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2021-02-21祁何金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8期
关键词:效率创设情境

祁何金

语文学科属于重点学科之一,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呢?首先,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在此基础上增加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法。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若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状态,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教材知识。预习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探究教材知识进行整体感知,但课前预习和课堂预习存在较大区别。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安排学生进行课堂预习,这其实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课堂预习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原本就有限的课堂时间变得更为紧张,这将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其次,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足的时间与教师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所学的知识似懂非懂,使得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教材内容,而且可以把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分类收集起来,在正式讲课的时候由教师统一解答,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蜀道难》的相关知识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布置相应的课前预习任务:1.阅读教材,自己查词典,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等问题,并尝试翻译这首诗,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教师求教;2.通过翻阅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旨;3.尝试找出诗眼,了解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正式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掌握课堂节奏,这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以使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问题情境中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问题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例如,教师在讲解《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什么?通过创设这种递进式的问题情境,学生可以明确探究方向,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作者为何流泪,是为自己打抱不平,同时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之所以学生快速把握这首词的主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创设以下三种问题情境:一、围绕文章中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就文章中心进行深度挖掘;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问题情境的难度,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中肯的点评,若是学生回答良好,教师需给予肯定;若是学生回答略有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修改。

三、巧妙利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文章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灵性,作者将自己对所处时代的感受写进文章,抑或是通过文章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阅读文章,通过多次阅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為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解《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文章,接着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有情感地再次朗读。通过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能够逐步感知作者的心境,进而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通过逐步引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需要秉承“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增加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效率创设情境
“慢”过程 “高”效率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