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2021-02-15寇丹
【摘要】音乐剧出现于19世纪,主要是在美国与英国两地出现,音乐剧是通过通俗舞台形式向观众呈现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在20世纪以后,全世界开始广泛发展音乐剧,音乐剧可以给观众极好的视听体验,从听觉、视觉等不同感官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身心得到舒畅,提高观众愉悦感,是目前全世界主要文化输出源泉之一,也是发展较为广阔一项产业。音乐剧全面进入我国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最近几年在众多相关人士共同努力之下得到了广泛发展,并且一直呈上升阶段。音乐剧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其表现手法更为多样,形式更为自由,可以直观反映社会现实,是体现我国国情及群众素养的主要艺术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就以音乐剧为例,对其在中国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目的是能够推动音乐剧在我国发展进程,让其发展能够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音乐剧;中国;发展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2-161-03
【本文著录格式】寇丹.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11(22):161-163.
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戏剧表演人员进行戏剧表演时都会增加部分音乐剧元素,在这些元素中不仅有艺术家自行创造的音乐剧,还有以欧美作品为基础进行改编的音乐剧,并且其表演人员也有大幅度改善,由传统的国人剧团演绎发展为国外与中国内地团联合演绎方式,为音乐剧的表演形式增加了新途径,如《指环王》《猫》《不见不散》等,这些都为我国观众带来了极好视听盛宴,由此可见,音乐剧目前在我国的发展极为良好并处于蓄势待发阶段,其发展前景较为广阔。音乐剧主要是通过舞台的形式让观众精神与灵魂能够得到契合,提高观众审美程度,让观众能够身心得到舒畅,提高观众身心愉悦度,但是就目前而言,音乐剧虽然在我国发展极为良好,但是其普及程度却远远不够,目前我国音乐剧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这会影响我国音乐剧发展因素进行针对性解决,从而加大音乐剧普及范围,让其发展更为迅速。
一、音乐剧的起源
音乐剧与普通艺术表演形式相比具有较大不同,它主要是将各类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形成独立的音乐戏剧形式,如舞蹈、音乐、话剧等,是一种新型艺术表演形式,在短短100年时间内就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在全球刮起了音乐剧热潮,音乐剧作为一种广泛综合型舞台表演艺术形式,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音乐剧发展巅峰是在19世纪,并且在这个时期音乐剧主要是以喜歌剧、轻歌剧为主,与欧洲正歌剧概念背道而驰,喜歌剧、轻歌剧一经问世就广受市民喜爱,其剧情与音乐都与欧洲正歌剧具有极大不同,表演形式更为世俗、轻松,可以让群众快速融入其中,并且到后期发展中音乐剧也融入了其他艺术形式,如爵士音乐、摇滚音乐、街头文化、现代舞等,不同民族、国家、时期对音乐剧表演形式都有所不同。由此可见,音乐剧可以将当时人文情况充分体现出来,具有较强艺术性。
二、音乐剧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音乐剧雏形
中国音乐剧主要是在20世纪初开始兴起,例如在1920年,艺术家前辈创造了众多儿童歌剧表演曲目及儿童歌舞剧,如《三个宝宝》《好朋友》《谁和我玩》《葡萄仙子》等,这些作品主要是艺术前辈对新时期展望,将前辈艺术家的期望充分体现出来,其内容较为新颖,以歌、舞为主要表演形式,形式较为活泼,并且其中舞蹈元素主要是通过我国各民间舞蹈中的精华所提炼而出,这些部分歌舞剧被称为我国歌舞剧发展的雏形,最主要是因为与美国百老汇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无论是从表演形式、表演结构还是娱乐性都大致相同,因此儿童歌舞剧是我国音乐剧发展的萌芽。随着时代进程加快,在1945年部分外国前辈艺术家逐渐进入我国音乐剧创作过程中,例如苏联作曲家阿龙阿普萨洛穆夫,这个时期在我国推出了第一部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剧《孟姜女》,并在上海大戏院进行首演,《孟姜女》一经播出就广泛关注,上海诸多人士在观看完《孟姜女》以后纷纷表示,音乐剧是综合型戏剧,《孟姜女》将歌剧、舞剧及话剧进行结合,其演出更为繁重,需要不同形式来进行合作,如管弦乐队、舞蹈戏剧、合唱队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由此可见,《孟姜女》无论是在艺术形态还是理论价值上都完美具备了音乐剧基本要素。目前我国国人将其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孟姜女》的成功无疑是标志着我国音乐剧逐渐步入正轨,将我国音乐剧历史往前延伸了约40年左右。
(二)原创音乐剧实践
音乐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原创度在音乐剧发展过程中拥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在1982年,我国艺术前辈就创作了属于中国自身的本土音乐剧《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这部音乐剧主要是以都市青年为题材,讲述都市青年在时代变迁下的经历,将当代都市青年人生经历完美体现。《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风格较为轻松、抒情,一经问世便广受关注,不仅连续表演了很多场次,并且每场人数都保持了80%以上,由此可见,音乐剧对我国国人的影响极为深远。并且在次年上海歌剧院同样也新创作了一部都市题材音乐剧《风流年华》,《风流年华》主要讲述的是花店老板在进行花店经营中所遇到故事,如爱情、生活等,在《风流年华》中艺术前辈更安排了部分舞蹈场面,通过舞蹈场面以及女主人公个人Solo将整个剧情进行连接,让其人物更为丰满,让剧情与人物性格形成了紧密联系,将舞蹈融入音乐剧中无疑是为音乐剧增加了一丝风采,让音乐剧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多元化,更能吸引观众眼光,让观众享受一场视觉盛宴。在1985年,我国话剧面临低谷状态,沈阳话剧团为了能够让话剧艺术走出低谷将故事情节与音乐歌舞进行结合,推出新型故事歌舞劇《搭错车》。《搭错车》主要是以台湾地区同名电影为基础,以《酒干倘卖无》歌曲为背景来进行演绎,将舞蹈、歌曲、戏剧进行结合,沈阳话剧团更是将表演场所进行改革,将表演置身于四方看台的体育馆,这种新型歌舞剧一经问世就广受关注。从1985年开始,接近4年时间《搭错车》一共演绎了1460场,并且至今无人打破,1985年以后我国逐渐开始进行音乐剧创作,一部部优秀音乐剧如雨后春笋一般脱颖而出,如《公寓13》《十五的月亮》《灯花》等。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逐渐发展,这些都为我国原创音乐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一开始流行歌舞到后期音乐剧再到原创歌舞故事音乐剧,50年时间里我国音乐剧有极大发展,并且逐渐将民族特色融入其中,对我国音乐剧发展而言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
(三)融入百老汇风格
音乐剧最早是在美国等地兴起,早期音乐剧具有较强百老汇风格,因此到20世纪80年代音乐剧进入中国市场以后艺术前辈会借鉴百老汇风格对其进行优化、创新,将其与我国的特色文化进行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风格。在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上海戏剧学院师生所表演的《窈窕淑女》就是以美国音乐剧为基础进行改编,但是由于原著中英语对当时群众而言理解程度较难,其翻译难度也较大,因此上海戏剧学院师生为了能够保留原剧风格,将其生动有趣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将原本台词用方言俚语来进行记载,让音乐剧能够快速的融入中国市场,满足当时群众的心理需求。《窈窕淑女》作为以美国音乐剧为基础进行改编的舞台音乐剧,首次演出便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当时无疑是为音乐剧后期在中国发展提供新思路。在1997年和1998年之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便借用这类方式对日本音乐剧进行改编,同样受到了孩子与家长喜爱;1998年时东方歌剧院同样将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进行翻译,并且将商业模式引入其中,利用广告和媒体作用增加该音乐剧宣传力度;2006年到2007年之间,我国推出了唯一一部原创音乐剧《秦始皇》,《秦始皇》这部音乐剧的表演者主要是由外国演员来进行扮演,但是具有极强中国特色,这无疑是音乐剧与我国民族文化进行融合的重要里程碑,让我国民族文化能够与外来文化进行相互融合,达到共同合作的目的。
如今音乐剧已经经历了百年发展,在欧美等区域音乐剧发展极为广阔,具有极强艺术性和商业性。在中国经过我国艺术前辈十几年努力探索,如今正处于急速上升阶段,如今我国音乐剧已经逐渐将我国各项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融合,如歌剧、话剧、舞蹈、戏曲等,让各项艺术文化都能进行有机结合。并且随着新媒体逐渐兴起,大众媒体也紧跟时代潮流,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音乐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文化界人士以及企业家逐渐意识到中国音乐剧的巨大商业前景,正在努力探索其中商业价值,让艺术与商业进行有机结合,如今我国音乐剧逐渐开始市场化,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人员应该从宏观角度出发对音乐剧进行全面分析,将其与艺术、娱乐、商品合为一体,从而发展出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剧,让我国音乐剧能够在世界中占据一定地位。
三、目前我国音乐剧发展中的问题
根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音乐剧虽然发展较为良好,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部分音乐剧演员过于追求音乐剧主题,其内容过于沉重,缺乏幽默感,导致无法吸引群众眼光,无法激发群众对音乐剧的兴趣,无疑会阻碍我国音乐剧发展进程。除此以外,由于音乐剧对内容要求较为严苛,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完整内容进行呈现,因此部分音乐剧工作人员进行编曲创作时会将内容与结构进行无效融合,导致其内容结构过于冗长,情节变化频率较高,没有层次感,这样不仅无法将内容进行完美体现,还会大幅度降低音乐的整体质量,并且大多数音乐剧人员没有相应创新意识,艺术语言过于陈旧俗套,表现形式千篇一律,无法吸引群众眼光。音乐剧虽然主要呈现方式是舞台,但是其内容是本质部分,部分音乐剧制作人出现本末倒置情况,过于追求舞台效果,在舞台效果上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导致其内容过于乏味,制作成本增高,所获取效益与成本出现严重不符,无法保证音乐剧健康、有序发展。音乐剧作为我国新型音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如果相关工作人员不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我国音乐剧整体发展质量与效率。
四、加快中国音乐剧发展进程的有效措施
(一)对其内容进行优化创新
音乐剧发展历史有百年之久,其艺术规律有迹可循,相关制作人员在进行音乐剧制作时需要将其理论知识进行充分掌握,以其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其中规律将其与我国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结合,从而让音乐剧能够快速融入到中国社会,提高其影响力,促进我国音乐剧稳定、可持续发展,只有全面掌握了其艺术规律,才能将其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充分将我国社会国情体现出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为我国音乐剧健康发展提供支撑,让中国音乐剧能够在世界上获得一定话语权。
(二)提高音乐剧演员综合素养
音乐剧演员作为音乐剧表演灵魂,其综合素养将会直接决定整部音乐剧整体效率,也是决定音乐剧是否具有艺术性、娱乐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音乐剧演员进行综合培养,全面提高音乐剧演员综合素养,让演员能够在进行表演时将角色特性以及整体音乐剧文化充分体现出来,将其情感发挥出来带领观众快速融入场景之中体会其中人文价值,为观众呈现完美视觉盛宴,只有全面提高音乐剧演员综合素养,才能有效促进我国音乐剧发展进程,为我国音乐剧发展提供动力。
(三)将模仿与原创进行融合
由于我國音乐剧发展起步较晚,因此部分音乐剧制作人员在进行音乐剧制作时会模仿国外先进案例,将其与中国独有社会特性进行融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并且其效果也较为良好,因此相关制作人员需要积极寻找国外经典歌舞剧,并对其进行适当模仿,将其进行优化创新融入我国社会国情,从而满足我国群众心理需求。以经典歌舞剧为基础,以我国独有本土文化为依据对其进行创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音乐剧发展进程,为我国音乐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音乐剧要想在世界上占据一定地位就必须以国际发展趋势为基础,将我国独有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进去,让音乐剧能够更加民族化、市场化,对两者关系进行相应协调,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作品,让音乐剧能够在中国扎稳脚步,烙上中国印记,让其在国际市场中拥有一定话语权,音乐剧经过百余年发展已经逐渐受到大众喜爱,通过对中国音乐剧发展研究可以明确看出音乐剧在我国具有极好发展前景。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去对音乐剧进行优化改良,可以通过引入国外经典音乐剧曲目,将其与中国独有民族文化及社会国情进行融合,创造出中国特色音乐剧,为中国音乐剧发展做好铺垫工作,让其能够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山三.“一带一路”下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之我见[J].大众文艺,2021(10):91-92.
[2]孙维光.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传播现状与前景[J].中国报业,2021(8):48-49.
[3]叶蔚.中国音乐剧产业的当下现实与振兴之道[J].北方音乐,2019(21):62+67.
[4]王芳. 中国原创音乐剧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9.
作者简介:寇丹(1982-),男,云南昆明,声乐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