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核心素养的历史感知例谈

2021-02-19天风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徐特立藤野师德

天风

当前,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实践和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从历史的经验中感知成功经验,也是此话题中的应有之义。

鲁迅为自己的老师画像:“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是寿镜吾先生。他愤于洋人跋扈,清廷丧权辱国,以不买洋货、绝意仕进明志,在家中三味书屋设馆收徒授学。为启发学生思路,提高文学修养,选授課文注重文采。因其异于传统,被人讥为“离经叛道”。他教学认真,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长。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诗经》等经典之外,他还经常给学生讲荆轲、聂政等人除暴安良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日后鲁迅成为文豪,其思想的深邃、文风的冷峻和辛辣,与早年寿镜吾先生的师德学养和文章教学是有渊源联系的。鲁迅又为自己的老师画像:“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缓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这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主要是在他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情怀上的。正如鲁迅所写道的,“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徐特立和毛泽东的师生之谊是一个亮点,一段佳话。1937年1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给正在陕北保安的徐特立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你是任何时候都是同群众在一块的,处处表现自己就是服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的,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徐特立以其丰厚的革命经历和教育实践与研究,为中国现代教育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毛泽东那封热情洋溢的信,堪称这一篇章的点晴之笔,为教师核心素养的探究提供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范本。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从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相观照,进而走向未来,走向长远。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徐特立藤野师德
鲁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致良知与师德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徐特立长征中发明“拉着马尾巴行军”
做最好的自己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