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索
2021-02-21张铁铮
张铁铮
课外阅读对小学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为了充分发挥课外阅读对写作教学的积极影响,教师要找到课外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连接点,基于连接点设计并开展兼具阅读和写作价值的教学活动。在开展这些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兴趣激发动力。
课外阅读活动的主要开展时间是课间和课后,主体是学生。因此,要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并借助课外阅读活动增强写作教学活动的效果,需要教師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有效积累。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教学活动,结合笔记、表达、实践等类型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素材储备、提高表达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一、布置积累任务,挖掘丰富写作素材的价值
课外阅读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活动,在这种阅读活动中,了解、学习课外知识是重点。教师应当先布置积累任务,挖掘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写作素材储备的价值。对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都不是有趣的内容,如果以传统形式布置任务,学生可能产生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学生喜爱的方式设计任务,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
在布置积累任务前,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打好分享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上设置分享栏,并把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内容张贴在上面,在课堂教学时应用,但是要禁止学生自行在上面张贴。因为教师的参与以及下达的禁令,学生会对这一活动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再结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根据学生阅读的书籍布置积累任务。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有的学生会参照教材,阅读《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北风的背后》《长腿叔叔》等故事书。这些书籍具有不同的价值,所以教师可以先在分享栏中划分趣味故事区、优美描写区、好词好句区等板块,再布置积累任务。例如,针对《西游记》这一名著,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关于描写动作的词语,布置积累好词好句的任务。
二、布置实践任务,挖掘丰富情感经历的价值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渠道,而实践则是另一条渠道。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看到很多新鲜事,收获很多新知识,但是只阅读是难以理解书本中的知识的,实践才是深入感悟的良好方式。所以在知行合一的理念下,教师应当布置实践任务,用实践丰富学生的请感经历,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牢情感基础。在设计实践任务时,教师需要保证任务的可行性,避免难度过高。
以《昆虫记》为例,这一名著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界中的各种昆虫。但对现如今的学生而言,受生活环境和课外时间有限的影响,他们很难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昆虫。所以,只是简单阅读《昆虫记》,学生并不能了解各种昆虫。教师可以联系现实布置实践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书中的内容,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昆虫记》中的许多观察活动都是在雨天或风天进行的,教师可以布置观察和体验天气的任务,并给予提示。在下雨天,教师要提醒学生穿好雨衣和雨鞋,并提示他们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感知各种类型的雨并记录感受。除了自己的感受外,教师还要提示学生观察植物和泥土在雨后的变化。这样学生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有效实践,获得能运用到写作中的真实素材和情感。
三、安排分享活动,挖掘发展表达能力的价值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方式,而表达则是输出知识的方式。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会收获不同类型的知识,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安排分享活动,以口语练习、实物展示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把想法诉诸笔端打好基础,加快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速度。
在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体验情境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室中的分享栏开展综合性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所得,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分享比如,有的学生在阅读《西游记》后,不了解“撩”“挂”等动词的意思,所以请求家长的帮助,在网络上搜集了相关视频,学习了相应动词表示的实际动作。在分享活动中,教师可以为该学生提供帮助,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他积累的动词,简要讲解词语的读音、含义,再组词,由该学生表演,即以动作的形式展示动词的实际含义。在该学生表演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对他的动作特点进行描述。这种分享活动可以提升实践活动的价值,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布置写作任务,挖掘发展写作能力的价值
在阅读、实践、分享等活动后,教师可以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把从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写作中。仿写、续写、自主写作等类型的任务,都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布置写作任务时,教师还可以顺势开展游戏竞赛活动,以竞赛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教师设计的写作任务应当与学生阅读的书籍以及写作能力相适应。例如,五年级的教材中的《草船借箭》,许多学生也是在这一学期正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四大名著的。教师可以布置符合他们能力的写作任务,引导他们“读以致用”。比如,在分享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表演和观察、描述实践活动。在写作课上,教师就可以布置描写一种活动情境的任务。活动情境的主体是一群正在追逐打闹的学生,且构成情境的内容为多张图片。对比动态的视频,静态的图片更适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写作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观察图片,联想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和经验,进行构思,自主写作。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课外读物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教师可以把课外阅读活动与写作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教学。首先,教师要立足课外阅读,设计积累任务,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储备。其次,教师要布置分享、实践、写作等任务,把课外阅读与写作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以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