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2021-02-18张楠
张楠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务必要一手抓进度,一手抓质量。提高质量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效果最突出便是以幼小衔接视角制定教学策略。目前,做好此事的教师并不多。要想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发展,需要从现在开始改变。为此,本文以一年级为例,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
前言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唯有把握好教学品质,才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然而事与愿违,很多教师只顾着传播知识,忽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当幼儿迈进小学的大门后,会感到极其不适,学习结果注定不理想。面对如此境况,是安于现状?还是主动突破?必然选择后者。当然,能否获得预期效果,还要看教师是否掌握教学要领。本文从差异入手,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
(一)教学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学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寓教于乐,另一个是安全施教。通过设计轻松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启蒙数学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一定约束,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小学数学教学则不同,通过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吸收消化知识,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数学思维就会形成,经过专项训练,提高数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
在幼儿园阶段,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识别及记忆数字、简单计算。而在小学阶段,不仅注重学习活动的完整性,学生应同时掌握代数和几何知识,还十分讲究连续性,倘若某个知识点没吃透,就会影响到后续学习[1]。可以看出,幼小数学内容难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这也是为啥要做好衔接工作的原因。
(三)教學方法
幼儿的年龄偏小,如果直接讲解知识点,不仅无法理解透彻,还容易引发厌学情绪,所以教师才会组织各类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知识点。譬如,带领幼儿唱歌,识别及记住10以内数字。小学数学教学大多采用“三板斧”策略,即讲解知识、简单提问、安排练习。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一)以兴趣为导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竭尽所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2]。举例来说,在《数数》教学中,教师以问题开道,你们之前都学过数数,现在大家一起拍手数数,看看谁能数的又快又好?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数起数来。接下来,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张以校园为背景的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图中的物体名称及数量。最先完成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块棒棒糖。见学生的热情被彻底点燃,教师继续播放图片。场景在变化,物体模样在改变,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学生回忆起之前所学知识。当目的达到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经过积极思考和讨论后,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
(二)积极营造氛围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能否显著提升,取决于氛围营造的好不好。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世人皆知,小学生的玩心很大,往教学中注入游戏元素,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举例来说,在《认识左右、上下、前后》一课中,教师要先明晰教学目标,即提高学生的空间立体感。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容易走神,空间感不强。经过综合考虑,设计一款叫作“我说你做”的游戏。游戏规则不难,教师说出一个动作,学生做出相应动作即可。一开始,发布的指令比较简单,如向前走一步、向左移动一步、向上跳一下等。学生掌握规则后,就可适当增加难度。每次同时发布多个指令,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组动作。到最后,教师从发号施令者变成游戏参与者,经过科学选举重新选出指令发布者。小学生的思维逻辑不强,发布指令比较随意,但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为了完成指令,学生必然会聚精会神的听,认认真真的做。游戏结束后,教师呈现一些图片,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感。有一点不得不提,游戏教学固然有效,但如果没有把控好过程,很容易造成课堂混乱,既影响了其他班级上课,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就要求教师把控好游戏的“度”,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三)注重思维培养
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的逻辑性更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更高[3]。一年级是打基础的黄金期,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个过程注定不顺利,但可以让学生得到开启数学大门的钥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举例来说,在《6和7 的组成及其加减法》教学中,教师不要直奔主题,而是先带领学生回顾1至5的加减法。当学生记忆被唤起后,再进入主题。要求学生用手中小棒摆出6和7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干预,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学生有了初步认识后,就可以出一些简单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时间一到,教师不直接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自由讨论。统一想法后,再呈现正确的算式,学生会下意识地进行比较,有错改正,无错加冕。化被动为主动,能够彻底激发学生的潜能。经过一系列努力,既收获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
(四)强化计算能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计算是最重要的手段。一直以来,计算能力的培养都是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破局的有效方法是利用色彩丰富的图片替代冷冰冰的数学计算公式,用生活中的事物替代枯燥无味的数字。譬如,创造一个购物场景,给出各商品价格,学生可自由挑选商品,并计算出总价。方法有很多,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进行选择,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有质的提升。
三、总结
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环境大不相同,仅靠学生自己,很难快速调整过来,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作用。首先,对幼小差异进行分析,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方向。其次,结合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状况,制定数学教学策略。策略有四点,分别是以兴趣为导向、积极营造氛围、注重思维培养、强化计算能力。把战略落实到位,就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
参考文献
[1]马晓燕.论如何衔接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J].才智,2020(04):27.
[2]孟繁慧,李庆云,迟佳鸣.关于幼小衔接过程中数学教育的优化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7(05):110-111.
[3]程彦辉.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激趣方法分析[J].华夏教师,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