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021-02-16罗俊

成功密码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具平行四边形多媒体技术

罗俊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学校大多用上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以往,在没有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的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时,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所授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会提前制作教具。然而,这些传统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正在逐渐被多媒体设备替代。那么,传统数学教具还能否在现代化课堂中发挥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实际上,传统教具有其自身优势。试想一名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如果能利用自制的教具,或者让学生操作教具,势必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本文作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传统教具的应用现状展开分析,并对传统教具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创新应用提出了相应建议。

一、鼓励师生创新教具制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有两个来源,一是授课教师亲手制作的,二是学校统一定制的。通常,小学数学教材会为教师配备一套教具,而这也导致一些教师慢慢失去了为学生亲手制作教具的动力。新课改提出,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一切教学行为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广大教师首先要勤思考、多钻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学生年龄及兴趣特征、现实教学环境等因素,创造性地制作教具。其次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进行教具制作,通过接触教具、制作教具,深刻认识和理解知识。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想象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将206粒黄豆装在一个矿泉水瓶(标注为1号)里,让学生估猜有多少粒,随后拿出参照物——装有100粒黄豆的2号矿泉水瓶,将两个瓶子放在一起再让学生猜,最后拿出装有400粒黄豆的3号矿泉水瓶,三个瓶子放在一起再让学生猜一猜有多少粒,学生在估一估、猜一猜的过程中,培养了数感,增添了乐趣,教师课前制作的教具也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二、探索传统教具与多媒体技术融合之路

发挥传统教具作用的同时,不是一味地忽视或拒用多媒体技术,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将传统教具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传统教具相比于多媒体技术,又有可观、可感、学生可触碰等特性,能够实现学生自主操作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表现力强,通过电脑能够将知识直观生动地演示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并不矛盾,并非“二选一”的关系,如设计得当,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例如,在介绍“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物体,让学生感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时,如果能通过师生亲手制作的三角形教具,让学生“拉一拉、拽一拽”,学生会发现“拉拽”并不能改变三角形的形状,便会更加深刻认识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如此一来,学生了解知识不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展示,还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大大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见,传统教具的实用性,可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必要的补充,还能有效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

三、将传统教具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新课改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教具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教具的应用进行积极指导。老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本身,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除了鼓励制作有创新、有突破、有新意的教具,在教具实际使用过程中也要用之有道。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内容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探究,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有联系,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通过“剪一剪、移一移”将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此时学生已经形成了直观感知,再辅以自制教具,让学生动作操作,剪一剪、拼一拼,经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一过程,从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使用教具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直观,将语言讲解与实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探索挖掘对传统教具的创新应用,充分激发传统教具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的潜在教学价值,是现代化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中需要长期努力和坚持的。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传统教具的创新型运用,不断寻找传统教具与现代化课堂融合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教具平行四边形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