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大学思政教育中新闻事件的作用

2021-02-16万嘉伟

成功密码 2021年4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思政政治

万嘉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上手机、电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年轻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上的热点信息比其他普通民众的关注程度更高。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信息的关注程度是非常高的,他们会发布自己的独特看法,同时会深挖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本文通过论述大学思政教育中新闻事件对大学生教育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探讨时代变革和高校教育二者之间的联系,提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对新闻事件的有效策略。

一、大学思政教育中新闻事件应用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在教学发展的新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时代新人,争创文明先锋,提高思政教育在大学学科中的地位。教师应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教书育人为教学宗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建立学校官方网站宣传学校的办学宗旨,添加班级小组,完善思政教育课外实践活动报告总结等。思政课老师应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适当融入以教学知识为依托的新闻事件,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综合素质。例如:以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党的十九大會议、全国“两会”精神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使学生养成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将新闻事件引入思政教育工作中,使社会环境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对思政教育中新闻事件进行研讨,突出新闻事件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新闻事件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思政教育中,有的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育理念落后,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强调考分,而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不重视新闻事件与政治教学的结合,不能帮助学生提升思想观、人生观、思政观。尤其是对网络新闻事件的运用,需要正确看待一切新事物,认为对学生发展还具有错误导向的作用。其实,现在是网络时代,网上新闻素材众多、发布及时、涉及领域广泛,只要教师加以正确运用,帮助学生分析这些新闻事件背后引发的系列问题,既可以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政治思维体系,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三、大学思政教育中新闻事件应用的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打造以新闻事件为依托的思政课堂

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将网络新闻事件融入课堂教学中,全力打造以网络新闻事件为依托的现代化思政课堂。为了提升思政教学效率,发挥网络新闻事件的积极作用,教师应该甄选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或者相关联的新闻事件进行导入、讲解、剖析,选用的新闻事件应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时代性、代表性,让学生在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能掌握课本知识,还能引发学生对这些新闻事件背后问题的积极思考,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部分大学思政课老师只关心学生政治分数的多少,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课程视而不见。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讲解的是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只追求学生在复习时背诵方便和考试得分,这样非常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了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将新闻事件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科目的学习兴趣,丰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新思政知识体系,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政综合素养。

3.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引入新闻事件,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思政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可以采用多角度对文化知识和网络新闻事件进行阐述剖析,利用下课时间给学生答疑,课上课下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学生对思政知识及网络新闻事件的学习与理解。以学习网络新闻事件为契机,充分利用思政教育中新闻事件的价值。

综上所述,将新闻事件和大学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发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当代教师应落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针,为培养时代新人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思政政治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办公室政治
浅议网络新闻传播的实现途径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新时期如何做好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