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理念的运用
2021-02-16傅琼
傅琼
当前,新的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要从这一要求出发,加强课程与生活相结合,与学生的现实实际相联系,不仅要体现出学科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建构课堂内容和形式的过程中,可以从生活化的角度,考虑如何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创新,改善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生活化教学是解决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诸多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持续关注当前教学活动的现状,特别要分析其中的不足,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设置的一门实践类、应用类课程,但是在一些学校,信息技术课形同虚设,常常被其他课程代替,这对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还有部分学校正常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但学生学到的知识相对滞后,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时间。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学科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却呈现出与时代发展脱节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传统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之前,对课程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这也让他们在课堂上容易有心理上的落差,以致丧失学习的动力。所以,面对这些问题,信息技术教师要从改革创新的角度进一步整合资源,特别是整合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和生活中的素材,让两者充分融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用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课程所学内容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等,这些情况需要教师积极面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吸引,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合理的期待。根據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只有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生活的角度入手,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如何解决问题的,这些都值得教师整合到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们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入手,感受情境、分析情境,解决情境中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当中更好地学习信息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要围绕着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加立体生动,也更具有生活的气息,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三、打破时空界限,促进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信息技术
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挑战和难题,他们要逐步学会运用技能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难题,而信息技术可以给他们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不仅是让他们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软件如何使用,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在学习中,学生们接触信息技术应用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能够主动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开阔学生视野,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围绕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任务进行探究式的学习。面对这样的任务,学生的表现也会不同,有的学生可能会非常愿意采用这样的模式,享受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遇到问题不是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是等待老师或同学告知自己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通过更加灵活开放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设计游戏式的互动教学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从学生熟悉关心的生活形式入手,设计教学任务,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重视新课改的理论学习,用生活化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特别是要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成效,引导学生更加喜爱信息技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