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难中开创云南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之路
——档案中的云南民族学院第一期学员

2021-02-19王红光

云南档案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院民族干部

■ 杨 瑞 王红光

建国之初,我国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确定为少数民族教育的首要任务。1950年西南军政委员会向云南省委发出了办理民族学院的指示,1951年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指示在昆明筹设云南民族学院。学院根据中央和西南的指示,参照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的办学方法,结合云南本省民族工作的需要确立了自己的办学宗旨,“一是招收少数民族青年,培养成民族干部;二是培训民族地区县区级领导干部”[1]。

1 学员入院时的基本情况

1.1 专区按条件选送学员,学员人数超出计划

民院的招生有条件:其一、历史清白、政治纯洁、愿忠诚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愿为少数民族服务。其二、文化基础:保山、普洱、丽江、文山、蒙自等专区的边远各民族以高小以上或相当于高小程度为合格;其他地区各族学生以初中以上或相当于初中程度为合格,汉、回族学生以高中以上程度。其三、年龄:十八岁以上,男女兼收(女生至少占1/4),但不得携带小孩,身体健康且无不良嗜好。各专区遵照民院招生要求,自行制定招生办法,从在职干部及优秀青年中踊跃选送,来院人数激增。学院原拟招收学生300 名,各专区选送学员过程中,发现少数民族群众觉悟提高,自动申请来院学习的人数较多。同时,全省各地正展开民族民主建政工作,各级干部均感缺乏,纷纷请求增加名额。学院虽已通报原则上不增加人员数量,但各专区选送来院报到的学生均有增加,最终共招生685 人,是原计划的两倍多。

1.2 学员民族成分、文化水平、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情况复杂

建校之初,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刚刚开始,许多民族尚未确定。根据学员自报的民族,大于十人的族别人数统计如下表1[2],此外还有阿卡族、纳西族、撒尼族、藏族、勒墨族等40 多种民族。这些民族有的仍处于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民族发展程度不一。基于民族的多样性,学员的语言、文字也是多样的,据统计,共有30 多种民族语言,7~8 种民族文字。同时,各族的节日及禁忌也各不相同。

表1 云南民族学院第一期学员人数大于十人的族别统计表单位:人

据《云南民族学院第一期教学工作初步总结》统计,学员文化程度从文盲到大学均有。大学生占1.5%,高中生占13%,初中生占17.4%,高小生占17.9%,初小生占15.8%,粗识汉字占10.4%,不识字的占总人数的1/4。年龄从14 岁到51 岁不等,20 岁到25 岁比重较大,约占73%。从来源地区而言,来自边疆占56%。就家庭出身而言:贫雇农占34.7%,中农占33.6%,此外还有土司、头人、山官、地主、富农、资产阶级等。个人出身农民最多,约占70%,另有商人、宗教职业者、自由职业者、土司、地主、雇工、工人、小手工业者等。学员中也有宗教信仰者,耶稣教14%,信佛教10%,回教占5.4%。学员的政治成分复杂:共产党员占6%,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占7%,土匪占1.5%,参加过反动党团的占6%。学员中区科级干部占26%,县处级干部占3%,其他为群众[3]。

1.3 学员艰难求学,选派地区鼎力支持

学员到校学习面临来自内外的阻力,求学艰难。其一,学员自身。正值新中国建立不久,许多学员对学院存在诸多疑惧。各少数民族地区虽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但民族隔阂并未完全消除,打破传统走向省城学习需要极大的勇气。大多学员及其家长没有出过家门,对外面的世界既好奇又担忧,担心被骗、担心遇到不测、担心受到歧视。其二,外在条件。据褚有本回忆,贡山县选送的学员“单衣、赤足翻越了海拔4000 多米的碧罗雪山,夜宿救命房。寒风凛冽,冰雪刺骨,不能入眠”[4]步行7 天到达丽江地区,从丽江出发步行、乘马车、坐煤炭车8 天才到达昆明。

各选派地区想方设法帮助学员到昆明求学。首先,领导亲自关怀。据褚有本回忆,贡山县第一任县长和耕亲自到他家做动员工作,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云南民族学院的办学宗旨、到民院学习的前途等。其次,对学员的关心细致周到。选送地区专门安排老师护送学员;为学员进行汉语培训,讲解前往昆明途中的注意事项、昆明的情况及到昆明后的注意事项。

2 学员在院期间的学习与生活

2.1 有针对性的分班与目标制定

基于学员复杂多样的情况,学院设立了政治训练班、政策研究班两种班。政治训练班主要培训基层学员。为方便教学工作的开展,政治训练班根据学员是否懂汉语及文化水平的不同,分为三个班次。政策研究班主要培训县、科级干部,分为政治研究甲班、乙班两种班次,甲班主要是培训全省民族地区的土司头人,乙班主要是培训区县领导干部。

学院制定目标,提出对学员着重进行民族平等和爱国主义教育,最终帮助学员划清敌我界限、阶级界限、政策界限三条界限。根据学员的差异,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县、区干部着重解决政策思想和策略观点问题;一般乡干部、工农青年着重解决站稳立场,分清做与不做的政策界限和工作守则;边疆青年着重解决划清敌我界限和自愿参加革命工作问题。

2.2 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建院初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使用。鉴于学生水平及特点,学院主张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教学活动按“不急、不多、不高”“次数多、分量少、中心突出”的原则进行,实行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平时的教学以授课为主,自习、小组讨论、课外活动为辅,授课采用单元教学制,大课启发,分班讲授。为照顾学员不懂汉语的同学,还安排学员作翻译。

学院安排学员参观各类工厂、学校、机关,组织各种会议及社会活动。比如学院组织学员到安宁,参观美国在昆建立的名为“儿童医院”实为残害儿童的场所。学员还到昆明周边考察农村土改,观摩农民的诉苦大会,切身体验农民的生存现状。学习期间,苏联同志到校参观,学校举行了隆重而充满国际友爱的欢迎会,学员都很感动。学员从参观学习中加强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思想。

2.3 颇具实力的教师队伍

建院后,学院形成了以周保中任院长,张冲任副院长,王连芳任副院长兼教育长,马曜任副教育长、杨宏光任教务处长、刘树生任教务科长、施泽旱任政研班主任、白光、胡鸿章、曹康文为政训班负责人的领导团队。教师多为省委、省政府从省民委、文教处、卫生处、省委党校等单位抽调的干部,约30 余人,还有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工作结束后继续留在云南工作的几名同志。这些老师大多政治觉悟高、教学经验丰富、吃苦耐劳,“只凭着一股革命的劲头,不要命的日夜操劳”[5],深受学员的喜爱。

学院设置了首长讲话课程,时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宋任穷,省政府副主席兼院长的周保中、省政府副主席兼副院长张冲、省文教厅厅长徐嘉瑞、省农民协会主席郑伯克、省监察委员会主委白小松等都为学员讲授过相关课程。上述领导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理论修养,能够深入浅出地为学员讲解党的民族政策,对学员影响很大。

2.4 团结温暖的学校氛围

学院为学员着想。开学报到时,为每位学员发放了衣服、鞋子、帽子、被子、洗漱用品、碗具等吃穿用生活用品。在校实行供给制,按照中灶标准给予补贴,相当于国家机关公职人员中等级别的薪资待遇。学院对学员很宽容,强调体贴照顾,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迁就,给予一定的时间去过渡和适应,使学生逐步提高。

老师对学员关心。老师除了教学生知识,还教如何用钱、上街买东西。老师与学员同吃、同学习、同劳动,周末不休息,夜里还帮学员盖被子、放蚊帐。学院常收集学员意见,并对照检查及时调整。“傣族学员反映,不习惯吃大米,要吃糯米;藏族学员提出要吃糌粑,喝酥油茶,学院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6]。遇到学员的民族节日,学院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欢度节日。为照顾学员饮食习惯,学院开设了回族食堂、藏族食堂、傣族食堂。为了照顾学员宗教习惯,学院专门设立了五种宗教活动场所。

王连芳提出在民院“人人是老师,个个是学生,处处是课堂”。老师主动向学员学习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学员在生活上、学习上的疑惑,老师都积极帮助解惑。学员之间团结、友爱。据说当时有个景颇族女学员因病急需输血,学员因没见过抽血担心对身体不利,但在学院动员后,大家踊跃报名献血。

3 学员毕业分配与参与地方建设

第一期学员从1951年6月开学,1952年3月结业,合格毕业685 人。毕业后,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分配工作。65 名学员留校继续学习,53 名保送贸易训练班,47 名保送农林训练班,39 名保送卫生学校,19 名保送海关训练班,其余回到了选送地区。

学院对毕业学员提出了“三个光荣”的口号,即参加志愿军光荣、到西藏光荣、到边疆艰苦地方光荣,鼓励学员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为了“疏通民族关系,培养民族干部,建立人民政权,为民主改革做准备”[7],省委成立了民族工作队。第一期毕业时,恰好民族工作队正在招募人才,1952年4月,王连芳、马曜率领留校学员和部分民院干部组成省第一民族工作队到德宏工作[8]。民族工作队的工作任务完成后,参与的许多学员留在了调查地区,继续开展民族地区的建设工作。

第一期毕业学员积极投身到云南省民族建设领域,后来大多成为了各领域的重要领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郎大忠,在王连芳任队长的省委民族工作队锻炼,后来成长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中共中央委员。刀国栋,加入云南省民族工作队,历任中国西双版纳州委书记、云南省革委会副主任、云南省副省长。褚有本,曾任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省政协委员、怒江州政协主席等职。桂清寿,被分配到临沧地区参加土地改革和征粮(税)等工作,曾任临沧专区民政科科长、临沧地委统战部副部长等职。方吉龙,在1956年就破格提拔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副州长,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学员,不胜枚举。

云南民族学院创立之初,困难重重,学院认真贯彻上级的“谨慎、试办、稳进”的指示,强调“面对学生”,提倡“谦虚深入、不断摸索改进”,始终在不断探索民族干部的教育道路。根据上级指示及本院实际情况,一面摸索,一面改进。正如民院第一任副院长王连芳所说“那种完全从各兄弟民族实际出发,一切着眼于民院的办学特点,紧紧围绕和服务于边疆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思想路线;那种深入细致、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敢于探索自己办学道路的拼搏精神,始终是值得大大发扬的”[9]。

猜你喜欢

学院民族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MINORITY REPORT
海盗学院(12)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海盗学院(7)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西行学院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