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虾》教学设计

2021-02-16涂霞

成功密码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虾齐白石生气

涂霞

一、教材分析

《小虾》是统编版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奇妙的大自然》主体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对小虾游玩、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课文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了解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一是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特点,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懂得要爱护小动物。

二是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的含义,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小虾的。

三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课件(略)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 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虾图。可别小瞧这些普通娇小的虾,那可是世界上最贵的虾,都是“论只”来卖的,每只高达几百万元。这些虾这么贵,是因为他们出自一个了不起的画家之手,他就是我国著名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虾是他的“发明”和“专利”,也成了他的“象征”和“符号”。他笔下的虾栩栩如生,妙趣横生, 堪称一绝。

齐白石为什么能把虾画得栩栩如生,这源于他的细心观察。为了画好虾,他不仅在院子池塘里养虾,还常在画案上置一碗清水养几只溪虾,日日观察,了解虾的结构和动态。他将虾的进退,游的急缓,甚至斗殴、跳跃等情态统统收于笔下。他画的虾身似乎永远是湿淋淋的,如同生活在水中,一张白纸就变成了一溪清水。后人评价别人画的虾是泥做的,齐白石画的虾是水做的。

2. 画家画虾,作家写虾,这小小的虾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让这些画家作家为之痴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去看看现代作家菁莽笔下的《小虾》 。(上课)

3. 板书课题:小虾。 (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想要读好课文,得先扫除拦路虎,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

出示词语,点名学生认读。

2. 自由读课文: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你还认识它吗?出示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哪个自然段写了小虾的外形、哪个自然段写了小虾的活动?

(三)默读课文,重点品悟

1.观其形(外形)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1)大家觉得这些小虾怎么样?(板书:可爱)

(2)出示小虾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在描写小虾样子时,作者还充分发挥了想象,进行了比喻,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了吗?(再读句子)

(3)我们在写作中应注意发挥想象,恰当比喻,使文章更生动。

(4)出示图片,用“有的……有的……”造句。

2.察其行(动作)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作者写了哪几种状态下的虾?(自在时、生气时)

(1)自在: 抓住“有的 ……有的……有的……”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确实很自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些小虾还有的在做什么?

有的躲在落叶下玩耍,有的举着钳子在挥舞,

有的甩着胡须在跳舞,有的悠闲地吐泡泡。

同学们,你们想成为这样的小虾吗?下面就让我们也到水中自在地游一游吧!(出示海底图片并配冒泡泡的声音)不过去水里可有个规矩,就是老师说什么动作你就做什么,说停你就停,不然水里会有危险的,好吗?

(2)多么悠闲,多么自在的小虾啊,这时要是有人用小竹枝去动你,你会怎么样?

(蹦、生气)

你生气时是什么样子?

“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样子还挺可怕的,可我从你的语气中没听出生气了啊!你的脾气不大。

再找个脾气更大的小虾。

预设一:你也挺温柔,小虾的脾气都是这么温柔吗?他们搏斗起来会怎么样?

(蹦出水面,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这么厉害的小虾生气了,谁再来读它的样子。(火冒三丈、怒火冲天、怒气冲冲)

预设二:看样子是真生气了,听出了你的愤怒。如果这时碰见闲游的同伴说不定要打起来。

(3) 比一比:我这只虾也生气了,可我生气的样子和你们有点不同,你来听一听哪不同?

师:脚末端那副钳子张着,胡须也翘着,连眼珠子也突着。

(4)指学生回答,原文是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除了文字不同,这两种生气的样子还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一:学生能答出来,动的和静的。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我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体会两种样子的不同。

预设二:学生答不上来。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我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体会两种样子的不同。

指學生回答。(教师板书:动)

(5)教师总结:像这样抓住小虾的细节,“钳子一张一张、胡须一翘一翘、眼珠子一突一突”,用生动的语言将小虾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如临其境、如观其貌、如见其行、如闻其声之感,这就叫细节描写。可见作者真是一位有心人,观察得很仔细,才能写得如此生动。

(6)找中心句:会读书的人能把书读薄,把句子读短。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

(7)无论是悠闲自在的虾,还是生气的虾,在作者看来都是如此的( ),这一段作者是围绕哪一句来写?

(8)这种能概括全段的句子,称为中心句。这种写作手法就叫先概括后具体,写作结构是先总后分,这种写法很多作家都会用到,如:布封的《松鼠》、老舍的《猫》、丰子恺的《白鹅》。光学不练假把式,我们也来试着用一用。请同学们看图(出示金鱼图),让学生试着写一写,写完分享。

四、总结升华 ,体会情感

齐白石把虾画活了,菁莽把虾写活了,同学们也把金鱼写活了,这样生动细致的描写都源于细致的观察,还源于内心深处的喜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像这样可爱的小生灵。如果我们都像作者爱护小虾一样爱护身边的小动物,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美好。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也会给咱们的生存带来无限的乐趣。所以,同学们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也会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和成就。

五、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1. 把課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抄在笔记本上。

2. 观察熟悉的小动物,并进行细致生动地描写。

六、教学反思

语文课标中强调阅读就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同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在教学时既要有知识的传授,又要有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更要有做人的指导、情感的体悟,各方面应灵活交融、不着斧凿,才能达到知、情、德、行的完美统一。本着对课标的理解,我在讲授本课时,从小虾的有趣和脾气不好入手,抓住有关的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以情为主、细加体会、畅所欲言,强调从整体理解课文,既不脱离课文又不限于课文,注意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将探究发现的阅读主动权、空间占有权、时间支配权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猜你喜欢

小虾齐白石生气
且将小虾还给河水
堆雪人
拜门
齐白石画蝉
齐白石画螃蟹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齐白石的半截虾
生气汤
小虾弯弯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