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合落实“双线”教学,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21-02-16朱清仪

成功密码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线要素人文

朱清仪

广东省2017年秋季开始使用统编教材,至2019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使用。教材由六个或八个单元组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主要有:我与我们(同伴、相处、家人、关爱),我们与社会(校园生活、家国情怀、田园生活、古典名著、革命理想),我们与自然(四季、大自然、动物、环境保护),我们与世界(世界之初、异域风情、艺术之美),我们与未来(想象、科普)。从以上人文主题可知,语文涉及生活的各方面,印证了“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源于生活”的说法。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集中在读和写两个方面。单元课文落实“读”要素,语文园地强化“读”要素。习作则落实“写”要素,迁移课文写法。单元内容环环相扣,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单元系统。因此,单元整合备课、教学,更利于落实“双线”教学要求,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现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八册为例,简析如何开展单元整合落实“双线”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对单元整合落实双线教学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统编教材围绕“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组织单元。这两条线是并行、交叉融合的。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备课、教学一定要先有整体感,不能教到哪里算哪里,教到哪里找一个教案或PPT就教了。这就提醒教师要用好教材,就要从整体着眼,除了解全套教材体系结构及内容编排的系统性,备课、教学时更要了解每个单元能力训练的层次性和发展性,进行单元整合设计,教学才会更系统,训练才更到位。教育家叶圣陶早年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也曾强调:“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单元整合设计,落实“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教学,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

二、单元整合落实双线教学策略

(一)单元内容整合,“双线”教学并行

人文主题的感受与语文要素的落实是课堂教学重点,偏向哪一方都会失衡。因此,教学时既要避免脱离语言文字的内容感悟、道德说教,又要避免純粹语用的训练。“双线”教学着重于单元整体的建构,采用双线并行、双线融合的方式,为单元有效教学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线并行呢?下面以第八册第四单元为例简要说明。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二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在教学时,笔者立足双线统一的教学理念,首先引导学生抓住事例,结合具体语句,在生活化的场景和语言中体会动物的特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其次,引导学生关注作家的表达。课后练习题、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渗透对表达方法的指导,教学时用好这个抓手,不仅引导学生体会作家笔下动物的不同特点,感受作家对动物的情感,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感悟作家各具特色的写法。如《猫》《白鹅》的明贬实褒写法,《母鸡》前后强烈对比的写法,结合课后“阅读链接”进行对比阅读,领略“作家笔下的猫”的特点(如下图),体会不同作家的不同表达。

(二)准确把握目标,聚焦“双线”教学

统编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的方式来编写,目的是促进语文素养的培育以使其能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首先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出发,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语文素养。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紧紧围绕“双线”进行研读与考量,除了要把握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年段目标外,还要认真研读文本,借助“单元导语”“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设置,将单元整体目标细化在具体的文本中,每一节语文课中,以实现单元目标的有效落实。

以第八册第五单元《海上日出》一文为例,在以往教学中,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通常被确定为“海上日出景色是怎样的,作者是怎么写的”;而在统编教材中,除了说出日出时景象,还要将“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作为重点目标,这是对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的重要支撑。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知道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怎样写,写得怎么样。在品读语言文字过程中,发现课文是按太阳变化顺序来描绘日出景色,体现“双线”教学交叉融合,让课堂更有“语文味”。

(三)深入解读文本,实现“双线”落地

语言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文本解读除了抓住文本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还要考虑文本在单元目标中的达成作用,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掌握文本的表达方法,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受到文本人文主题的精神熏陶。

例如第八册第七单元人文主题是“人物品质”。《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挑山工》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展示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研读《“诺曼底号”遇难记》文本,发现船长哈尔威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品质,主要通过他的言语、神态表现出来。而《黄继光》中的人物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品质则是通过他的语言、动作表现出来。

猜你喜欢

双线要素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基于C2C模式的校园二手商品“双线”交易平台研究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探索
关注字感培养,“双线”并进识字
人文社科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余华小说中的“双线”父亲情结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