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地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021-02-17刘显聪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3期
关键词:覆膜马铃薯土壤

刘显聪

摘 要:高寒地区的马铃薯作为重要经济农作物之一,本文从其栽培技术、田间管理、贮藏等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高寒地区的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进行栽培的技术,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寒地区;地膜覆盖;马铃薯

引言:马铃薯适应能力强,产量高。现高寒地区大多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来种植马铃薯,是由于地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马铃薯的生长环境,使得马铃薯产量进一步增加,提升品质,扩大经济效益。

1栽培技术

1.1选地

马铃薯是属于十分高产的一种经济作物,适应能力很强,在大多数地区都能生长存活,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覆膜栽培能够让温度升高,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而且马铃薯的根系是很发达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肥水含量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应该选择土层深厚的疏松土壤来栽种。而且,高寒地区的土壤不是常见的黑土,而是红壤,这种土壤是非常疏松的,而且多为酸性土质,是马铃薯可以生长的土壤环境,再使用覆膜技术,就能有效地提高马铃薯产量。

1.2选膜

在马铃薯的种植中应选择厚度在0.015至0.02毫米之间的地膜[1],就可以使马铃薯具备优渥的生长条件。如果在生长区间内存在数量较多的杂草,可以选择采用黑色地膜来使杂草不继续吸收养分,枯黄死亡。

1.3整地

马铃薯具有长达60-70厘米的生长根系,而且是深植于土壤之中的,这就对种植土地提出了深而肥沃并且疏松的要求。在种植马铃薯之前,应该开垦的土地深度在25-33厘米之间,要做到土地的相对平整,才能更好的生长。

1.4选良种

马铃薯在种植时可以将完整的马铃薯分割成薯块依次种植,在选择时应选用脱毒良种,切割马铃薯的工具也要进行消毒,每一次使用后都要及时消毒,用大小适中,1-2个芽眼,没有任何虫害及冻伤情况的薯块做种。如果条件允许,能够选择完整的马铃薯作为种子播种是最好的,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而且整薯也有更多的芽眼,成活率高,生长势强,之后成熟时结薯更多。

1.5施肥

在地膜覆盖之后,就会提升土壤的温度,保温效果好,会让马铃薯吸收有机质的效率提升,马铃薯生长速度快,那么养分消耗的就多,为了避免种植之后会发生土壤肥力不足的情况,导致马铃薯脱肥早衰,就要在种植之前就重施底肥,保证后续养分的供给。底肥的主要成分应该采用农家肥,掺杂少量的化肥,施肥前应先将农家肥与化肥发酵。

1.6播种

每个地区的马铃薯播种时间都是不一样的,由各地气候情况决定,一般来说,种植时间控制在4月末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播种时间过迟,就有可能造成高温烧苗等情况发生。

1.7覆膜

覆膜栽培能否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覆膜质量。整地之后为了防止土壤中的水分快速蒸发应该立即覆膜。覆膜过程要配合完成,确保所有的膜都严密的贴合于地面,由于覆膜的季节是在春季,所以要及时检查覆膜成果,用土块加固,不能有任何漏洞,也不能被家禽破坏。

2田间管理

2.1破膜

在马铃薯生长时要仔细观察,到出苗阶段如果气温很高,就要及时破膜引苗,避免烧苗情况出现;如果当前阶段气温低,可以适当延缓破膜时间,当气温回升就要破膜。破膜之后,要立即用土将破口位置给覆盖完全,以免影响覆膜的保温保湿效果。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出苗有无缺少,缺失的地方也要及时补苗。

2.2花蕾摘除

当马铃薯进入现蕾期,花蕾快速增多,快速进行花蕾的摘除工作,从而使得土壤中养分含量能有效保持,薯块生长得到大量养分支撑。

2.3追肥

馬铃薯步入快速生长阶段之后,有两次的追肥阶段,第一次就是马铃薯的现蕾期,第二次是盛花期。因为覆盖了地膜,所以追肥是具有一定困难的,追肥不能直接施加在土壤上,就需要采用一些手段,来确保每一个生长阶段营养成分都能供给充足。追肥的常用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是使用追肥枪;第二种是在地膜上打孔,在靠近马铃薯根部的位置追加液肥;第三种是液肥喷施于马铃薯叶面上;第四种就是将地膜掀起追肥,在完成施肥后再将地膜原样盖好。液肥不采用农家肥,多数是使用尿素兑水[2]。

2.4加土

马铃薯进入结薯期后,数量多的时候就会看到有小部分还没有长成的小马铃薯露出地面,缺少泥土覆盖,这样对于马铃薯的成长品质是非常不利的,要及时将地膜掀起,在露出的马铃薯上加盖一层土壤,盖得严实之后再把地膜重新覆盖,这样能够保证质量,不会使得马铃薯果实变绿。

2.5灌水排水

在给马铃薯种植覆膜后,前期土壤中充足的水分能给马铃薯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时需要注意不要让水分过多,因为有覆盖地膜,所以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环境,不让幼苗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就可以;到了马铃薯的生长中期,生长速度会比较快,一般这个时间段就是在盛夏期间,气温升高,土壤中水分流失会相对严重,长时间没有自然降雨的情况下,可能会遇到干旱情况,这就需要及时观察土地含水情况和马铃薯的生长状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灌水,灌水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采用大水漫灌,要注意灌水量。生长期可能会需要进行多次灌水,要考虑到地膜的保湿状况;马铃薯的生长后期,容易遇到雨季,这时候土壤中的含水量会大幅度的超过生长需求,不及时进行排水工作,就容易造成渍涝情况,影响马铃薯的结果数量和质量,耐储性降低,所以要及时排水。

3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在生长期还是很容易生病的,所以要注重早、晚疫病的防治。在马铃薯正式种植之前就要先喷洒一次除草剂,如果不能有效铲除,在选择地膜的时候就可以选择黑色的膜布来二次除草。在生育期有发现已经生病的病株也要及时进行处理,将杀毒液按照比例混合成有效溶液,多次喷洒在病株上,间隔时间控制在7-10天就可以。

蚜虫也是马铃薯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害虫,它们能够进行病毒的广泛传播,在发现之后一定要及时处理,不能扩大病株的范围,导致大量马铃薯的枯萎,在发现后用10克的吡虫啉和25千克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喷洒在马铃薯叶面上进行防治[3]。

4收获

当我们看到马铃薯的多数茎叶都已经不复盛夏时的翠绿,而是变得枯黄,茎干受力之后很容易就与果实分开,茎块不再生长,色泽正常,重量不会增加的时候,就是马铃薯到了成熟期,可以收获了,这个时间一般是在10月中上旬。这个时间收获马铃薯是最为适宜的,收获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不要在阴雨天气收获,可以避免新鲜的马铃薯受潮腐烂,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在晴天收获可以观察到马铃薯表皮状态,有瑕疵的、带病菌的都可以直接剔除。在马铃薯正式收获之前最好先将地上的植株割倒,留茬20厘米左右,将枝叶都从田间中清除,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病菌的传播。马铃薯的收获最好是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机械损伤,如果这样的损伤太多,就会降低马铃薯的经济效益,要及时更改收获方式,在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让马铃薯受到暴晒。

5贮藏

马铃薯的贮藏就是收尾的工作,这一步也是马铃薯的品质受到保证,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步骤。收获后的马铃薯不能立刻进行窖藏,应该先在室外通风处自然晾14-21天,减少马铃薯上的水分,降低热量,确保腐烂情况的降低,保证质量。

6回收地膜

在马铃薯收获之后,破碎的地膜也要及时进行回收,不然会给下一年的种植带来影响,耽误耕种时间,污染环境,也可能会造成家禽误食,产生肠道疾病,影响健康。

结论:在高寒地区进行地膜栽培是非常重要的,高寒地区的气候会对没有成熟的马铃薯造成冻伤,降低产量,地膜栽培有效的改善了马铃薯的生长环境,使得高寒地区马铃薯产量相比之前大幅增加,也提升了品质,商品价值增强,并且收获时间也可以提前,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海东."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农民致富之友 .05(2019):23.doi:CNKI:SUN:NMZF.0.2019-05-021.

[2]杨文波."高寒地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农民致富之友 .05(2018):17.doi:CNKI:SUN:NMZF.0.2018-05-015.

[3]张颖."高寒地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中外企业家 .04(2018):135.doi:CNKI:SUN:ZWQY.0.2018-04-122.

猜你喜欢

覆膜马铃薯土壤
马铃薯有功劳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玉米秋覆膜技术要点
不同覆膜时期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土壤的平行宇宙
论玉米覆膜高产栽培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