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2-16刘永红

成功密码 2021年4期
关键词:分组分层教学方式

刘永红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每个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的重点。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就必须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教学现代化发展,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式和主體的转变。其中,教师需要将教学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而将教学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与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多个方面和角度思考教学内容,这既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够很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启发学生思考,促进教学现代化。

一、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意义

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意义众多,但是大多是针对教学和教学主体来说的,笔者就从教学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两个方面来对小组合作教学开展的意义展开探讨。

1.对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度,从而针对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度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定更加符合小组学习进度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学的分层性,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认识教学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使教师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2.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现阶段教学的开展,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讨论的过程中,从多个方面认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和探究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还能够让学生在其他学生的相互监督之下进行学习。例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小组合作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进行相互监督,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知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发挥预习的重要作用,也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以更新的教学理念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1.重视分组的科学性

要想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分组的科学性。科学的分组是保障小组合作教学开展的关键因素。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让学生进行合作的方式往往是让学生与同桌或者前后桌结对的方式进行讨论探究,然而这样的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究小组合作教学开展的科学性,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为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组合作分组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组内异质”是根据学生的性格、成绩、动手能力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进行分组,使得小组内的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让学生从多个方面理解教学内容。“组间同质”是要求小组之间尽量减少差异性,让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进行更加合理且公平的竞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小组合作更加具有科学性,保障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

2.重视内容的分层性

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之后,教师还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分层。通过教学内容的分层,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与自身认知水平相符的教学内容,这既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的开展,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学内容的分层性还很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是促进教学现代化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

在小组合作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分层的内容要针对小组学习进度,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首先,教师要重视备课内容的分层性。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数学科目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针对不同的小组实施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楚哪些属于共同教学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作业内容的分层,要根据每个小组不同的学习能力进行不同要求的练习,或者通过设置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现小组合作教学开展的分层性,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成长。

3.重视教学的主体性

如今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课堂归还于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认知教学内容,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教学的现代化。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做好教学的监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更加具有全面性的意义,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前预习的作业,通过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小组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例如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了解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丰富的讨论,让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小组内学生的监督作用,通过相互监督来保障预习的有效开展。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自主学习和思考教学内容,这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从而达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的作用。

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而想要小组合作教学更好地开展,教师需要明确小组合作教学开展的重要意义,从教学意义出发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科学的分组、内容的分层和教学的主体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更加全面地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教学开展的全面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分组分层教学方式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