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月刊中“追溯”建党理论

2021-02-13杨雯雯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月刊共产党建党

◎杨雯雯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410083)

《共产党》月刊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学界对它的论述都是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份理论刊物”“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刊”的地位为依据。《共产党》月刊的成功出版,给读者提供了无数启发来思考党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建设,它是中国共产党成功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历史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笔者旨在简单系统地梳理《共产党》月刊的发展脉络,以探讨当前政党建设工作的思路。

一、《共产党》月刊创办的时代背景

为了响应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在十月革命胜利三周年之际的1920 年11 月7 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刊的《共产党》月刊诞生,目的是指导中国人民建立一个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布尔什维克式政党。1921 年7 月,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后退出了战斗舞台,由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向导》周报取代《共产党》月刊,继续宣传党的理论。

(一)《共产党》月刊创立的客观形势

1.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对传统、崇尚科学”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它重创了封建的传统礼教束缚,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各种形形色色的“主义”大行其道,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实用主义、工读主义、封建复古主义等学说,借助共产主义的东风,为自我的发展“立旗帜、造声势”,不但给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来了阻碍和抵制的不利影响,胡适和李大钊也为此展开了“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论战。

2. 革命发展的现实需要

五四运动罢工的实践使得中国的工人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工人的数量也正急剧增长。据统计,1894 年,中国的产业工人“约为 10 万人”;1913 年,全国中外工矿企业中的工人约有60 万人;而到1919 年五四运动前,已增至约261 万人。[1]罢工的次数也随之增加,从1879 年到1913 年的30 年间,中国工人阶级仅有78 次罢工,罢工次数在1916 年后开始逐年增加,1916 年 17 次,1917 年 23 次,1918年 30 次,1919 年 1 月到 5 月就发生了 31 次。[2]为了满足无产阶级的实际需求,中国的发展迫切地要求建立一个能够领导这个运动的无产阶级政党,以发挥统领全局的先锋模范作用。并且在《共产党》月刊中还报道了一些关于工人阶级问题的文章,如“告劳兵农”“劳农制度研究”等。

3. 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极大地鼓舞了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受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的解放运动。作为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俄国拥有着与中国相似的国情,俄国工人和士兵在十月革命中的广泛发动和最终胜利,无疑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抱负,并以新的革命方式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启示,促使他们去学习和研究这一革命所遵循的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强大动力。故此,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三周年之际创办的《共产党》月刊,就着眼于对俄国以及领导人列宁的建党理论的宣传,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为中国的建党工作提供一系列可借鉴的方法论。

(二)《共产党》月刊创立的主观条件

1. 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涌现出了不少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不断在社会的角落里“崛起”,致力于对残破的中国“救亡图存”,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雄心壮志谋求发展,寻找出路。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暴露出的资本主义弊端之后,他们又集中精力于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俄国,主张借鉴俄国的经验教训建设新中国。在实践发展中,随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全国各地的党组织相继成立,迫切需要统一的建党思想和建党原则,并且试图创建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刊物的创办正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它的创办组织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由李达担任总编辑,其成员陈独秀、施存统、李达、李汉俊、沈玄庐和沈雁冰等人成为主要撰稿人。这一刊物有着相对稳定且高质量的编辑群体,他们拥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海外学习经验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这使得他们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得心应手,成为《共产党》月刊成功的加分项。

2. 报纸刊物的宣传作用

那时的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共产党有较好的思想和阶级基础的经济文化、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以及新思想的聚集地,是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运动的诞生地。在五四运动期间,很多出版社和报纸杂志纷纷涌现,例如最著名的舆论阵地,堪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的1915 年《新青年》、1918 年政治时事评论报纸《每周评论》、1919 年湖南学会联合会机关报《湘江评论》、1919 年《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以及《劳动界》《劳动者》等重要刊物,皆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们把思想文化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以报刊作为媒介手段和战斗阵地,为人民的信仰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国家的振兴和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为《共产党》月刊的发行提供了发展经验。

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内容

《共产党》月刊于1920 年11 月7 日在上海出版,于 1921 年 7 月 7 日停刊。该刊 16 开本,共出版6 期,每期50 页,中途由于经费困难暂停了3 个月,第3 期被延迟到1921 年4 月7 日才发行。月刊每期由短言、正文和消息三部分构成,半公开编辑出版,并秘密分发到全国各地。下面就其三部分的内容作一介绍。

(一)短言

短言部分的作者直接选择不署名,这对于它的真实作者是存在争议的。在刘莹莹和赵云泽文章中讲道:“据考证,月刊创刊号上的《短言》由陈独秀撰写。”[3]而在马宁的文章中则指出“短言虽然没有署名,但一般都认为出自李达之手的可能性较大。”[4]大多数学者认为,总编辑李达应当是短言的执笔者,其争议尚待考证。短言排版在《共产党》月刊每期的首页部分,以其简短精练、见解清晰、富有激情与奋斗精神为特点,撰稿者积极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6 则短言中每一期都透着浓浓的学术气息,如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劳动专政思想、党的使命担当问题等做了专题介绍。

(二)正文

正文是出版物的核心领域,它所刊载的各类文章,包括国外译文和出自编辑之手的政论性文章,都具有极为丰富的理论水平和很强的独创性。

文章围绕着“为什么建党”“建党可能否”“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任务是什么”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和宣传。一是关于世界各国共产主义运动情况的文章:“俄国共产党的历史”“英国共产党的成立”“美国共产党党纲”“美国共产党宣言”以及“波兰共产党忠告世界工人”等皆从全球视角出发介绍了国外共产党的发展状况,以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参考经验。二是除了建立苏俄政权的经验之外,还对其社会问题进行学习。例如关于教育、儿童、妇女、工人、青年等各方面文章的发表,有“劳农俄国的教育”“俄国青年之运动”“俄罗斯的儿童问题”“劳农俄国的教育”“告劳动”等文章的出版发行。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与介绍,主要集中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探讨,如“我们为什么主张共产主义?”“共产党未来的责任”“自治运动与社会革命”“我们要怎样干社会革命”等都是以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文章,在其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学术性,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知识、阶级斗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贯穿其中,详尽而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概括了其建党的基本情况和现实条件。四是对列宁及其革命理论的宣传介绍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翻译和介绍列宁的著作来传播列宁的思想,“为列宁”“列宁的著作一览表”“列宁的历史”和“加入第三国际大会的条件”等文章旨在对列宁思想进行广泛的传播,使各地共产主义者认真学习和研究。

(三)消息

消息包括国外信息和国内消息两部分,1921年6 月7 日第5 期无世界消息栏目,同年5 月7日第4 期和7 月7 日第6 期增设国内消息,即“中国劳动界消息”。报刊统计中共有64 则世界消息和13 则国内消息。它既包括世界各国共产党的运动情况,如报道了英、美、法、波兰、捷克、俄等国共产党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消息及斗争情况;又包括国内工人运动的最新情况,“上海劳动界的趋势”就有对上海工人运动状况的详细介绍,是一个具有时效性的刊物,读者可以在其中学习了解最新讯息并掌握最新动态。

三、《共产党》月刊的创办特点

《共产党》月刊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出版物,它的政治性、思想性、斗争性都在其中有所体现。在结构上,版块分明,以“三段式”统筹;在内容上,与时俱进,视角广阔,同时为大众提供国内外最新消息,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及时性。笔者认为该报刊具有以下特点:

(一)秘密色彩浓厚

无论是其出版作者还是其发行方式皆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需要在秘密的环境中进行操作。起初,编辑部秘密地设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2 号李达的家中,后迁至南成都路辅德里25 号。除了场地的不透露外,“秘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版作者的神秘感。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上海共产党小组的成员都在编辑中使用了自己的笔名,以较为隐晦的方式发表期刊文章。例如胡炎、江春是胡适的笔名,李汉俊的笔名是汉、均、汗,施存统的笔名CT,沈雁冰笔名为P.生,陈独秀的笔名是Ts,沈泽民的笔名是“吉生”“朗生”,他们选择笔名或者匿名,其署名方式在其变化多端的政治环境下为作者遮上了一层保护膜。二是出版方式的“小心翼翼”。发行方式主要有两种,或者是经过伪装直接寄予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而后经由各地党组织负责转发下达;或者是随着《新青年》报刊附赠予读者免费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既实现了增加《新青年》发行量的目的,又扩大了《共产党》月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刊物目标明确

《共产党》月刊的发行旨在为建立共产党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统一各地党组织的思想,为全国性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做充分的准备。围绕建党原因、内容、策略、宗旨等基本问题展开探索,努力建设更好的政党。出版物始终把党的建设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其本身的出现也是早期知识分子们积极地要求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着手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迫切要求。在“为什么建党?建立什么样的党?以及应该做什么准备工作?”等方面为共产主义者们答疑解惑,统一思想,它的出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步骤。

(三)刊物旗帜鲜明

毛泽东用“旗帜鲜明”四个字来评价《共产党》月刊。坚持马克思主义旗帜永不动摇,是共产党成立行动前后的指导思想和永恒旗帜。在无政府主义、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干扰下,共产主义者们始终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总共6 期的编辑中,标题中关于“共产党”的字眼已出现十余次,《共产党》月刊一直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党的建设工作,是党员干部战斗的重要阵地。不管是对中国共产党筹备工作的介绍还是对国外共产党运动状况的表述,都表明其刊物始终站在“共产主义”的立场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刊物战斗性强

《共产党》月刊以自身“立”与“破”的宣传手段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载体,始终是反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阵地,如在《共产党》月刊第4 期上发表的“无政府主义之解剖”与“国家与革命”、第2 期的“社会革命底商榷”等文章皆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批判;又如在第1 期的“第三国际党大会的缘起”中对修正主义的批判。在众多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各派理论鱼龙混杂、倾巢出动、真假难辨的复杂环境中,《共产党》月刊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各种原理的传播,为共产主义者前进方向上提供正确的“路标”。

(五)刊物存在局限性

刊物中也存在部分内容被全盘吸收与跟风,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以及对马列理论的理解程度上的某些偏差等问题。“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诸多优点和某些缺点,与《共产党》月刊的宣传有关”。[5]一是初期《共产党》刊物的编撰上由于笔者不够全面的认识,会选择跟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对俄国革命不加以辨别和筛检就全盘引进,在《共产党》月刊题名的现有材料中就单“俄国或俄罗斯”的字眼就出现了9 次之多,其中还不包括“莫斯科”“圣彼得堡”以及“新俄”的字眼,如此可看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的推崇与宣传;二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卷帙浩繁,学理深晦”,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可能无法阅读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无法深入了解其中的精髓,对其理解和认识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四、《共产党》月刊的现实启示

《共产党》月刊以其较高的内在品质,每一期都有约5000 份的发行量,在多种困难下都表现得极为出色。该刊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了“思想导向”,在黑暗的反动侵蚀势力下赋予了“一线曙光”,为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党的成功提供了精神支撑,对党的现实发展起到了启迪作用。

(一)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月刊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结合中国革命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国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发挥着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刊物始终坚持社会革命从唯物论的原则出发,摒弃将“理论”作为束缚人类思想的教条与枷锁的做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如对党的理论工作不重视,就必然会在工作中碰壁且屡屡失败。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人们对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规律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未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必将导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运动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对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动摇,把马克思主义放在中国发展的主流地位,把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及大众化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其在我国大放异彩,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共产党》月刊帮助干部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政治的警觉性,武装以社会发展的法则和政治斗争的知识、革命动力知识,始终将加强党的思想政治修养放在重中之重,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政党的发展方针、党性纲领及使命原则等一系列基本知识为建设统一的政党打好基底,为培养优秀党员干部做好工作。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想理论上的统一是全党在组织上统一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建设,重视党内民主和党员思想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全党,改造并克服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断巩固党内的团结统一和民族凝聚力,防范各种封建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作用,提高广大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的组织原则是建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月刊对列宁思想的论述占了相当大的篇幅,目的是使列宁的建党思想成为中共建党的重要标准和借鉴经验。民主集中制是由列宁及其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立的,而中国共产党在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上更是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一些人对其的片面理解,使民主无法有效地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的威信。因此,共产党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把坚持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杜绝“少数人独裁”的个人专政路线,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共产党》月刊始终坚持抵制和批判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党的组织建设的冲击和影响,通过批判驳斥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的组织原则内容来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纪律严明的无产阶级政党,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政治局面。

五、结语

《共产党》月刊不仅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必读教材,也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交流思想、沟通问题、酝酿建党的重要平台。这不但有助于弄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根源问题,而且使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初建时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时下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人们不难看到当初那些热血奋战、披荆斩棘的革命者们的身影,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共产党》月刊中所传达的“党性思想”,以英勇的姿态和非凡的智慧坚守着“自我”,团结一致,统筹发展,不断迈向实现“中国梦”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月刊共产党建党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共产党颂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