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区域:北京冬奥会居民感知对凝聚力的影响

2021-02-18蒋卓芮刘东锋姜大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冬奥会感知凝聚力

蒋卓芮 刘东锋 姜大勇

摘 要:从非举办地居民视角出发,以沈阳与上海两个非举办地城市为例,探讨冬奥会对非举办地居民的积极感知提升能否引起居民凝聚力的增加以及作用的路径如何形成。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分析非主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对凝聚力影响,并将态度作为拟调节变量,构建感知、凝聚力和态度3个变量间的调节模型。结果表明,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对凝聚力具有较高影响,其中感知收益对凝聚力具有较高的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对凝聚力具有较低的负向影响;非举办地冬奥会居民态度对感知成本与凝聚力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调节强度和效果较低;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态度与凝聚力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优化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成就感、获得感与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北京冬奥会的办赛效益。

关键词:冬奥会;非举办地;感知;态度;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21)05-0061-12

Across regions: The effect of residents′ perception on cohesion of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Interpretation based on samples from non-host cities of Shanghai and Shenyang

JIANG Zhuorui1, LIU Dongfeng1, JIANG Dayong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2.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host city residents, this paper takes Shenyang and Shanghai as example to explore whether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s' positive perception of non-host city residents can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residents' cohesion, and how to form the effect pat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non-host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the Winter Olympics on cohesion, and attitude was taken as a pseudo-moderating variable to construct a moderating model among perception, cohesion and attitu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n-host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the Winter Olympics has a high impact on cohesion, in which the perceived benefit has a high positive impact on cohesion, and the perceived cost has a low negative impact on cohesion. The attitude of non-host winter Olympics residents has a positive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st and cohesion, but the moderating intensity and effect are low. The perception, attitude and cohesion of non-host residents were all at a high level. The results will help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s for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further enhance the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gain and cohes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benefits of hosting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Key words:Winter Olympics; non-hosting city; perception; attitude; cohesion

越來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良好、正面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宝贵的无形资产,对内有利于凝聚人心、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对外可以提高国际声望与吸引力,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给内政外交与商业经济带来切实的好处与利益[1]。冬奥会对于主办国国家形象的影响不仅局限在冬奥会与主办国两个感知之间的形象转移,同样重要的是奥运会筹办过程中以及奥运会举办期间为举办国带来的海量而高度集中的媒体曝光,以及受众通过观赏和消费冬奥会的体验,使得受众对举办国的感知通过同化、顺应与平衡机制不断得到补充、丰富、修正甚至颠覆[2]。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将实现创造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7方面的丰厚遗产[3]。已有研究认为,包括男足世界杯、夏冬季奥运会这类超大规模的赛事,往往在赛事筹办阶段居民对赛事的综合影响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感受与认知,而且这种感知不仅仅只体现在赛事举办地居民上,而且很可能会辐射到举办国家的其他城市居民[4]。经过前期系列的申办、筹办工作,北京冬奥会对非举办地居民感知是否确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及居民的感知能否以及如何进一步对国民的凝聚力产生影响,是一个比较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因此,本文从非举办地居民视角出发,以沈阳与上海两个非举办地城市为例,旨在探讨冬奥会对非举办地居民的积极感知提升能否引起居民凝聚力的增加,以及作用的路径如何形成。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优化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成就感、获得感与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北京冬奥会的办赛效益。

1 研究综述与假设

1.1 居民体育赛事社会影响感知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

“感知”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是对人心理现象的一种表述,指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关于“居民感知”概念界定,国外普遍使用“residents perception”定义,国内则较多使用“居民感知”和“居民认知”定义,并对两个概念的内涵未做严格区分,多数是对不同情景下的不同表述[5]。本文研究的居民对冬奥会的社会影响感知是从体育赛事角度出发,基于体育赛事感知定义,确定本研究居民对冬奥会社会影响感知的内涵为居民对冬奥会所产生的社会综合影响的信息刺激的应激反应结果,该结果可从一定程度看出居民对赛事未来的期望[6],它能确保赛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策划以及未来市场发展评估[7]。

在社会学领域,通常使用社会交换理论研究居民对赛事社会影响感知,揭示社会活动中各方交换行为,该理论能潜在说明正面和负面的感知以及分析个人或集体层面的交流。国内外学者认为赛事的影响是多维度,特别是大型体育赛事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旅游、形象、体育发展、国家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多维度特征[8-9]。目前,学者们主要从赛事多维度的正负影响两面着手调查居民对体育赛事社会影响的感知。

因此,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采用AP·J学者对体育赛事感知成本和感知收益评判为依据,确定居民对冬奥会社会影响感知维度,即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感知收益表现为居民对冬奥会社会积极影响的认同,由旅游、经济与环境、社会资本和心理收益、国际合作与交流、基础设施、国家形象和体育发展7个因子组成;感知成本表现为居民对冬奥会社会消极影响的认同,由生活成本提高、安全问题、污染问题和疾病问题4个因子组成。

1.2 凝聚力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

在社会科学领域,凝聚专指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积聚和聚合在一起,逐步展现出的心理上的趋同、认同、归属与整合的社会心理过程[10]。针对社会层面,凝聚力概念主要有4种代表性观点,分别为:一种群体力量(勒温),是关注个体如何知觉其自身与某个特定群体之间关系的力量;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情感归属(卡尔特;詹尼斯),是群体成员对自身身份归属的情感体验;群体目标的认同与支持(罗特);一种合力,是促使群体成员心心相印的个体力量和群体力量的综合性力量(唐子畏;时荣华)。本研究主要采用第四种观点。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向心力结合力的总体,即表现团队团结力量,又表现个体心理感受,在内容上包括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心理活动的知、情、意的辩证统一[11]。由于体育与生俱来的特点,促使人们在体育赛事中不仅容易产生荣辱与共的民族情感、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在开幕式、升国旗、奏国歌等规定下,人们的这种公开情绪被持续接受和增强,最终表现为更高级合力即自豪感。它是以血缘、地缘为依托,建立在一致的国家利益和文化认同基础上的一种观念形态。最终,确定本研究大型体育赛事下凝聚力的4个维度,即认同感、归属感、力量感和自豪感。

1.3 感知与凝聚力关系

查阅已有文献,国内外学者围绕体育赛事举办地居民感知的研究并不少,主要集中在居民感知的主要内容、居民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居民感知同居民感知影响因素以及态度间的关系、基于居民感知差异的群体等方面[12]。从社会学角度看,凝聚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团队而言,二是针对社会层面而言[13]。针对团队层面凝聚力,主要围绕企业凝聚力和团队凝聚力两大主题;针对社会层面凝聚力,主要围绕民族凝聚力、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工作四大主題。无论是在团队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凝聚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凝聚力的内涵、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凝聚力的作用以及提高凝聚力的对策等方面。在体育领域,关于凝聚力的研究更加侧重团队研究,是团队成员在团队目标和任务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状态,且有关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成就动机、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成绩、运动员满意度、集体效能、人际沟通等对团队凝聚力的影响[14]方面。虽在已有文献中并未找到直接关于体育赛事居民感知和凝聚力关系的研究,但在少数对凝聚力影响因素文献中表明了居民的体育赛事社会影响的感知与凝聚力存在间接关系。

刘敬孝在探究人际因素中影响凝聚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成员相似性是影响凝聚力的主要因素,这种相似性体现在个体个性、心态、认知、价值观等方面[15];Tekleab指出团队成员会设法解决冲突并在感知、语言和行为方面达成共识,以期实现任务目标,团队凝聚力得到极大提升[16];唐记华指出改善不合理感知对增进团队协作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17],Deccio和Baloglu在居民感知与赛事支持度研究中表明居民对赛事活动经济方面的依赖会产生在行为上的支持;Gursoy和Kendall指出在影响居民冬奥会感知因素中,居民的支持强烈地依赖于赛事感知到的收益而非成本[18]。这些研究成果间接表明了感知与凝聚力存在关系,且这种关系是以改善感知达到提升凝聚力为目的的。与此同时,在大型体育赛事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奥运会这种综合性、国际性的运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对国家凝聚力、国家自豪感、国际声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并进一步指出相关的实证研究还有待丰富。因此,本文基于现有居民体育赛事感知与凝聚力关系的间接影响的文献,以及关于感知维度划分——感知收益指居民对大型体育赛事感知的积极影响;感知成本指居民对大型体育赛事感知的消极影响,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非举办地居民的北京冬奥会感知对凝聚力具有影响;假设2:非举办地居民的北京冬奥会感知收益对凝聚力产生正向影响;假设3:非举办地居民的北京冬奥会感知成本对凝聚力产生负向影响。

1.4 态度概念界定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在自身道德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主要由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三方面构成。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不协调的时候,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倾向。这与国内外学者在体育赛事研究中,多采用情感态度评价居民对赛事的整体态度结果保持一致。本文中态度被用来表示居民在面对北京冬奥会的综合影响时所表现出的评价、情感倾向和行为支持。

1.5 态度对感知与凝聚力的影响

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国内就居民感知和居民认知两个概念的使用多数是针对相似主体和不同表述。在旅游领域,居民感知概念使用非常普遍,刘纯等人从心理学角度定义旅游感知是居民对旅游所产生的正、负影响做出的一种描述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情绪,是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主观描述和评价,以指导居民行为。这与高含颀在体育赛事研究领域中就居民感知定义高度相似。

关于感知与态度的研究,更多学者是基于感知-态度-行为的理论模型,探讨感知对态度影响。国内关于居民对大型体育赛事感知和态度的研究则以实证为主,且感知与态度之间是一种双向关系。Prayag等人在对伦敦奥运会的居民感知及态度关系研究中表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收益与成本是影响居民对赛事态度和评价的主要因素[19]。Gursoy和Kendall以2002年冬奥会为例进行研究发现,盐湖城居民对冬奥会的支持态度受到居民感知到的大型体育赛事所带来的潜在利益和成本影响。同时,居民感知到的潜在利益和成本也受到居民态度的影响[20]。

公众的赛事感知对公众参与态度有显著预测力,反之,公众参与态度也直接影响公众赛事感知程度[21]。Soutar指出,当居民对赛事举办态度整体较为积极时,居民感知到的体育赛事正面影响较多,负面影响较少;Prayag等人在对伦敦奥运会的居民感知及态度关系研究中发现,居民在交换过程中,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收益与成本是影响居民对赛事感知和评价的主要因素;胡军探讨了感知收益、感知成本与支持态度的相关关系,表明居民的收益感知正面影响青奥会的支持态度,居民的成本感知却负面影响青奥会的支持态度。

主办地居民的积极情绪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主办以及可持续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居民所了解的体育赛事是负面影响,不利于获得居民的支持。而居民的支持可能会使大型体育赛事转变为城市的节日,而居民对赛事的抵制可能会导致赛事延期,甚至导致赛事被取消,例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因此,本文基于感知对凝聚力影响的研究假设,增加态度作为拟调节变量,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态度对非举办地居民的北京冬奥会感知成本与凝聚力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研究对象,从非冬奥会举办地居民的视角,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冰雪区域的南方城市上海和冰雪区域的北方城市沈阳作为样本,分析非主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对凝聚力的影响,并将态度作为拟调节变量,构建感知、凝聚力和态度3个变量间的调节模型。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以“体育赛事”“冬奥运会”为主题,以“体育赛事”“赛事效应”“赛事感知”“居民感知”“凝聚力”“态度”等为关键词,采用多轮次中外文拓展文献检索方式,运用CNKI平台,收集相关文献,建立分析框架。

2.2.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设计与测量

居民感知、态度、凝聚力的初步量表开发主要基于文献综述[23-26],经过专家审核和效验小组的检验,初步量表包含70个条目,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問卷采用电子问卷的形式,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与回收,共填写2 044份问卷,其中上海地区1 020份,沈阳地区1 024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22份(其中上海地区4份,沈阳地区18份),回收率为98.92,符合问卷分析的基本要求,可以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2.2.3 数据分析

选用 SPSS26.0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问卷中感知维度的感知成本维度的15个条目进行反向计分处理,对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针对指标分类的科学性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针对指标间相互影响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采用Amos 24.0统计软件作为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工具,对设计模型结构验证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并对模型进行修正。

(1)结构方程模型变量定义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量表,主要由居民感知、居民态度和居民凝聚力构成。其中,居民感知标量测量量表包括旅游、经济与环境、社会资本和心理收益、国际合作与交流、基础设施、国家形象、体育发展、生活成本、安全问题、污染问题和疾病问题等指标;居民态度测量量表包括居民态度等指标;居民凝聚力测量量表包括归属感、自豪感、力量感和国家认同等指标。

(2)问卷信度检验

利用SPSS 26.0对问卷整体及各潜变量和其测量变量进行问卷信度分析,得样本信度见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非主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态度与凝聚力调查问卷中,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28,大于0.8,其中除居民态度潜变量大于0.5以外,其余潜变量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高,信度较高。

3 结果与分析

3.1 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对凝聚力影响

3.1.1 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对凝聚力的影响模型

利用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各项拟合指标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值CMIN/DF<3,达到了接受标准,且NFI、CFI、IFI、TLI、GFI标准均在0.9以上,RMSEA<0.05,达到了拟合优度一般标准,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良好,可以被接受。

由表3可知,可观测变量的C.R.值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1.96,说明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估计显著性较高。即“感知”的11个维度具有较好效度,能有效解释感知这一潜变量;“凝聚力”的4个维度具有较好的效度,能有效解释凝聚力这一潜变量。“感知”与“凝聚力”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756,据此可得非举办地居民的冬奥会感知显著正向影响了凝聚力,假设1得到验证,感知对凝聚力影响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如图1所示。

3.1.2 非举办地居民的冬奥会感知收益对凝聚力影响模型

由表4可知,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值CMIN/DF<3,达到了接受标准,且NFI、CFI、IFI、TLI、GFI标准均在0.9以上,RMSEA<0.05,达到了拟合优度一般标准,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良好,可以被接受。

由表5可知,可观测变量的C.R.值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1.96,说明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估计显著性较高。即“感知收益”的7个维度具有较好效度,能有效解释感知收益这一潜变量;“凝聚力”的4个维度具有较好的效度,能有效解释凝聚力这一潜变量。“感知收益”与“凝聚力”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757,据此可得非举办地居民的冬奥会感知收益显著正向影响了凝聚力,假设2得到验证,感知收益对凝聚力影响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如图2所示。

3.1.3 非举办地居民的冬奥会感知成本對凝聚力影响模型

由表6可知,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值CMIN/DF<3,达到了接受标准,且NFI、CFI、IFI、TLI、GFI标准均在0.9以上,修正模型RMSEA=0.056>0.05,但在0.05~0.08之间,表明模型拟合尚可,达到了拟合优度一般标准,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良好,可以被接受。

由表7可知,可观测变量的C.R.值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1.96,说明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估计显著性较高。即“感知成本”的4个维度具有较好效度,能有效解释感知成本这一潜变量;“凝聚力”的4个维度具有较好的效度,能有效解释凝聚力这一变量。“感知成本”与“凝聚力”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185,据此可得非举办地居民的冬奥会感知成本显著负向影响了凝聚力,假设3得到验证,感知成本对凝聚力影响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如图3所示。

3.2 非举办地居民态度对感知成本与凝聚力关系调节效应模型

在非举办地居民的冬奥会感知成本对凝聚力影响模型基础上加入态度及态度与感知成本交互项,从而获得态度对感知成本与凝聚力关系调节效应模型。

由表8可知,可观测变量的C.R.值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1.96,说明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估计显著性较高。感知成本*态度与凝聚力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155,据此可得态度对感知成本与凝聚力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调节效果较低,假设4得到验证,态度对感知成本与凝聚力关系调节效应模型路径图如图4所示。

3.3 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态度与凝聚力情况

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在感知、态度与凝聚力3个变量上的评价总体较高,如表9、表10和表11所示。在感知维度上超过36个条目的均值大于3;在态度维度上仅有1个条目的均值小于3;在凝聚力维度上超过15个条目的均值大于3。

由表9可知,非冬奥会举办地居民在感知收益各维度上均表现出较高的评价,在国家形象维度上得分最高,其次为国际合作交流、社会资本心理收益和体育发展。在感知成本各维度上表现出相对较低评价,特别是在安全问题上,表明居民对冬奥会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较为关注。

由表10可知,非冬奥会举办地居民在支持冬奥会举办上表现出较高水平,并认为北京冬奥会举办的收益将大于成本,同时对举办冬奥会浪费金钱的看法评价较低。

由表11可知,非冬奥会举办地居民在凝聚力自豪感、力量感和国家认同感3个维度上均表现出较高的评价,其中在自豪感上得分最高,其次为力量感和国家认同,在归属感维度上表现出相对较低评价。

4 讨 论

4.1 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对凝聚力具有影响

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国的影响力具有广泛性、全覆盖性等特征[27-28],因此冬奥会举办必然对全国各地产生广泛的影响[29]。Kim认为赛前居民对赛事的综合影响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感知,而且这种感知不仅仅体现在赛事举办地居民上,而且还体现在辐射到举办国家的其他城市上[30]。Liu对非举办地居民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社会影响的态度进行了研究,指出旅游和环境、社会资本和心理收入、国际合作与交流、基础设施、国家形象和运动发展作为积极的社会影响,会使上海居民更加支持冬奥会的举办,而更高的生活成本则是影响其支持态度的消极因素,积极因素的影响要显著高于消极因素[31]。

根据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对凝聚力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可知,感知与凝聚力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756,表明感知对凝聚力具有较高的正向影响。国内外已有“大型体育赛事与居民感知”和“大型体育赛事与凝聚力”的研究,如刘书元认为人们对政府在大型体育比赛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关举措的知觉、感知可能对居民的凝聚力产生潜在影响,居民对大型体育赛事感知表现在赛事影响的正负两方面,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Lensky研究表明大型体育赛事不仅表现出高水平观赏性的价值,更体现了其复杂社会政策和做法,它是有效促使人们自然而然承担起社会责任,并凝聚成一股紧密力量。本文从社会层面探讨,将凝聚力结构细分为认同感、归属感、力量感和自豪感。认同感指居民对自己作为冬奥会举办国成员身份的认同,以及成员身份的价值和情感;归属感指冬奥会举办引起的居民对个人身份以及国家的喜爱程度;力量感指冬奥会举办引发的居民的自信和内在动力;自豪感指冬奥会举办引发的居民在赛事中与自己产生关联的集体或他人取得的成果所获得一种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

Fredline认为体育赛事社会影响的形成与举办地历史、文化、经济和环境背景等因素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32],可以提升举办城市的核心竞争力[33],因此举办赛事的性质、地点、持续时间对社会发展具有突出的影响作用。而且这些影响一些是积极的而另外一些则可能是消极的,即冬奥会可以促进举办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给举办城市带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将带来各种不利影响和风险[34]。

在我国较为特殊的办赛体制下,无论是举办居民还是非举办居民,更容易提升凝聚力,究其原因我国对于大型体育赛事,是在坚持“举国之力”原则下,调动全国各省市各地区各种资源进行筹备(张现成),同时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动员,创造了民众良好的参与环境和增加了民众赛事参与权和话语权,在这种中国情境下的体育赛事环境下,居民对赛事的深刻感知,促使凝聚力得到提升。

4.1.1 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收益对凝聚力正向影响

根据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收益对凝聚力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可知,感知收益与凝聚力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757,表明感知对凝聚力具有较高的正向影响。大型体育赛事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积极的余暇活动方式,不仅能满足观看和欣赏比赛的心理享受需要,还在运动项目普及和强化居民体育参与意识、促进身心健康上发挥着重要作用[35]。结合冬奥会,确实可以为不同区域的非举办地居民带来明显的心理体验、促进体育发展和提升国家形象的直观感受。居民普遍认为冬奥会举办对旅游、建筑、金融、交通、信息技术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带动经济、社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快速发展[36]。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在强化区域文化价值和传统习俗上更容易形成居民国家认同感[37],反映了居民对赛事文化的認同感[38]。在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优异的运动成绩和顽强拼搏精神所激发出的民众自信心、自豪感、归属感均能增强我国成年人的凝聚力[39],促使居民更容易在国家认同、归属感、力量感[40]和自豪感上表现出一致性。

与此同时,在以集体主义为文化特征的中国[41],人们更能产生出浓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公民效能感,继而表现出行为上的大力支持[42]。奥运会的举办恰恰是振奋民族精神、塑造中华民族认同感、树立中国良好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3]的重要手段。冬奥会提出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和为了实现该目标所推进的“北冰南展西扩东进”工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44],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扩散效应。因此,冬奥会的举办所具有的重大且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深刻影响了居民的感知、态度和凝聚力,达成了广泛性的共识,使之朝向同一方向发展。

4.1.2 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成本对凝聚力负向影响

根据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成本对凝聚力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可知,感知成本与凝聚力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185,表明感知对凝聚力具有负向影响。一些学者从社会交换理论解释了赛事举办过程中社会各方的交换行为。研究发现,在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过程中,居民不可避免地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并产生要么参与社会交换,要么反对交换的动机[45]。如果居民觉得举办赛事所获得的效益大于所消耗的成本,他们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支持的行为;如果居民的体验是消极的,那么将会对赛事的举办产生一种不利的社会态度,从而导致赛事举办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46]。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表现在居民生活成本大幅增长、生活秩序和交通秩序受到冲击、居住环境受到干扰等方面[47],因此往往在赛事举办地的居民当中产生抵触情绪或行为。

研究表明,政府在筹备大型体育赛事时,如能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着重考虑民生问题,通过举办赛事时机有意识引导和提升居民感知,则会极大促进居民凝聚力等社会效益的产生[48]。相反,如果政府或赛事组织在基础性民生建设中失当或不合理,忽视民生问题,因设施建设而导致的税收增加、物价上涨等生活成本增加、自然环境污染加重、文化或历史资源被破坏,从而使居民归属感缺失,而导致居民凝聚力下降[35,37]。

4.2 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态度对感知成本与凝聚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根据态度对感知成本与凝聚力关系调节效应模型可知,感知成本*态度与凝聚力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155,即态度对感知成本与凝聚力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调节效果较低。Prayag等人在以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伦敦奥运会居民感知及态度的关系时发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收益与成本成为影响交换过程的3个主要因素[49]。换言之,如果个人获得的收益大于其成本,那么居民对于赛事的评价较为正面,对赛事的态度也会更积极,也会更乐于进行交换行为;反之,若个人的成本大于收益,那么居民对赛事的评价则较为负面,对于赛事的态度也更消极。换言之,居民的收益感知会对赛事的举办产生正向的支持态度,而居民的成本感知却会对赛事举办产生负向的态度,因此居民建立什么样的感知收益、感知成本与支持态度的关系模型[50]至关重要。例如,给予城市居民具有“尊严感”的生活体验,最终会使北京冬奥会的城市遗产得到全面挖掘,形成赛事与城市的双赢互动[51]。

4.3 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态度与凝聚力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

沈建华、刘彦等人认为,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在举办城市树立感召力、吸引力等良好城市形象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仇军等人认为居民对大型体育赛事的社会效益感知主要表现在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在规范竞争方式的熏陶下,人们良好的竞争意识逐步养成,社会文化生活得到丰富,社会情感得到增强,从而推动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进一步解释了表9所反映出的非冬奥会举办地居民在感知收益各维度上均表现出较高的评价,在国家形象维度上得分最高。黄海燕等人认为,当居民认为体育赛事所带来的成本过高或大于预期收益,居民则会对赛事的继续举办抱有反对与厌恶的态度,导致赛事不被居民支持,不利于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居民对赛事的感知收益大于感知成本时,居民在赛事上更表现出较高的支持力度,与表11所反映的结果一致。

周成林通過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优异运动成绩和顽强拼搏精神是激发民众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主要因素;Villars、Devillers等学者认为,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所留下的体育基础设施为促进居民健身运动开展最大利用化提供了保障,提高了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的感知即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不仅体现在居民感知上,还会发展为居民间的积极互动,促使民众自然而然承担起社会责任,并凝聚成一股紧密的力量即力量感(Allen;Lensky),这很好解释了表11数据所呈现的非冬奥会举办地居民在凝聚力自豪感、力量感和国家认同感3个维度上均表现较高评价的原因。

5 结 论

非举办地居民冬奥会感知对凝聚力具有较高影响,其中感知收益对凝聚力具有较高的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对凝聚力具有较低的负向影响;非举办地冬奥会居民态度对感知成本与凝聚力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调节强度和效果较低;非冬奥会举办地居民在感知收益的国家形象维度上得分最高,表明居民对冬奥会国家形象影响感知最高,在感知成本的安全问题维度上得分最低,表明居民对冬奥会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较为关注;非冬奥会举办地居民在支持冬奥会举办上表现出较高水平,并认为北京冬奥会举办的收益将大于成本,同时对举办冬奥会浪费金钱的看法评价较低;非冬奥会举办地居民在凝聚力自豪感、力量感和国家认同感3个维度上均表现出较高的评价,其中在自豪感上得分最高,其次为力量感和国家认同,在归属感维度上表现出相对较低评价。

参考文献:

[1]孙有中.国际政治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5):17-21.

[2]刘东锋.冬奥会对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影响机制研究[J].体育学研究,2019,2(1):17-25.

[3]北京冬奥组委.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EB/OL].http://mat1.gtimg.com/bj2022/beijing2022/yichanzhanluejihua.pdf].

[4]Kim, S. S., & Petrick, J. F. Residents’ perceptions on impacts of the FIFA 2002 World Cup: The case of Seoul as a host city[J]. Tourism Management, 2005(26): 25-38.

[5]廉涛. 大型体育赛事的居民感知对其支持态度的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5.

[6]高含颀.居民对体育赛事社会影响的认知和态度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

[7]Ap, J. Residents perceptions on tourism impact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 665-690.

[8]Kim, Gursoy and Lee.The Impact of the 2002 World Cup on South Korea:Comparisons of Preand Post Games.Tourism Management 2006(27):86-96.

[9]曹庆荣,雷军蓉.城市发展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4):399-401.

[10]杨辉.农村社区凝聚力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1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2]廉涛,黄海燕.体育赛事举办地居民感知的国内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5):76-79.

[13]历以宁.论效率的双重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6):5-11.

[14]杨勇. 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群体凝聚力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15]刘敬孝,杨晓莹,连铃丽.国外群体凝聚力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3):45-51.

[16]Tekleab, Quigley, Tesluk.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eam conflict, conflict management, cohesion, and team effectiveness[J].Group&amp,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009,34(2):170-205.

[17]唐记华,洪文艳,李会会,等.团体催眠对某部新兵的心理健康干预效果初探[J].心理月刊,2021,16(8):3-4.

[18]胡军.居民对青奥会感知及其支持度的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1,32(6):53-57.

[19]黄海燕,高含颀,周进,等.居民对F1中国大奖赛社会影响的感知及态度调查[J].体育科研, 2016, 37(5):35-43.

[20]Prayag G, Hosany S, Nunkoo R, et al. London residents' support for the 2012 Olympic Game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overall attitude[J]. Tourism Management, 2013(36):629-640.

[21]Gursoy, D, Kendall, K. W. Hosting mega events: Modeling locals′ support[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3):603-623.

[22]陈秋燕.北、高两市国中生之政治认知与态度[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公民训育研究所,1994.

[23]Liu, D., Social impact of major sports events perceived by host commun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and Sponsorship, 2016,17(1):78-91.

[24]Liu, D., Development of a scale measuring the psychic income associated with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and Sponsorship, 2017,18(3):298-313.

[25]Agha N,Fairley S,Gibson H. Considering Legacy as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The Legacy of the Olympic Games[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2,15(1):125-139.

[26]刘东锋.基于主办城市居民视角的北京奥运会遗产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6):54-58.

[27]Hall C M. The Effects of Hallmark Events on Cities[J].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987,26(2):44-45.

[28]Chalkley B, Essex S. Urban Development Through Hosting International Events: a history of the Olympic games[J]. Planning Perspectives, 1999(14):369-394.

[29]陈建.一座城市的力量——从奥运话伦敦[J].北京规划建设,2006(4).

[30]Kim, S. S., & Petrick, J. F. Residents′ perceptions on impacts of the FIFA 2002 World Cup: The case of Seoul as a host city[J].Tourism Management, 2005(26):25-38.

[31]Liu, D., Hautbois, C. and Desbordes, M., The expected social impact of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and the attitudes of non-host residents toward bidding: The Beijing 2022 bid cas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and Sponsorship, 2017,18(4):330-346.

[32]Fredline, E. Host and guest relations and sport tourism[J]. Sport, Culture and Society, 2005(8):263-279.

[33]吕婵,阚军常. 冬奥会效益助推京津冀地区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7):7-13.

[34]贺桂珍,张衢,吕永龙. 冬奥会对举办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0(4):1129-1139.

[35]唐晓彤.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对社会发展的波及效应[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1):26-28.

[36]易剑东.大型赛事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论纲[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6):1-7.

[37]Hall.C.M.The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of hallmark touristevens[J].Geojournal,1989(3):263-268.

[38]仇军,周建军.论运动竞赛的社会效益[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17-20.

[39]章建成,金亚虹,司虎克,等.北京奥运会增强五大城市成年人凝聚力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8(5):3-11.

[40]沈建华,肖锋.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的塑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745-746.

[41]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格特·扬·霍夫斯泰德.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2版.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2]应小萍,陈午晴,王兵,等.国家认同和体育观念关系初探[C]∥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8.

[43]任海. 2008年奥运会及其社会影响[J].体育科学,2008(9):12-15.

[44]中国国家体育总局. 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EB/OL].(2016-11-02)[2021-03-15].http://www.sport.gov.cn/n316/n340/c773663/content.html.

[45]黄海燕. 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一个居民视角的结构方程模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1):36-43.

[46]周勇,Ap J. 北京居民对2008奥运会影响的态度和看法[J].旅游学刊,2008,23(7):40-48.

[47]熊艳芳.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负面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8(2):64-66.

[48]张现成. 广州居民对亚运举办民生举措的知觉和满意度及其对凝聚力的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9]Prayag, G, Hosany, S, Nunkoo, R, &, Alders, T. London residents' support for the 2012 Olympic Game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overall attitude[J].Tourism Management, 2013(36): 629-640.

[50]胡军.居民对青奥会感知及其支持度的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1,32(6):53-57.

[51]徐子齐,孙葆丽,董小燕.“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北京冬奥会城市遗产愿景实现探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89-94.

收稿日期:2021-08-05

基金項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3CTYJ01)。

作者简介:蒋卓芮(1993- )女,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通讯作者:刘东锋(1977-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与体育产业。

作者单位:1.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2.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猜你喜欢

冬奥会感知凝聚力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张家口居民对2022年冬奥会的感知及其参与意向研究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冬奥会中我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
说“凝聚力”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