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关系的重构

2021-02-18郭正茂漆昌柱杨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练员关系运动员

郭正茂 漆昌柱 杨剑

摘 要:为考察“教练员-运动员”关系(CAR)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CAR问卷、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运动员投入问卷、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对753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CAR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即CAR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有抑制作用。(2)CAR既可直接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也可通过心理坚韧和运动投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心理疲劳。研究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可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防和缓解提供参改,未来可通过改善CAR,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坚韧和运动投入水平,进而缓解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

关键词:“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心理坚韧;运动投入

中图分类号:G80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21)05-0032-08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and adolescent athlete burnout: Chain mediating effects of mental toughness and athlete engagement

GUO Zhengmao1,2, QI Changzhu2, YANG Jian3

1.School of P.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2. Postdoctoral Mobile Station of P.E.,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3. College of P.E. and Healt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AR on adolescent athlete burnout and the mechanism, 753 Chinese adolescent athletes were recruited to complet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Athlete Burnout Questionnaire, Sports Mental Toughness Questionnaire, Athlete Engagement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1) CAR can negatively predict adolescent athlete burnout, which means that CAR can play inhibiting effect on adolescent athlete burnout. 2) CAR can affect adolescent athlete burnout not only through direct effect, but also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mental toughness and athlete engagement. Specifically, there are four paths, namely through direct effect,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mental toughness,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athlete engagement, and through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s of mental toughness and athlete engagement. The mediating effect model in this study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athlete burnout. In the future, we can prove mental toughness and athlete engagement by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CAR. As a result, adolescent athlete burnout may be relieved.

Key words: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athlete burnout; mental toughness; athlete engagement; adolescent

疲勞的预防与控制是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焦点问题,也是奥运攻关计划研究的主要阵地。疲劳是每个运动员都要经历的考验,与生理疲劳相比,心理疲劳更是运动员竭力避免出现的,因为心理疲劳对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带来的影响更为复杂、多面。心理疲劳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训练效益的提升,乃至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厘清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进而有效预防、控制运动员心理疲劳,对运动员积极备战国内外重要赛事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青少年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对其心理疲劳的深入考察则显得尤为重要。

1 文献回顾

20世纪90年代,学者Raedeke在竞技运动领域首次提出了运动性心理疲劳(Athlete Burnout)的概念,并将其定义成“一种以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以及对运动负评价为特征的综合症”[1]。考究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致因机理是运动性心理疲劳防治的关键。目前,解释运动员心理疲劳形成机制的相关理论模型较为冗杂,如“认知-情感模型(Cognitive-affective Model)、单一认同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Unidimensional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External Control Model)、整合模型(Integrated Model)等”[2-4],而众多模型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致因解释大多聚焦于个人因素,对环境因素的研究则鲜有报道,特别是对教练员与运动员间关系的考察。在我国独特的举国体制竞技体育管理与训练模式下运动员与教练员关系较为特殊[5],教练员与运动员间的关系质量已然成为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乃至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CAR)指“教练与运动员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的彼此互动”[7],这种关系对运动员的生理、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国外大多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发现,教练员与运动员间的关系质量是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重要变量[6]。学者Cresswell等认为较低的CAR质量会增加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8],Defreese等也发现教练员对运动员多余的忠告以及未能及时提供帮助给运动员等言行均能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9]。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H1:“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能负向预测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

如上所述,CAR可能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防治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考察CAR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具体过程或内在机制,即哪些变量在CAR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具体过程或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回顾以往研究发现,“心理坚韧”和“运动投入”是两个值得考察的重要变量。

运动员心理坚韧是指不管竞赛、训练情景如何,运动员都有持续朝向自己状态、技术巅峰前进的能力[10]。国外学者Connaughton等研究发现,顶级运动员心理坚韧水平与外环境显著相关,而这些外环境就包括团队氛围、文化等[11];国内学者娄虎、谷松等也发现,团队文化、风气是影响运动员心理坚韧的重要因素,而教练员和运动员作为团队两大主体,两者关系则是团队氛围、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10,12-13]。学者Bull等提出的心理坚韧性金字塔模型(the Mental Toughness Pyramid,MTP)認为,环境因素是影响心理坚韧的重要变量[14]。因此,我们推测CAR不仅是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重要环境因素,而且对运动员心理坚韧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运动员心理坚韧与心理疲劳关系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运动员心理坚韧与心理疲劳呈显著负相关,高心理坚韧水平的运动员倾向于将挫折看作一种挑战,对挫折情景具有较高的控制信念,进而缓解运动员心理疲劳[15-16]。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H2:心理坚韧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中介作用。

运动投入是指在运动情境下,以自信、奉献、活力和热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持久、积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17]。根据运动投入成因模型[18],高质量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能使运动员获得更多的教练支持,如信息、情感、尊重、工具等,从而更好地进入投入状态。国内外已有研究也证实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是运动员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19]。学者张忠秋还发现,运动投入是影响运动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且高水平的运动投入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积极品质,有效促进运动员身心健康[20]。反之,我们推测高水平运动投入对运动员消极心理状态,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缓解和抑制作用。此外,根据学者Scanlan等提出的解释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早期模型——运动承诺模型(the Sport Commitment Model,SCM),认为运动情景下个体投入可以负向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21-22]。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H3:运动投入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中介作用。

心理坚韧、运动投入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国外学者Gucciardi等通过质性研究发现高心理坚韧水平的运动员通常会以一种更加积极态度投入到训练、比赛中去[23],国内学者叶绿也发现心理坚韧对运动员投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18]。综上所述,我们推测高质量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可能会提高运动员心理坚韧水平,进而促进运动员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并最终缓解运动员心理疲劳。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H4:心理坚韧和运动投入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选取

研究以学校为单位集体测试,分别从北京市2所少体校抽取100人,上海市3所少体校抽取200人,山东省2所少体校抽取100人,湖北省3所少体校抽取100人,安徽省2所少体校抽取100人,山西省2所少体校抽取100人,四川省2所少体校抽取100人,共计16所少体校的800名青少年运动员为被试填写调查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753份。其中男生431份,女生322份,平均年龄14.5岁(SD=1.62),平均训练年限4.5年(SD=1.30),参与运动项目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游泳、田径、武术等。

2.2 测试工具

2.2.1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问卷

该问卷由Jowett等编制[24],经学者钟日升等修订[25],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共亲近性、承诺感、互补性3个维度,11个条目,如“我喜欢我的教练”“我信任我的教练”。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计分,得分越高,“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总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91,亲近性、承诺感、互补性Cronbach

α系数依次为0.85、0.82、0.86。CFA分析结果为:χ2

/ df=2.00,RMSEA=0.07,SRMR=0.05,GFI=0.89,NFI=0.92,IFI=0.90,CFI=0.91。

2.2.2 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

该问卷由Raedeke等编制[26],经学者张力为等修订[27],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共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对运动的负性评价3个维度,15个条目,如“在训练中我感到极度疲劳”“我发挥不了自己的运动水平”。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计分,得分越高,运动员心理疲劳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总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87,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对运动的负性评价Cronbach

α系数依次为0.85、0.74、0.72。CFA分析结果为:χ2

/ df=2.58,RMSEA=0.06,SRMR=0.04,GFI=0.95,NFI=0.88,IFI=0.87,CFI=0.94。

2.2.3 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

该问卷由Sheard等编制[28],经学者王斌等修订[16],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共自信、坚定、控制3个维度,12个条目,如“如果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比赛或训练,我会努力忍受伤痛”“训练竞赛生活枯燥无味,但我会坚持”。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计分,得分越高,运动员心理坚韧水平越高,反向计分条目则相反。本研究中总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80,自信、坚定、控制的Cronbach

α系数依次为0.76、0.74、0.68。CFA分析结果为:χ2

/ df=2.07,RMSEA=0.06,SRMR=0.05,GFI=0.93,NFI=0.87,IFI=0.90,CFI=0.84。

2.2.4 运动员投入问卷

该问卷由Lonsdale等编制[29],经学者王斌等修订[30],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共有自信、奉献、活力、热情4个维度,16个条目,如“我在训练比赛中很专注”“我在训练比赛中即使精神疲惫也能很快恢复”。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运动员运动投入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总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80,自信、奉献、活力、热情的Cronbach

α系数依次为0.86、0.84、0.78、0.81。CFA分析结果为:χ2

/ df=2.60,RMSEA=0.08,SRMR=0.04,GFI=0.90,NFI=0.88,IFI=0.91,CFI=0.88。

2.3 数据处理

综合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信效度检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通过SPSS 19.0和AMOS 20.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本研究检验变量的中介效应采用温忠麟、Taylor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流程[31-32]。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主要选用经过专业培训的体育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方向的主试人员“通过标准化的施测程序和匿名问卷的测量方式减少研究中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33]。Harman单因子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所有问卷中未旋转的主成分因素分析共生成13个因子,且13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数优于单因子模型(如表1),表明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对本研究的结果影响较小。

3.2 CAR、心理坚韧、运动投入及心理疲劳间的相关分析

研究发现,CAR与心理坚韧(r=0.42)、运动投入(r=0.38)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坚韧(r=0.55)与运动投入也呈显著正相关,而CAR(r=-0.47)、心理坚韧(r=-0.32)、运动投入(r=-0.28)与心理疲劳均呈显著负相关(如表2),研究假设H1得到验证。CAR、心理坚韧、运动投入、心理疲劳间相关均显著,这一结果也预示着心理坚韧、运动投入在CAR与心理疲劳间可能存在中介作用,也是后续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

3.3 心理坚韧、运动投入在CAR和心理疲劳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心理坚韧、运动投入在CAR和心理疲劳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首先,根据观测指标建立CAR、心理坚韧、运动投入以及心理疲劳的测量模型。结果发现,各观测指标与对应的潜变量负荷水平均达到显著,证实了研究选用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其次,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流程检验模型拟合指标和路径系数显著性[31-32]。

根据心理坚韧、运动投入在CAR与心理疲劳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结果,可得出CAR对心理疲劳的效应分解(如表4)。结果显示,CAR预测心理疲劳的总效应值为0.49,直接效应值为0.22,间接效应值为0.27,总间接效应(三条中介作用路径效应之和)占总效应的55.1,因此在CAR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作用效果中,中介作用大于直接作用,表明CAR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

4 讨 论

运动员在我国独特的“举国体制”竞技运动训练与管理模式下,在践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宗旨过程中,教练员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往的研究表明,教练员与运动员相互了解、尊重、信任是运动员取得成功表现的重要因素,在体育界也不乏“孙海平-刘翔”“刘国梁-张继科”“范甘迪-姚明”等成功案例。然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失和,不仅会破坏运动训练的连续性、系统性,影响教练员的威信,甚至还会严重影响运动员身心健康。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过早离家跟队训练,如果处理不好“教练-运动员”关系,对其未来整个体育生涯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和谐、融洽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是否会缓解运动员的消极心理情绪,机制如何?鉴于此,本研究以青少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考察“教练-运动员”关系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以期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防治提供有益参考。研究发现,“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既可通过直接路径也可通过间接路径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

4.1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直接作用

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是“教与学”的重要载体,能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临场竞技表现,并在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19]。本研究发现,“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能负向预测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6,8-9],也再次验证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是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Adie等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論研究发现,如果运动员能与教练员建立和谐、融洽的“师徒关系”,运动员就可能获得教练员更多的尊重,进而提高运动员关系需要水平;随着教练员对运动员更多的支持,运动员会感知更多的自主权和控制感,促使运动员自主需要的满足;再之,在运动员与教练员相互信任与促进的过程中,运动员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训练和比赛,训练和比赛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进而满足运动员的能力需要[35]。此外,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运动员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会增加运动员参加训练或比赛的自我决定动机水平,进而维持运动员的积极心理态势[17],达到预防或缓解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效果。

4.2 心理坚韧、运动投入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和心理疲劳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可通过心理坚韧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心理坚韧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本,包括自信、坚定和控制3个维度。自信是指运动员相信自己有实力比对手更出色地达成目标,坚定指运动员为专注达成既定目标而不可动摇的一种态度,控制指运动员可以有效控制个人情绪的一种能力[28]。Jowett等认为,当“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处于积极、有效、和谐的状态时,意味着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可能保持着高效的互动模式[19]:运动员可以吸收教练员传授的知识与技战术,达到教练员的期望和要求,而且教练员也能觉察到运动员想法、需求等。在这种高效的互动模式中,运动员和教练员始终保持开放式心态,彼此不断分享目标、信念、价值等,最终实现情感、认知、行为的一致性。这种高效的互动模式也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促使运动员更加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而信心和坚定是运动员心理坚韧的重要维度,对运动员心理坚韧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在挫折情境中,运动员凭借自信、坚定和控制等心理优势,能积极应对外界刺激,有效控制个人情绪,相信自己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并能坚持不懈地迎接挑战。诸多积极的心理态势与行为倾向能显著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减少紧张、焦虑等不良反应[36-37],这对缓解运动员心理疲劳无疑也会具有显著效果。

研究也发现“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还可通过运动投入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在我国独特的“举国体制”竞技运动训练与管理模式下,教练员既要指导运动员的技战术,也要关怀运动员的生活,指引运动员的事业发展,运动员的成功离不开教练员的辛勤付出,“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运动员的成长至关重要。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关系需要是自我决定动机产生和维持的重要来源,而自我决定动机也直接决定着个体积极心理体验的获取,如投入感的获取,已有研究也发现关系需要满足程度与运动员投入呈显著正相关[30]。学者Hodge等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发现,运动员的运动投入水平随运动员关系需要满足水平的增加而增加[38],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根据运动投入成因模型[18],当运动员与教练员建立起良好关系时,运动员就能感受到来自教练员更多的情感、认知以及行为上的支持,而这些支持将有助于运动员运动需求的满足,促使运动员更加积极地参加训练、比赛,使其保持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高投入状态,以突破自我设限、激发运动潜能、获得更多流畅体验[17]。而运动投入又作为运动员心理积极面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运动员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抗逆力、意义感和创造力等良好品质[20],高水平的运动投入作为一种积极心理态势也会促成积极结果的发生,从而抑制消极结果的出现,即运动投入对运动心理疲劳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还发现“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还可通过心理坚韧和运动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基于前人观点和理论,依据过程取向思路,研究推测:“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依次通过心理坚韧和运动投入间接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本研究证实了这一推测的合理性。“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的动态过程可做如下解释:在高水平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相处模式更加积极、和谐,两者情感上相互依附、信任、理解、尊重,具有較高的合作认知倾向,这些积极倾向都可以显著增加运动员的自信心,使运动员更加坚定地参与到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显著增加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水平。随着心理坚韧水平的增加,运动员的情绪可以得到有效管理,根据积极情绪拓宽建构理论,积极情绪能拓宽运动员的认知范围,增加运动员认知灵活性,激发运动员与教练员及周围人的互利友好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积极情绪认识和良好的社会关系资源可以显著提升运动员的适应能力,促使运动员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运动训练当中,运动投入水平得到显著增加[39-41]。最后,作为一种持久积极的情感、认知体验,运动投入也会有助于促进运动员形成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抑制消极心理状态的产生,如心理疲劳、失败恐惧等[17]。

4.3 研究启示

新冠肺炎疫情下,积极调整健康心态对运动员备战重要赛事,保持、提升运动成绩大有裨益。本研究提示,教练的理解、信任、尊重对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1)“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极为重要,各级体育训练管理部门应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管理纳入竞技运动训练的内容中,具体可通过人际沟通、角色认知等展开;(2)“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能正向预测心理坚韧,说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是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坚韧的重要影响因素,可通过提高“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质量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更高的心理坚韧特质;(3)运动投入相较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心理坚韧,是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更近端因素,若想短时间内防治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可优先进行运动投入方面的干预。此外,本研究明确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在预防、缓解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中的重要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内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但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本研究仅关注了心理坚韧、运动投入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之间的作用,未涉及其他可能影响两者关系的因素,如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应对方式(Coping Style)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5 结 论

(1)“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坚韧、运动投入,“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心理坚韧和运动投入均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

(2)“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共有4条作用路径:①直接作用路径:“CAR →心理疲劳”;②中介作用路径一:“CAR →心理坚韧 →心理疲劳”;③中介作用路径二:“CAR →运动投入 →心理疲劳”;④链式中介作用路径:“CAR →心理坚韧 →运动投入 →心理疲劳”。

研究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防和缓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未来可通过改善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提升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坚韧和运动投入水平,进而缓解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

参考文献:

[1]RAEDEKE T D. Is athlete burnout more than just stress? A sport commitment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997, 19(4):396-417.

[2]SMITH R E. Toward a cognitive-affective model of athletic burnout[J].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010, 8(1):36-50.

[3]GOULD D, TUFFEY S, UDRY E, et al. Burnout in competitive junior tennis players: II. Qualitative analysis[J]. Sport Psychologist, 1996, 10(4):341-366.

[4]GUSTAFSSON H, KENTTA G, HASSMEN P. Athlete burnout: an integrated model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011, 4(1):3-24.

[5]郭正茂,杨剑.教练员自主支持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7,32(6):487-493.

[6]ISOARD-GAUTHEUR S, TROUILLOUD D, GUSTAFSSON H,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and athlete burnout: an examination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achievement goals[J]. 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 2015, 22(1):210-217.

[7]JOWETT S. Factor structure and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of the metaperspective version of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CART-Q) [J].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2009, 13(3):163-177.

[8]CRESSWELL S L, Eklund R C. Athlete burnout: a longitudinal qualitative study[J]. Sport Psychologist, 2007, 21(1):1-20.

[9]DEFREESE J D, Smith A L. Athlete social support, negative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cross a competitive sport season[J].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14, 36(6):619-630.

[10]婁虎,刘萍,金淑娇.我国优秀运动员心理坚韧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体育科学,2014, 34(8):48-55.

[11]CONNAUGHTON D, HANTON S, JONES G.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mental toughness in the world’s best performers[J]. Sport Psychologist, 2010, 24(2):168-193.

[12]谷松,王长生,谷长江,等.基于分层多项Logit模型的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影响因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3):60-66.

[13]谷松,王长生,谷长江,等.体育运动中心理坚韧性:构念、测量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38(4):78-83.

[14]BULL S J, SHAMBROOK C J, JAMES W, et al.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toughness in elite English cricketers[J].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5, 17(3):209-227.

[15]KAISELER M, POLMAN R, NICHOLLS A. Mental toughness, stress, stress appraisal, coping and coping effectiveness in sport[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 47(7):728-733.

[16]王斌,叶绿,吴敏,等.心理坚韧性对运动员倦怠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48(8):63-68.

[17]叶绿,王斌,刘尊佳,等.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运动表现满意度的影响——希望与运动投入的序列中介作用[J].体育科学, 2016, 36(7):40-48.

[18]叶绿.运动员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59-62.

[19]JOWETT S, LAVALLEE D. Social psychology in sport[M].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2007:1-40

[20]张忠秋.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应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 27(3):185-191.

[21]SCANLAN T K, CARPENTER P J, SCHMIDT G W,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ort commitment model[J].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993, 15(1):1-15.

[22]SCHMIDT G W, SEIN G L. Sport commitment: a model integrating enjoyment, dropout, and burnout[J].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10, 8(3):254-265.

[23]GUCCIARDI D F, GORDONS S, DIMMOCK J A.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toughness in Australian football[J].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8, 20(3):261-281.

[24]JOWETT S, NTOUMANIS N.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CART-Q):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2004, 14(4):245-257.

[25]钟日升,王迪.对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量表(CART-Q)的跨文化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4):36-39.

[26]RAEDEKE T D, Smith A L.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n athlete burnout measure[J].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1, 23(1):281-306.

[27]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2版.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 236-238.

[28]SHEARD M, GOLBY J, VAN-WERSCH A. Progress toward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the Sports Mental Toughness Questionnaire (SMTQ)[J].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09, 25(3):186-193.

[29]LONSDALE C, HODGE K, JACKSON S A. Athlete engagement: II.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Athlete Engagement Questionnai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007, 38(4):471-492.

[30]王斌,叶绿,吴敏,等.感恩对运动员投入的影响:教练员—运動员关系的中介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9):85-90.

[31]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 22(5):731-745.

[32]TAYLOR A B, MACKINNON D P, TEIN J Y. Tests of the three-path mediated effect[J].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2008, 11(2):241-269.

[33]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 12(6):942-950.

[34]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LEE J Y, et al. 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88(5):879-903.

[35]ADIE J W, JOWETT S. Meta-perceptions of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achievement goals,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among sport participants[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10, 40(11):2750-2773.

[36]JONES G, HANTON S, CONNAUGHTON D. A framework of mental toughness in the world′s best performers[J]. Sport Psychologist, 2007, 21(2):243-264.

[37]CRUST L.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7, 5(3):270-290.

[38]HODGE K, LONSDALE C, JACKSON S A. Athlete engagement in elite sport: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J]. Sport Psychologist, 2009, 23(2):186-202.

[39]FREDRICKSON B 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218-226.

[40]FREDRICKSON B L, JOINER T. Positive emotions trigger upward spirals toward emotional well-being[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2, 13(2):172-175.

[41]RESCHLY A L, HUEBNER E S, APPLETON J J, et al. Engagement as flourishing: The contribution of positive emotions and coping to adolescents' engagement at school and with learning[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08, 45(5):419-431.

[42]卜姝. 教練员—运动员关系的作用效果及维持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收稿日期:2021-06-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TYB01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资助(2020ETY00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C2021024)。

作者简介:郭正茂(1991- ),男,博士,讲师,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体育运动心理学。

通讯作者:漆昌柱(1966- ),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运动心理学。

作者单位:1.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上海 200234;2.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湖北 武汉 430079;3.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猜你喜欢

教练员关系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运动员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思维擂台赛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