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1-02-13蓉,顾菲,王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供给课程体系育人

花 蓉,顾 菲,王 斌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研究所,江苏 扬州 225000)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表明党中央在经济领域决策思想的重大改变,从提高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高职教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侧,高职教育开展供给侧改革是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是人民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供给侧改革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实施主体,一方面为公民提供个人全面发展所需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为社会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供给。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首要依据,高职院校应当在深刻把握供给侧改革精髓的基础上,树立问题意识,分析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高职院校人才供给的精准性,提升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性失衡

根据麦可思2018年发布的报告,高职毕业生近三年初次就业专业对口率为62%,半年后就只有56%,就业满意度65%[1]。一方面,新兴产业、朝阳产业的人才需求缺口较大,部分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用工人才,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而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在岗毕业生因为专业不对口而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和生活幸福指数偏低。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数量大但就业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和就业满意度低,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衔接度不高,存在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失衡现象。

(二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失衡

新的历史时期,工业、信息、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并对各行业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不同岗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更新、更细和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很难及时灵活的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单一守旧、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与地方产业发展的紧密性不强。据有关研究统计,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三大产业结构对接的适配性存在着结构性矛盾[2]。新兴的朝阳产业用工需求紧缺,人才缺口大,发展饱和、生命力不强的传统产业人才需求过剩、人才剩余。人才供给节奏和质量落后是影响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定位有偏差

“培养什么人”是值得高职院校深思的话题,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供给侧形成产品的最终核心目标,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科学,以及目标是否实现与达成,最终都会直接影响用人单位的生产效率[3]。历来由于社会和历史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人才培养上重技术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较少深入企业了解岗位的实际需求,毕业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不全面,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迁移和发展能力不强,甚至不少毕业生无法胜任相关工作岗位,教育供给侧的资源难以形成一致有效的合力。

(四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需求有偏差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职业教育供给侧人才培养得以实现的主要载体,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体现“高等性”和“职业性”,整体上构建高职学生的知识框架体系。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岗位的技能要求衔接不够紧密,学生专业技能实践和相关职业能力培养被重视的程度不够,学校的课程理论与技术更新相对于企业的生产实际需求具有一定滞后性。

(五 )高职院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

作为社会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侧,高职教育既服务于社会又接受社会监督,毕业生人才质量只有接受社会的检验和评价,才能促进社会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内容设置、教学过程的监督控制等,基本上是由职业院校单方面对各环节进行监督和把控。虽然接受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定期监督检查,但从供给侧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缺乏社会及行业企业的参与,其评价模式单一、守旧,人才质量的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 )践行“全人格”育人理念,精准设立人才培养目标

以往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定位趋于狭隘,片面追求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而忽视学生品德素养的培育。高职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在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接社会的需求并精准设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第一,高职院校要坚持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高职教育应践行“全人格”育人理念,培养学生以“诚”待人的优秀人格,爱人爱己、福祉社会的大“爱”情怀,“勤”于学习、探索、思考和实践的可贵精神,面对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第二,在“全人格”培养理念引导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素质与能力融合培养为路径,从学生人格培养和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出发,校企共同开发全人格素质能力标准,坚持工学结合、育训结合,培养品德高尚、技艺高超、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三,对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品质要求具备优秀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拥有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二 )优化专业布局,建立健全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机制

供给侧改革新形势下,要求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第一,高职院校应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健全基于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育人的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动态开放式的专业调整与预警机制。依托多方评价组织,应对行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趋势和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信息网络技术等精准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人才的供需情况,结合专业招生情况、毕业生市场竞争力、毕业生社会评价、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主要观测分析项目,智能化挖掘、分析、筛选和展现相关数据,精准掌握区域产业发展态势,及时把握人才供给需求,及时筛选淘汰落后专业,对于市场需求薄弱、招生就业前景较差的专业早期预警,并逐步实行强制退出。第二,依据产业发展需求重组或更新新兴热门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群内组合,提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契合度,从而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精准对接。为此,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做好过程控制,促进改善提高,建立基于“全程育人”的对接产业、动态调整、服务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机制,提升专业群建设的质量,确保专业群紧密对接产业链,保证专业群的发展方向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对应,与职业岗位的对接,有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 )优化课程结构设置,构建“素质引领、实践贯通、专创融合”的多元课程体系

针对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需求的矛盾,全面把握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立足于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学科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重组,构建以“素质引领、实践贯通、专创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技能与素养共培育的多元课程体系。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横向上不同类型课程与纵向上不同层次能力模块相贯通,建立多元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4]。针对一年级学生,以培养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激发其学习动机为出发点,课程体系以打造基础能力为主,开通仪式教育平台、校生交流平台,开设专业平台课、公共基础课、新年德育课、专业引导课、大学生第一课等课程,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合理定位,树立对学业和人生的自信心,将综合素养的培育贯穿其中。针对二年级学生,从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其学习有效性出发,课程体系主要以打造学生专项技能和综合素养为主,开展文化涵养平台、校际交流平台、增值激励平台、专业模块课、专业创新科、大师公开课和校友分享课等特色专题课程,课程开设过程中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等凸显新时代特征的“新素养”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的通用能力。针对毕业班学生,以培养高职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课程体系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设立创业雏鹰基金平台、精英成长平台、综合实践课程、工匠培育课、SYB创业课和拔尖创新课等课程,这些课程将岗位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新模式等“新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四 )健全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打造“政行企校”命运共同体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的有效供给离不开社会与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高职院校不应该闭门造车,而要打破传统封闭单一的育人机制,积极融合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争取多方面资源和政策扶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与地方行业主导企业联合开展办学,健全多元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政行企校”多元联动的命运共同体[5]。其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完善现代学徒制开展的教学管理和学徒管理办法,依据自身行业或专业特色联合当地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当地产业园、园区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其二,教学与管理方面,充分实现校企融合,校企资源互利互用。如共建实训基地、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理实结合的课程、共同开展技术研发、辅助学生实习、促进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合作,开展校企人员互聘、引进企业案例入课堂教学,学校提供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等,真正做到产教融合、资源共享;通过多方面措施促进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实训实习、研发创造、创新创业等环节的有机融合与有效提升,实现“协同培养、利益共赢”的协同育人机制。其三,高职院校应以自身特色和强项为支撑,与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多方协同,建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职业教育集团,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与相关协会或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成立产教联盟或学院分院,校企联合对外招生,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在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五 )重建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跨界协同、融合创新”的“四大主体”人才评价体系

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评价模式惯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评价模式,重理论考核轻技能考核,且评价主体是高职院校本身,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科学性欠缺。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人才质量得到社会认可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有必要重建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第一,改变历来高职院校自评的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倡导跨界协同,联合社会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地方政府,“四大主体”参与高职教育的人才质量评价,不同评价主体分别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行业、政府的用人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人才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四大主体联合开发一套全方位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在实际操作上,将供给侧改革下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分为素质、知识、能力三方面,并以素质、知识、能力为三维目标,以学校、企业、社会行业组织、政府为主体,贯穿课堂活动、学习阶段、毕业考核全过程,建立三维度、四主体、全过程的立体化评价体系。依据素质培养的观测点和相应专业能力培养模块,通过日常关注、记录和考核等形式,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企业行业评价和随机式、小组式的随堂互评,分阶段形成个性化素质能力评价网络图,动态清晰的测评不同学习阶段素质能力相关指标的达成度。此外还要建立学生动态发展档案,关注学生在校的成绩表现以及社会化过程等。

三、结语

高职教育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侧,其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构成了国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精准设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布局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机制、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建立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和重建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途径,深化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够强化供给资源要素的质量和力度。只有优化教育资源结构、强化资源配置力度才能高质高效地提升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推动扩大就业、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为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供给课程体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