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居家劳动教育的培养
2021-02-16唐雪莹施庆晖
唐雪莹,施庆晖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已经远不是单纯性的基础实践活动,而是以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1]。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居家劳动的重要性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才是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更要响应号召,“宅”家用科学劳动抗击疫情,努力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增强防疫、防病能力,让居家劳动教育成为抗“疫”新风尚。
抗疫期间,大学生居家劳动教育有助于建立健康向上的居家生活方式,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既是人的天性,也是人成长的载体,还是人健康的基础。劳动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分享。通过劳动教育推动大学生德育的发展,实现“以劳树德”的目标。青年大学生要以抗疫英雄为榜样,抓住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劳动和实践机会,要以抗疫中那些辛勤奉献的劳动者为榜样,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正确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大学生虽因疫情居家,但通过参与劳动实践,体会收获的快乐,获取更多学习的机会。大学生居家劳动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增长知识才干,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智力发展。劳动是实践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劳动教育完成“以劳增智”的目标,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
大学生居家劳动教育有助于强健体魄、磨炼意志,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效预防各种疾病侵害。马克思曾说过: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健全的人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要通过开展劳动实践和发展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与健康。”[2]尤其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通过劳动教育实现“以劳强体”的目标,以此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补齐劳动短板,锻炼自立自强的劳动能力很有必要。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现生活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抗击疫情斗争中,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一大批科研团队争分夺秒,集智攻关;白衣天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各高校附属医院精锐尽出等。无论是按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火线入党申请书,还是“我是党员我先行”的承诺书,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他们的人生价值。这些“最美逆行者”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引导大学生们能在关键时刻听从统一安排,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信谣、不传谣、不为疫情添乱,居家劳动实践来体现自己独特的价值,提高身体抗病毒能力,获得劳动后美的感受。通过劳动教育达到“以劳育美”的目标,帮助大学生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树牢“劳动最光荣”审美观,让大学生在生活劳动实践和艺术劳动创造中实现内外美的统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大学生劳动意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安徽三联学院大学生劳动意识状况的调查研究,了解到目前大学生居家劳动的实践情况、劳动认知情况和劳动价值观,以及大学生劳动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问卷有效率为95.2%,其中男生264人,女生136人。
在有效调查中,家住农村的大学生占的比例大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71.5%。在回答“在家是否做家务”这一问题时,55.75%的大学生经常在家做家务,43%的大学生偶尔做,只有1.25%的大学生没做过。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有很强的劳动意识,具有端正的劳动态度,能主动进行居家劳动。
在大学生劳动主要目的调查中显示,33%的大学生认为劳动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他人与社会,实现个人价值”;认为劳动的目的是“获取劳动报酬,满足生活需要”的占23.75%,如图1所示。
在调查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说法的态度上,35.5%的大学生完全赞同,55%的大学生基本赞同。由此可知,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还比较片面,未能理解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过劳动教育,要强化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将劳动融入到育人的全过程中。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劳动价值观上,63.25%的大学生认为劳动光荣;在学校即将增设的公益劳动课看法中,70.75%的大学生表示每次都愿意去并积极参与。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学校将开展的劳动教育也表示支持。
在了解大学生劳动意识状况上,43.25%的大学生认为少部分人缺乏劳动意识,33.5%的大学生认为绝大多数都有良好的劳动意识,17.75%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意识普遍缺失,如图2所示。
在对大学生劳动意识缺失调查中,35.25%的学生认为劳动意识缺失的表现在于缺乏奉献精神,27.5%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意识缺失体现在贪图安逸、好吃懒做上,还有13.25%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意识缺失的表现是处处讲利益,向钱看齐,如图3所示。
图3 大学生劳动意识缺乏的表现
端正大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尤为重要。结合以上大学生劳动意识缺失表现,在回答“大学生劳动意识缺失的原因”这一问题时,选择“家长溺爱使之缺乏劳动习惯”的比例最高,如图4所示。
图4 大学生劳动意识缺失的原因
由此可见,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劳动教育的老师,在培养劳动习惯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势利、浮躁的社会风气也导致大学生劳动意识的缺失,如何引导大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认真负责、创新实干、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已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三、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居家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索
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居家劳动教育,应积极探索大学生居家劳动教育的新路径,开辟最优化的劳动教育新格局[3],以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因家制宜、就地取材构筑“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新平台
居家抗疫的特殊时期,应注重引导大学生从实际和兴趣爱好出发,因家制宜、就地取材地开展劳逸结合、强度适中、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例如:家务劳动、农耕劳动、志愿服务、职业体验性劳动等。一些大学生在家可以通过整理床铺、打扫卫生、洗衣浇花、洗菜做饭等这些看似琐碎、微不足道的家务小事给父母制造些“小惊喜”,让他们在锻炼自我、体验劳动乐趣的同时,也让其父母感受到孩子带来的温暖。另一些大学生放弃假期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主动请缨,志愿加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每天坚持与党员干部们认真开展情况排查,登记做好信息台账;主动申请到村口社区参与防疫宣传、卡口值守、温度检测等志愿服务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疫贡献力量,努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还有些大学生充分利用居家的时间,结合专业知识把书本学习、劳动实践、休闲娱乐有机融合,形成健康的居家学习方式、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如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给家乡小学生进行一对一免费学习辅导,尤其关注那些抗疫一线工作者家庭的子女、患者家庭的子女及毕业班学生。大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他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生活中的关爱,更好地诠释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这场“战疫”的行动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体验激发大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劳动意识,养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增强大学生劳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最终有效地把劳动技能学习、劳动实践体验相互贯通,真正地落实劳动教育,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运用项目式学习PBL开启劳动教育“云上学习”新模式
项目式学习PBL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实际问题驱动为导向,通过项目选定、拟定计划、实践探究、任务完成、交流分享和反馈评价等六个环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从而探究现实生活真实性问题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式。具体项目学习PBL模式的操作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项目式学习PBL模式的操作流程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提高大学生居家劳动的可操作性和兴趣性,可以建议运用项目式学习PBL开启劳动教育“云上学习”新模式。首先,大学生可以在云平台里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专业,选择有趣的项目进行劳动实践。选定项目后,可以按照居家劳动项目主题、内容和时间安排拟定具体的计划。其次,大学生以任务计划单为劳动学习向导,深入实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展开调查研究。收集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处理,提出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得出问题解决方案和结果。这个活动探究的过程也正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环节。任务完成后可以通过上传视频、图片展示的形式提交,云平台设置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模块,对整个项目过程进行最终分析,记录学生的成绩并进行劳动教育评价[4],以此作为下阶段开展劳动教育的依据。这种让学生自主选择,线上下单、线下实践的劳动教育新模式,更易于大学生们接受,从而保障大学生居家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3.拓展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劳动教育新载体
为了实现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居家劳动教育的培养,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劳动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发挥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开设适合居家的劳动教育线上课程,锻炼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发挥党团、志愿者等组织和相关力量,共同配合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平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开展居家劳动教育,家长的责任不可或缺。家庭应当承担起孩子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注重言传身教,指导、监督大学生居家劳动实践落实到位,促进大学生与家人间的沟通交流,体会劳动的艰辛,锻炼生活技能,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社会是最好的劳动教育的课堂,而当下的疫情防控形势则是最好的劳动课程的内容。社会要发挥劳动教育的支撑保障作用,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工业园区等承担实践育人的社会责任,为居家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线下劳动教育实践的新场所,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充足准备。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对大学生居家劳动教育进行培养,不仅强化了大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劳动素养,而且还强健了大学生的体魄、提升了劳动技能。居家劳动教育全面发挥了新时代劳动育人的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体会难能可贵的劳动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