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递领域打通数据壁垒的一种技术设想

2021-02-17芮晓峰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面单收件人路由

文/芮晓峰

2021年9月9日,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提出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限期内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早在7月26日,工信部便已开展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恶意屏蔽网址链接和干扰其他企业产品或服务运行等问题,包括无正当理由限制其他网址链接的正常访问、实施歧视性屏蔽措施等场景,务必实现平台的互联互通。

一、寄递领域数据壁垒问题突出

数据的互联互通问题在寄递领域同样存在。2017年爆发的丰巢与菜鸟的数据大战,社会影响极大。两家企业相互切断了数据共享的接口,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用户在查询快递路由时,无法查询到完整的路由信息。快递员在操作快件入柜时,需手动输入收件人手机号码,操作繁琐,增加时间成本。好在国家邮政局及时介入,使相关纠纷很快化解,没有造成太持久的影响。

寄递领域的数据争夺日趋激烈,以菜鸟、顺丰等为主的头部玩家,都在致力于打通从收寄到配送完整的数据链条。企业对数据资产的日益重视,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数字时代,数据正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企业对数据越来越重视,对数据的争夺也越来越疯狂。二是利用数据优势,垄断市场资源,打击竞争对手正在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手段之一。三是对数据资产的使用管理,全世界尚处在摸索之中,还没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予以规范。

二、寄递领域数据壁垒问题的解决方案设想

1.寄递领域数据的基本情况

相比其他领域,寄递领域的核心数字资产相对简单,主要是名址信息和路由信息,前述丰巢与菜鸟的“数据大战”,涉及的就是这两种信息。

普通的用户可能很难理解,在寄递包裹上,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名址信息都是公开的,如何会形成数据垄断?这主要是电子面单(见图1)大规模普及和生产作业完全信息化所导致的。寄递包裹从收寄开始,其名址信息就全部电子化进入作业系统的数据库,从而使后续任一环节的操作都简化为“扫描包裹单号——检索数据库获取包裹信息——指示下一步操作”的规范流程,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图1 电子面单示例

在整个作业系统中,名址信息的电子化是全部运作的基础,电子化的名址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外在的手写的名址信息虽然可见,但对于数字设备,就如同面单数字单号对于普通用户一样,无法识别,因而在企业运作中的用处不大。在包裹以电商件为主的市场结构下,电商平台在名址信息上拥有巨大优势,而快递企业则在路由信息上拥有绝对优势。只有双方紧密合作,用户才能享受到安全便捷的服务,否则就会出现前述的“数据大战”。

企业利用数据优势,形成市场垄断的冲动始终存在,政府在这方面的监管尚处在摸索之中。在法律规范之外,有没有可行的技术方案,能消除寄递领域的数据割据的局面?如果数据对所有的市场主体都是可见的,那利用数据优势打击竞争对手的数据垄断行为,将彻底失去存在的基础。

2.名址信息解决方案设想

笔者曾在《物流技术与应用》2021年第6期发表《北斗网格码在邮政快递领域的应用分析》,其中提出数字面单的构想,即将寄件人数字地址、寄件时间、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收件人数字地址、手机号码完整编入,从而将时间、地点、人物等与快递活动有关的关键信息皆编入面单单号,形成唯一的条码或二维码。

所谓数字地址,通俗说就是利用北斗网格码,将地球表面分成一个个的立体方块,并赋予其唯一的编码。根据精度不同,立体方块的大小可以是1×1×1米,也可以是8×8×8米等。数字地址的优势,在于所提供的地址本身就是数字化的,而且精度极高,根据实际需要,精度还可以上下调节。

利用数字地址,我们可以把名址信息全面数字化,形成寄递包裹唯一的数字单号。比如,假设寄件地址南京市鼓楼区银城街33号1单元202室对应的数字地址为95,001,001,001,寄件时间为2018年12月12日12时12分,寄件人身份证号码为320106201808080555,手机号为13913988888,收件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漓江路10号3单元203室对应的数字地址为96,001,001,001,收件人手机号为13913999999。为了对同一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寄递的多个快件进行区分,我们还可以在编码最后加上顺序号,作为鉴别。

我们将以上数字简单串联即可形成一个长达几十位的数字编码,将该编码加密,再以条形码或二维码的形式输出,打印在电子面单上就成为寄递包裹唯一识别的面单单号(示例见图2),包含关键名址信息的面单单号,对于数字设备就如同手写的名址信息对于普通用户一样,将是外在的、可读可见的,不需要接入各电商平台和各快递企业的业务系统,成为真正意义上公开的公共数据,寄递服务各环节的所有市场主体皆可根据自身需要读取相关数据,并顺畅地进行业务操作,从根本上杜绝了数据垄断的可能性。

图2 数字信息加密示意图

当然,外显的面单数据依然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监管,避免人为的数据滥用和信息泄露,这也是面单单号需要加密的原因所在。在监管之下,各业务环节对数据的读取将根据业务需要,权限有所区分。比如在分拣环节,仅需读取地址信息,在派送环节仅需读取收件人信息。通过对数字设备的不同授权,不同环节的设备将只能读取本环节业务需要的部分信息,从而加强数字保密,防止信息泄露,保护用户权益。

3.路由信息解决方案设想

当然,除了名址信息,路由信息也是寄递领域的核心信息,一旦缺失则各个环节的操作依然会遇到问题。因路由信息涉及各个企业的独立操作,将其外显化显然是无法做到的。不过,数字货币的研发依然可给我们带来启示。运用区块链技术(示意图见图3),数字加密货币将全程可追溯。如果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寄递领域,同样能够实现流程追溯。如果设计一个专有链,将所有的数字面单入链,那所有的路由信息,在经过授权后,对于使用区块链的市场主体将都是可见的。当然,专有链的设计管理依然应该由独立第三方来承担,避免市场主体的竞争担忧。

图3 区块链示意图

有了外显化的名址信息和全程可追溯的路由信息,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寄递领域的核心数字资产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资产,全行业的所有参与者既是数字资产的提供者,也是所有者和利益获得者,实现全方位的共有、共享、共治。数据将像母亲河的水一样,按照设计好的链条有序流入每一个市场主体,每一位用户和所有需要的社会公众,汇入监管者的信息海洋,共促行业的生态和谐自然生长,避免利用数据优势追求市场垄断等有损公益的行为发生。

三、相关思考和建议

关于独立的第三方,既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行业协会,甚至有可能是非寄递领域的其他市场主体。无论这种管理来自于谁,设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都是一个可以提上日程的事。笔者在此呼吁国家邮政管理部门,能预先开展可行性研究,针对寄递领域的数据割据现状,早做考虑,早日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对于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案,也期待在行业内外得到重视并展开一些讨论。

猜你喜欢

面单收件人路由
面单革命
铁路数据网路由汇聚引发的路由迭代问题研究
快递服务合同中收件人权益保护研究
多点双向路由重发布潜在问题研究
查无此人
一种基于虚拟分扇的簇间多跳路由算法
探究路由与环路的问题
“隐私面单”体现快递行业的进步
隐私面单能否保护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