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弘扬路径

2021-02-13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刘 晶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力量。因此,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当今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根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等的思想精华。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有助于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不断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根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特选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作为中华文明道德规范、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接力进程中不断前行,一以贯之地薪火相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灵魂印记和价值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规范、人文精神和思想理念历久而弥新,代代传承着“国而忘家”、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舍生取义、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爱民立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革新精神,德泽天下、协和万邦的天下邦国情怀,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2]包容性、修复性和创新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关键所在,也是应对各种挑战、将多民族凝聚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继承者、发扬者和建设者,中国共产党人将永葆其文化活力并使其散发时代魅力。正如毛泽东所强调:“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3]708在毛泽东著作中就使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典故、成语等。邓小平在描绘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中使用的“小康”一词来源于先秦典籍《诗经》。习近平总书记善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将其中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命题和观点赋予了新时代内涵。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的定位。如果丢掉和隔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条精神命脉,人们就会思无所寄、行无依归,就会出现文化认同的割裂和危机,就会在西方文化侵蚀下失去抵抗、失魂落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16中国共产党人将“三位一体”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拓展到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位一体”自信,而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为基础、广泛和深厚的自信。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汲取中华民族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文化养分。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原有文化样态、文化成就和文化功能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以及尊崇态度和自豪情感,并对其发展有充分的认知。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复旧”,也不是要盲目自信,更不是要搞“文明冲突”,而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取其精华、吸收融合、推陈出新。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古代埃及等文明古国中,有的文明消亡了,有的文明中断了,只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究其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6]109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最深厚的软实力,它包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7]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从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养分,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规定性。在内容上,老子“反者道之动”的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儒家“躬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相契合;墨子的“三表法”隐含着对真理标准问题的朴素观点;大同社会理想和共产主义之间具有某种相通之处。在特点上,以儒家为核心、儒释道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能够吸收和融合外来思想;作为世界性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在多民族文化中同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融合,既增添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提供了科学方法。在应用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经世致用,古代学者能够及时调整思想和理论使其符合社会历史发展变化;作为无产阶级工人运动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符合经世致用的基本主张。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诸多契合之处,将二者深度融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中国基因”,有助于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来之不易,它是从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探索出来的,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进行的70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是从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中走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和时代价值,不仅体现在文物和古籍中,更为重要的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国家治理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在思想上也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治国理念,以及如何为政、如何治吏、如何安民等,这些都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智慧。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当今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基础之上内生演化、长期渐进发展的结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方面是物质生活、治理理念上的提升,另一方面化育出继续前行所需的崭新的文化样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融合,不仅让古老的华夏文明更具影响力、感染力和穿透力,而且也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路径

在多元文化碰撞和交融的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学界的责任担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视不同层级的学生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健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机制;等等。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6]29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指南,这点是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含糊的。针对中华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3]708。由于认知水平、时代条件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历史局限,传统文化中必然会有一些与现实不相适宜之处,所以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借鉴和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简单地延续传统,应结合时代需要和现实需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推陈出新。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既要不丢弃传统、抛弃根本,又要借鉴和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不断夯实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5]105,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精神、具有生命力的道德观念和文化思想等。

(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为先、先正师资,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的重要措施。其一,要明确师德师范,强化师风建设。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中,进一步明确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2021年1月颁布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将师德师风作为招聘教师的第一标准。此外,要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师德。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为师之道。孔子曾教导学生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这既是君子之道,更是孔子对师德的诠释。其二,要加强面向教师队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激发他们作为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担当起学生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任。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全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思维方式有准确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方法有较深认识,系统提升教师队伍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有力引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有了更高的追求。一方面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物质文化的挖掘与利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精神文化的作用功能。文化产业作为市场化的产业样态,包含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依托于有形和无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和影视产品等,是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关键所在。比如,将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名胜古迹、博物馆、纪念馆、传统建筑、农业遗址、文化遗产等资源联动开发,着力推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特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文化名片建设,壮大新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业态。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和内涵,通过展示、体验等多种方式,在沉浸式和潜移默化中,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整合多种资源要素,打通线上线下资源,融进现代生产生活,引导人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家国情怀,自觉延续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

(四)健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机制

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作用,将普及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长期重要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制度抓起,层层联动落实领导工作责任。要加强组织引导力,与宣传、文化、工会、妇联等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要强化组织保障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队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同时,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弘扬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在财政支持、金融扶持、资源保护利用、相关奖励和补贴优惠等方面加强保障。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此外,要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环境建设。修订和完善文物保护法等,增进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加强对法律发挥实施状况的监督检查,加大法治宣传,形成全社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五)利用多种传播载体和创新表达方式,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能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传播方式的支撑和助力。一方面,要利用好报纸、书刊、电视台和广播等传统传播载体。另一方面,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提升传播效能[8]。利用多媒体创办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节目和栏目,以系列报道、综述评论等深入传播中华文化知识、美德和励志故事,适应人们的文化需求、审美情趣、生活习惯。关注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开来、传承下去,展示爱国主义深刻内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策划和创作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公益广告片、网络视听节目等,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电视院线、户外屏幕等载体,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滋养人心,滋养社会。

(六)统筹有序推进大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统筹有序推进。应依据每个阶段学生情感、认知和行为各自特点,分阶段、有侧重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大学、中学、小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工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克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脱节、教育内容重复交叉和不同阶段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构建一个衔接有序、层层递进的教育体系。依据学生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发展规律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阶段,侧重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在中学阶段,侧重体验和常识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理性认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大学阶段,侧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复兴,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和文化层面复兴[9]。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的文化观,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觉和自信。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