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行合一的理论探究及现实对策
2021-02-13崔春梦林雪原
崔春梦,林雪原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志愿服务是高校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倡导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者精神[1],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2]。为了切实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知行合一,有必要探究清楚“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石,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知”与“行”现实省察的基础上,探索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行合一的具体对策。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石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先哲们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知行分离到知行合一的过程。孔子一方面提出“生而知之”,另一方面又非常重视“行”,他认为人的价值的实现应该依附于他所经历的实践活动。孟子在继承孔子“生而知之”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不学而知”,主张通过内心自省来认识自身的先天本性,他还主张知先行后,知行分离。荀子则认为行重于知,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3]。两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知先规而后为之”,明确表达了先有知后有行,但这个知是天意给的先知。王充提出“知物由学”“学之乃知”,认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后天的学习。程颐、程颢和朱熹在知行问题上提出了“知先行后”“知行相依”及“格物致知”等观点。陆九渊认为“理”在心中,不需要向外求只要反省自己就可以到达本心,即知先行后。“知行合一”最早见于王阳明的思想之中,他认为知行是合一的存在,主张“一念之处便是行”。他还主张“知之真切笃实处是行”[4],意思是学习知识的态度比较真切笃实,这也是行的一种。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和“知行并进而有功”,主张人的认识由行得出来,知又在一定方面促进行的发展。中国先哲们关于知行关系的这些探索表现出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毛泽东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扬弃中国传统知行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5]。习近平也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知行合一、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6]。他还强调“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7]。马克思主义知行观是我们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科学理论基石,下面就运用马克思主义知行观来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
所谓“知”是指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理论、方法、规范的能动性反映。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知”,总体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大学生志愿者是否知晓志愿服务活动;其二是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内容、方法、规范、意义等是否正确了解。若大学生志愿者找不到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那就不可能参与到志愿服务之中。如果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意义、内容等不清楚或不能正确认知,则很难对志愿服务形成情感认同,更谈不上坚定意志,最终使大学生志愿者无法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或难以持续下去。因此,在践行志愿服务之前对志愿服务进行整体感知、把握,是大学生志愿者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的前提。
所谓“行”既是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知”的外在表现,也是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和情感的源泉。可以反映出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及强烈程度、遇到困难的态度及参与过程认知的变化等内容。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越强烈,那么实践态度就越积极主动。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认知越深、越正确,那么他们在面对实践中的困难时则会更为乐观,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克服挫折。此外,志愿服务行为能够直接反映出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过程中认知的变化。随着志愿服务的进行,如果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性逐渐提高,不辞劳苦,埋头苦干,表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则说明他们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在逐步加深,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出现拖沓、消极的情绪,则说明在践行过程中他们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主张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知行合一就是既强调志愿服务意识的自觉性,又重视志愿服务的实践性。情感和意志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增强志愿服务的自觉性和实践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情感是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对大学生志愿者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丰富自己对志愿服务的正向情绪体验,对志愿服务萌生出积极情感。意志是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是产生志愿服务行为的杠杆。它能够体现出大学生志愿者的认知水平,是解决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以知导行和知行并进”,借助情感、意志将认知外化为具体的行动,并固化为自身的习惯,最终达到对志愿服务“知行合一”的效果[8]。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知”与“行”的现实省察
2019年8月,山西省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此次运动会共招募志愿者44835名,其中包括赛会志愿者7559人、城市志愿者5081人、社会志愿者32195人。大学生志愿者主要分布在赛会、城市志愿者行列中,为包括测试赛在内的比赛项目开展了累计时长达740余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活跃在机场、车站、景区、道路、场馆的每个角落,他们用甜美的微笑、专业的服务、饱满的热情,为二青会的顺利举办贡献了青春力量。文章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来自13所山西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就志愿服务认知现状、实际践行及未来提升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172份,访谈大学生志愿者30人。从调研数据来看,“知行合一”和“知行不一”并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且行且知深”。数据显示,44.6%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服务后很充实,40.4%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服务充实,75.4%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服务能够提升理论层面的认识。97.3%的大学生志愿者希望在二青会结束后,还能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访谈中,有部分大学生志愿者还表示,起初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比较肤浅,但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组织通过保障基本需求、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及开展志愿服务总结等措施,使他们逐渐了解并认同了志愿服务的精髓,懂得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对志愿服务建立起了情感认同,使得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志更加坚定,因而也乐意持续参加志愿服务。
二是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存在“虽知却不乐行”或“知对行错”的问题。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尽管对志愿服务内容、意义等有所认知,但是对志愿服务却并不热情,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志愿服务项目,对志愿服务有畏难情绪,于是表现出“悔行”“缓行”。还有部分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在实际参与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对志愿服务相关制度也不明晰,导致“错行”。
三是部分大学生志愿者“虽行却知浅”。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是由于从众心理才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的,他们在课堂内外几乎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志愿服务教育和熏陶,更谈不上对志愿服务的深度认识。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却有少部分大学生志愿者认为雷锋精神在当代没有太大的价值,雷锋精神已过时。虽然有将近80%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自己对志愿服务理念是了解的,只有9.6%的大学生志愿者坦白说自己并不了解志愿服务理念,但是,在“您认为志愿服务12字理念是什么?”这一问题上,仅有22.3%的大学生志愿者选择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一正确选项。另外,有28.8%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回答“您认为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志愿者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时没有选择“激励志愿者关爱他人”,这说明近30%的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利他性本质缺乏认识。
以上现实情况表明,若要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就必须要从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行合一入手,做到重“知”、养“情”、坚“意”、持“行”。
三、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行合一的对策
(一)重“知”:提升对志愿服务理性认知
当前,要逐步降低大学生志愿者认识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使大学生志愿者由自身利益产生的自我意识上升到个体自觉意志,从社会“要求做”转变为“我要做”,进而“我正在做”,就必须始终将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理性认知摆在重要位置。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这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思政课教师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思想引导,明确“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让他们知道雷锋精神已经不仅仅是雷锋生活时代的体现,而是更具有超越时代的力量。现代提倡的雷锋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蕴含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而这种价值取向与志愿服务所提倡的社会公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在本质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当前,我国仍旧需要广泛实施志愿服务,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同时,通过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将大学生志愿者从小我逐步引向大我,帮助他们明确自我的社会价值,将个人命运和社会、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其次,要加强志愿服务培训,帮助大学生志愿者正确认识志愿服务。利他性是志愿服务最显著的特征,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要以自觉奉献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主要动机。在参加志愿服务的类型上也要多元化,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既愿意参加一些大型活动或赛事的志愿服务项目,也愿意到乡镇、社区参与助老扶幼、助残等志愿活动;既能够到省会、直辖市等大城市进行志愿服务,也能够到中小城市、农村等基层进行服务。最后,要健全宣传机制,营造志愿服务氛围。这也是熏陶、感染大学生志愿者,提升对志愿服务认知的重要举措。例如:制作优秀志愿者事迹宣传册、颁发志愿服务荣誉证书及开表彰会对组织和个人进行现场事迹宣传等。新时代,网络媒体已经实现了线上和线下一体化、纸质和电子媒体结合化的方式,可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博、报纸以及抖音等媒介来宣传先进人物和事迹。
(二)养“情”:加强对志愿服务情感认同
理性认知是基础,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内容、意义等有了基础了解后,在头脑中会形成参与志愿服务的认识。但是仅有认识是不够的,还需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基础需要和精神需求,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情感认同,为其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助推力。首先,必须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基础需求,使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产生正向积极的情绪体验,促使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持续肯定与向往[9]。当大学生志愿者在接受志愿服务时有积极情感因素注入,这样不仅会使他们在理性和情感层面产生认同,也能够使他们在生活中以自我实现为契机,持续地将这种情绪体验过程转化为自身的长期追求,进而培养出对社会积极贡献的崇高理想。大学生志愿者只有满足基础需要,例如参加志愿服务的食宿、交通、通信等基础条件得到保障,那么大学生志愿者才会对志愿服务产生情感认同。其次,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情感认同,还需要运用一些方式方法对他们进行精神激励。通过强化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消除对参与者情绪的打击,使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产生情感向往,形成情感依托。在激励大学生志愿者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运用志愿服务团队的目标和使命丰富学生的认知,更要善于用信任和组织文化去感染人和激励人。在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精神激励的过程中,还要善于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出发,运用适当的榜样激励、理想激励,来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需求。最后,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总结机制,能够进一步升华大学生志愿者的情感。在志愿服务后期,志愿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总结表彰大会,让志愿者们讲述志愿经历,抒发情感体会,从而提升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情感认同。
(三)坚“意”:加快对志愿服务坚信坚守
情感认同对认知层面起着强化和保护作用。基于情感认同,进一步提升主体意志,能够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主体萌生出对志愿服务行为、规范的深刻的认识、强烈的情感,加快对志愿服务的坚信坚守。使志愿服务根植于心,实现对志愿服务坚信坚守,离不开思想本身,必须从思想层面出发,使其报之以坚定的信心。首先,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地蕴含着对现实目标的追求,为志愿服务指明了方向。其次,志愿服务组织要充分发挥团队效力,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养成坚定的意志。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拖沓、消极等情绪,志愿组织要及时跟踪发现,加强中期交流环节。对大学生志愿者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志愿者的优点予以发扬,做好他们的情绪管理与意志坚定工作。最后,要进一步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者将自己作为教育对象,改造思想,塑造行为的过程。自我教育要以科学理论的学习指导为前提,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认知,在志愿服务实践中深化认知。通过理论学习和活动践行双向互动,逐步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情感认同,坚定大学生志愿者的信念。
(四)持“行”:促进对志愿服务积极践行
通过提高理性认识,加强情感认同,提升主体意志,主体将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志愿服务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品质,成为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综合作用下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由始至终贯穿实践,实际上也是践行主体内生动力、外化于行的过程。实现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知行合一,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凝聚广大人民的力量,形成志愿服务合力,将志愿服务意识变为现实。而这需要个体的积极践行来实现。首先,要激发创新创造的能力,多种途径做好志愿服务项目收集工作,让大学生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精准对接。其次,要使大学生志愿者践行范围更广泛,应该着力于完善相关的制度,发挥政策和法律的约束力,将志愿服务纳入“制度的笼子”,进一步明确志愿者归属、机构设置,部门职责等。最后,将思想宣传、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协同推进,使全社会在真正意义上引发学雷锋的热潮,让人们投身志愿服务实践中,切实推动志愿服务实现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知行观是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科学理论基石,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逐步提升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理性认知,加强情感认同,加快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坚信坚守,促使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持续践行志愿服务,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