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实践与思考*

2021-02-16胡平霞黄艳华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培训师教师职业精准

胡平霞,黄艳华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1 项目实施背景

根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 〔2014〕1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 《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2017—2020年)的意见》,提出支持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1]。

根据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2017—2020年)的意见》 (教师〔2016〕10号)精神,为尽快缩小区域与校际间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差距,整体推进湖南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湖南省教育厅创新性地开展了贫困县市 (区)和偏远地区学校精准培训项目,采用送培至校方式,为贫困县市 (区)及偏远地区学校集中培训30~50名教师,重点提升其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水平。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湖南省教育厅遴选的培训基地,其专家团队于2018年入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贫困县和偏远地区学校精准培训项目11个培训师团队之一,3年来该团队共承担了湖南省贫困县和偏远地区12所中职学校500余名教师的 “送培到校”工作,围绕 “怎样上好一堂课”,从职教理念、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对中职学校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2 项目目标阐述

根据项目要求,通过精准设置培训项目,精确选取培训内容,科学设计培训模式,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精准施教,切实解决受培学校教师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项目设计与实施

按照 《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相关要求,从全面提升中职学校教师职业能力出发,结合受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创新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形式[2]。在混合式教学理论[3]指导下围绕 “如何上好一堂课”的短期目标,建立了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教学提升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即 “教学诊断—精准规划—任务驱动—反思改进—线上交流”,促进形成 “精准施教促提升,线上交流共成长”的教师发展新格局,真正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3.1 主要流程

1)教学诊断。从 “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顶层设计出发,通过深入受培学校教师课堂听课、组织学员共同评课,结合教案、课件等常规性教学资料全面了解受培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诊断和分类,同时做好需求分析,为有效的培训内容提供依据[4]。

2)精准规划。在上一诊断环节基础上,根据面对面访谈、在线调查问卷,受培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提升、专业长项和不足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对希望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有了个人的初步聚焦。将教师按专业大类划分学习小组,由培训师队伍中专业对口的专家帮助学习小组自我检视、分析,澄清认识、找出差距,结合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精准制定培训期间个性化的培训目标及长远发展规划。

3)任务驱动。培训主要通过模块化的任务来完成,根据学员实际情况,通过完成5~10个大小任务实现教师职业能力的精准提升,针对个人短期的培训目标任务在培训期内需要完成3个递进式的任务包括: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片段;针对未来发展提升的培训目标任务是一门课的整体设计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一门课有效的教学资源(教案、课件、素材、教学平台),一门优质课程。

4)反思改进。线下培训结束时,通过成果展示针对个人短期培训目标的任务进行考核,最终展示的是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的教学片段。由受培学校教研小组及培训师团队共同进行考核,并针对问题进行反思改进,进入下一轮教学诊断环节,后续在线上保持学习和交流。

5)线上交流。线下培训结束后,通过构建的线上培训平台及即时通信手段继续线上交流和学习,巩固培训成果,主要针对教师长远发展规划在教师职业能力比赛、精品课程建设以及课题申报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指导,从教师整体素养方面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3.2 培训策略

1)培训师队伍建设。分别从课程整体设计、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3个方面在全校遴选了11名骨干教师组成培训师团队,同时与受培学校对接,根据受培学校培训需求及专业特色增加相应的培训专家,形成 “1+X”师资队伍阵容,承担“送培到校”培训任务。

2)培训资源建设。承担培训任务后,在对受培学校教学诊断及精准规划的基础上,从课程整体设计、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特色模块等方面出发,开展集体备课,搭建线上培训平台,做好线上颗粒化培训资源建设及精准培训活动与任务设计。结合线上培训平台,在培训任务实施过程中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让学员在完成培训任务的过程中对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感性认知,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5]。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通过集体备课以 “培训指南-前导任务-知识点 (技能点)视频”为主线的课程资源链,为培训实施提供立体化、颗粒化的课程资源。培训实施过程中建立了 “培训前启化—培训中内化—培训后转化”的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教学提升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

4 项目实施成效

4.1 准确激发青年教师内在动力

在项目启动之初,培训师组织课堂诊断,促使教师总结与反思自身专业现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自身专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教师在培训师及专家的引导下从分析个人情况入手,从新时代职业教育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精准规划个人发展目标,使接下来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与方向性,激发学员 “三年成骨干,五年成名师”的内在动力。

4.2 切实提升中职学校教师职业能力

在对培训学校后期回访的过程中重点考察受培对象对培训内容的转化以及实践应用两方面[6]。经过精准培训,学员们结合自身教学现状提升职业能力,把培训所学、所感、所想运用到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促进了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后期回访及受培学校反馈,一些受培学校在省级立项和省级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受培学校在教育教学各方面成果统计见图1。

图1 2019—2020年受培学校各项教学成果统计

4.3 初步形成区域中职教师先锋阵营

通过培训,促使学员成长为当地的职教精英,为当地学校专业及课程资源建设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立项了一批省级优质课程项目,分别为桂阳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黄佳怡团队,郴州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何振华团队,永州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何永红团队、张波团队,衡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谭邦喜团队,郴州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刘健团队、廖敏团队,共7个团队获得2019年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这些教学团队成为湖南省中职教师队伍先锋队,有效带动了区域中职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5 项目经验与创新

5.1 群策群力保证培训内容的有效性

培训前一个月,在对受培学校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各项目的培训案例资源、培训内容、培训手段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为培训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5.2 提前调研提升培训内容的精准性

培训前分别对受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员基本信息、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培训需求等情况做了学情调研和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并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对培训内容进行灵活调整,保证了培训内容的精准性。

5.3 精准施教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从教学诊断及教师个人精准规划出发,在培训内容上实现精准施教,利用线上培训平台学习数据反映学员学习过程的真实情况,对线下培训内容和策略进行及时调整,帮助学员有针对性的从课程整体设计、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5.4 混合式培训模式助力教师个性化成长

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任务驱动式线下培训结束后,线上培训平台及资源能继续为线上交流提供平台和资源保障,真正实现线下培训有期,线上交流无期。不断扩大培训效果影响和辐射,形成了 “精准施教促提升,线上交流共成长”的教师发展新格局,真正助力专业教师成长。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蓝墨云班课进行课前学习资源的发布、课堂活动的实施以及课后任务的讨论、提交,实现了课堂延伸,提高了培训效率。

5.5 精准评价为后期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培训师团队中的每位培训师线下面授课结束时,向培训学员发布针对培训师本人项目培训效果的评价,所有模块培训内容结束后,发布针对项目培训效果的整体评价,并且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常宁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问卷调查结果为例,受培学校对培训师认可度很高 (见图2、图3);针对项目总体培训效果的调查显示,70.83%的学员对培训内容持非常肯定的态度,20.83%的学员对培训内容持很满意的态度,8.34%的学员对培训内容持满意态度 (见图4);100%的学员认为得益于培训项目的系列任务获得了新知识,75%的学员习得了有效的技能或技巧,75%的学员认为培训客观地促进了他们观察自己以及工作,能够帮助他们总结和思考过去的工作,70.83%的学员理顺了过去工作中的一些模糊概念。同时,从受培教师提交的培训心得、后续线上交流中发现,通过项目培训革新了职教理念,丰富了教学手段,提升了竞赛能力,拓展了知识视野,培训效果持续影响力深远。

图2 针对培训师培训内容评价

图3 针对培训师语言表达和讲课态度评价

图4 项目总体培训内容合理程度评价

5.6 线上交流和定期回访保证培训效果的持续性

线下面授培训课完成后,培训师与培训学员保持联系并定时沟通和回访,及时进行线上培训和技术支持,使培训效果不断持续和深入,提升了学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6 项目实施改进方向

1)在培训任务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注意融入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促进受培学校教师们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引导其 “上好一堂课”,并且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两方面出发,做好课程建设,上好每一堂课,做好课程教学实践,促进培训成果的落地应用。

2)建立多元、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形成以培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实现教师个性化成长的良好发展机制。受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培训过程中培养出优秀学员的受培教师和通过培训后持续进行学习、交流并在以后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成果的受培教师给予适当奖励,提升受培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集中安排培训时间,暑假是最佳时机。在这段时间里,受培教师将有更多时间、精力来完成培训中的各项任务,呈现出更好的培训效果。

4)培训后的线上学习和交流可按照培训师和受培教师专业方向相同或相近原则建立跨中高职的“导师制”[2],通过传帮带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和交流,实现更精准、更有效的线上学习、交流。

猜你喜欢

培训师教师职业精准
还剩几只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精准扶贫二首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重新培养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