,任何一种未知到来时,他们都先用感觉拥抱它。通过感觉获得的东西,就是内化的东西。”而学生经历的各种事件,只有产生了一定的感觉,才能记忆深刻,内藏于心,成为活生生的事例,成为真正的素材,才能让他们有写出来、写好的可能。所以,笔者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不再是单一记录事件,而是让他们从感觉、情绪出发。为了便于学生积累时有序分类,笔者和学生共同梳理出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感觉与情绪,形成了“情感素材小宝库”:

喜(愉悦、快乐、高兴、开心……)

怒(愤怒、愤恨、生气……)

哀(哀伤、悲悯、怜悯……)

忧(担心、担忧、忧虑……)

惧(惧怕、悔恨、紧张……)

惊(惊奇、惊讶、惊慌……)

思(惦记、牵挂、思念……)

静(平静、镇定、安宁……)

欲(愿望、心愿、渴求……)

……

学生们把“情感素材小宝库”的分类标准张贴在素材积累本上,每天结合自己的感觉,回味自己的生活。如果有强烈或者独特情绪体验的事情,就三言两语记录在相应的页面内,表现此类情绪的好词好句也适当摘抄一些。从回忆、品味到分类记录,生命的经历在这过程中深印在脑海中。

不仅如此,每过一阶段,笔者会组织学生将情绪小宝库的素材进行交流分享,对素材写成作文的合适性即时进行点评,学生也逐渐领悟,如何从繁杂的生活中提升自己心灵的“洞察力”,筛选出合适的事件素材进行记录,为自己作文所用。学生在相互倾听中走进彼此的情感世界,对同伴的了解更深入、更立体,也增进了彼此的情感。对这种方法,学生甚是喜欢,并美其名为“七情六欲法”。现在,每次习作时,学生会根据作文要求,确定情感基调,翻一翻素材宝库,忆一忆当日情景,理一理表达思路,最后再写一写真情实感。

二、聚沙成塔法——从专题出发,素材积累重序列

让学生每天在素材积累本上记录生活,没有限制,自由自在。可是,他们生活的范围小,不可能每天都会经历特别的事情,且在他人看来足以震撼人心的事情对有些学生来说也许就是平淡无奇。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只能跳出自然生活情境下积累素材的思维,转换角度,为他们创造素材积累的机会。

班级里有一个女生的阿姨生了一个小妹妹,从此,这个女生周记里的主角都是这個可爱的妹妹,妹妹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她的心,笔尖的文字倾诉着对妹妹的喜爱和眷恋。一个学期下来,她的周记俨然就是一本以妹妹为主人公的传记。而笔者也在品读文字感受妹妹成长的欢乐中更有所悟,这不就是一种独特形式的素材积累吗?

不久,班级里又诞生了以“专题”为线索的素材积累方法。学生可以对某一人、某一景、某一物持续进行观察或者与之交往、互动,将过程中的感悟、收获及时记录。笔者设计了几个专题,如种植专题、养育专题、成长专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积累。当然,也可以自己创生专题,比如有一个学生独辟蹊径,以“脚步”为专题,观察了身边不同人的脚步,领悟脚步传递的信息。

有一个男生在那阶段家里正好了一只宠物猫,从此,他就对家里的猫展开了持续观察,并及时记录积累,从外形、饮食、活动、睡眠、生病,每隔一段时间就记录几笔,持续了近一个学期。直到有一天,他妈妈以他即将毕业考试为由将小猫送人。这位学生在一次习作中,以“我的小弟弟”为题,怀念这只小猫。此时,这只小猫,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小动物,而是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他已经围绕这只猫写下了“家里的新成员”“风波”“万千宠爱在一身”等几篇作文,每篇作文都充满了真情实感。

围绕“专题”展开积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并能持续进行,在一点一点的积累中聚沙成塔,完善了对事物的认识、了解,充实了自己的心灵。素材积累因为同一件事情时空的延展呈现出序列,作文内容明显丰富,描写时也更加细致。

三、提纲挈领法——从中心出发,素材积累重构思

学生有了好素材,难道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答案是否定的。写不出好文章,抛却遣词造句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不能围绕中心来谋篇布局,要么跑题,要么重点不突出。这类学生判断不准一个事件素材中哪些方面是和中心有关联的部分、是需要详细写的。但是,多数学生,只要经过专门训练,都是可以进行较为快速的构思的。而训练学生谋篇布局进行整体构思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归理性,将前期通过观察、体验、感悟积累的素材进行对比、辨析、筛选,留下有价值的素材,撰写“提纲素材”。

笔者通常要求学生將筛选留下的素材以提纲的形式列出来,提纲的形式不限,可以是表格式,可以是导图式,可以是纲目式。撰写时,先确立文章的中心,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事件,然后简单写一写每部分内容,写明情感状态,该内容是否和中心关联、是否要详细等。能力强一点的学生还可以适当增加运用什么描写手法。 每周这样的训练进行一次,对于构思能力弱的学生就多安排几次。学生完成后,笔者会及时批阅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这样,某次作文时,学生可以根据作文要求匹配、关联相应的提纲素材,直接根据提纲素材或者对素材稍加调整展开具体描写,以免成篇后再推翻重新写。

呈现一位学生提纲素材案例:

题目:一碗热馄饨。

中心:人间处处洋溢真情,处处有爱。

事件:傍晚,课后服务结束后,自己走路回家,遇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我急忙躲到一家小吃店,顺便点了一碗馄饨垫垫饥。没想到,馄饨个大还好吃。吃完后,意犹未尽,老板娘在给别人下馄饨时,又给我下了几个,这几个免费给我吃,让我在阴雨天感受人间温情。

内容1:大雨,到小吃店躲雨。(事件背景,略写,感觉:饥饿、狼狈、沮丧)

内容2:老板娘的馄饨个大、量足、味美,非常好吃,一会儿就吃完了。(和中心有关联,详写,感觉:舒服、惬意)

内容3:老板娘见我喜欢吃,又免费送我几个,让我暖胃暖心。(与中心关联,详写,感觉:感动、温暖、幸福)

内容4:雨后,道谢回家,一路美景,神清气爽。(结尾,略写,感觉:喜悦)

这篇提纲素材,该学生根据相应的作文要求使用多次。比如以情感为题的作文——《感动》《惊喜》,以事件为题的作文——《难忘的一件事》《记忆深处》,以人物为题的作文——《陌生人》《谢谢你》,因为是亲身体验,又有了初步构思,所以每次写来都得心应手。该学生并没有特意地背诵作文进行套用,每次都会在具体表达上做一些符合实际作文要求的调整,都能别出心裁,写出新意。

综上所述,对于作文素材积累,教师要转变观念,不再简单机械化地将词句、事件叠加、堆砌,而是要在积累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唤醒、调用学生的身、心、脑,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相应的素材因感官、情感、思维的协同作用而活化,最终促进内化,使学生能在写作时主动“运用”并“用好”“用巧”,逐步调整写作时的心态,提升作文水平!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内化运用
儿童青少年同伴侵害与内化问题的双向关系:纵向研究的元分析*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高中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
浅谈作文教学的方法
试论作文素材的积累和整合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