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2021-02-16刘莉赖敏玲

成功密码 2021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

刘莉 赖敏玲

小学生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这个阶段应该努力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给学生。

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价值

1.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塑造精神世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包括生命科学、道德理论等。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例如,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和四大经典名著,学生可以学习古人的智慧,有利于精神世界的形成。

2.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种保守的文化,而是一种开放的文化。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奠定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等理念的形成。

二、小学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1.传统文化与经典知识

小学生会学到很多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大多会选择一些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如《弟子规》中“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就告诫学生,犯错不可怕,只要改正就好,最怕知错不改。这些话语传递给学生知错就改,做人要诚实的价值观。

2.传统文化艺术知识

古诗词是艺术的产物,学习古诗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许多著名的古诗词可以启发小学生的人生智慧,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则是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3.传统文化娱乐知识

在传统文化中,围棋和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围棋的博弈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阅读经典著作,广泛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广泛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例如,在教授诗歌《春雪》的时候,学生不仅要知道这首诗的意思,还要了解诗人所描述的意境。通过诗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秀的传统诗词十分重视音韵学、格律学,在反复阅读中不仅可以加深记忆,增进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诗词文化所带来的独特的艺术之美。

2.紧抓节日契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应加深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因地域、民族而异。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合理有效的教学制度,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例如,在学习《烧歌》这首诗时,提到“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未来建设和改革的主力军,只有让他们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地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中国文化才能永不褪色。

3.开展综合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在实践活动中引导示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古诗《石灰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抒情的方式,感受不同形式的情感表达。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互动探讨,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感受到诗中石头的坚韧,学习石灰的精神。

4.运用多媒体教学,激發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和多媒体技术,可有效实现教学的可视化。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生动有趣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悦耳的声音吸引着学生的听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多媒体教学打破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文化知识转化为“卡通”等流行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能更深入地引导学生探索思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加强课堂教学方式,落实教育目标,引导学生系统深入地接触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拓展课外活动,拓宽传统文化的学习范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强化学生继承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语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