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2021-02-13谢朝阳
◎谢朝阳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豫西智慧旅游研究所,河南三门峡472000)
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再次提出乡村振兴要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1]由此可见,农旅融合是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2]
农旅融合是指在农村、农业时代化和旅游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利用农业、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农业和旅游业的原有边界模糊,相互交叉产生新业态的过程[3]。农旅融合不仅仅是“农业+旅游业”的简单模式,也不是二者简单的功能叠加,农旅融合是基于旅游业的农村农业特有的新业态、新模式[4]。目前有比较成熟的民宿康养、休闲农业、古村镇旅游、特色文化等新业态,也有田园观光游、农事体验游、庄园度假游、民俗风情游、农学研家庭游等各种新模式。这些新业态、新模式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经济增长有着独特的内生价值。
一、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的基础和条件
三门峡地区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三门峡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金三角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地形多样,地形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称,全市森林覆盖率50.7%,居河南省第一位。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国文化都发源于三门峡,同时还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铸鼎地、老子《道德经》的著经地、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的圆寂地。三门峡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 处,馆藏文物7 万余件。三门峡地区共有旅游景区(点)27 处。其中,A 级旅游景区 19 处,4A 级以上景区(点)14处。三门峡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发展迅速,形成一定规模。三门峡地区各类乡村旅游经营单位400 多家,从事乡村旅游总人数2.16 余万人,人均年收入增加9800 多元,许多农民通过从事、参与乡村旅游而脱贫致富,全市共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 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24 家,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 个,2019 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597 万人次,同比增长17.7%,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达到735 万人次;2021 春节长假,全市乡村旅游人数23.2 万余人次,收入可观。截至2021 年4 月,三门峡市先后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 1 个。省级 2 个、市级 8 个、县级 10 个,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初步实现了由特色农业大市向特色农业强市转变。
三门峡市政府大力支持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门峡地区针对农旅融合也相继编制了《三门峡市旅游发展三年战略行动实施计划》《三门峡“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实施意见》《三门峡市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和文件;特别是2019 年9 月,三门峡市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总之,三门峡地区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乡村旅游发展较快,产业基础良好,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农旅融合。
二、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的发展现状
三门峡地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后,农旅融合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在各县区生根开花,硕果累累,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颇具特色的良好局面。
景区带动农旅融合,渐入佳境。三门峡豫西大峡谷、双龙湾、高阳山温泉、地坑院民俗园等景区已经带动景区周边村庄开发民宿餐饮、休闲观光等农旅融合项目。卢氏县推行“旅游+扶贫”“景区+农户”的发展新模式,年旅游总收入由3 亿元增加至27 亿元;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已经有效带动周边的曲村等10 余个村群众致富,高阳山优质温泉资源带动乡村温泉康养产业,其中岔里古村正在打造温泉养生民宿新业态。
产业融合,初具雏形。寺河山苹果小镇依托寺河山雄厚的苹果产业基础、历史人文及景观资源,通过“产业+文旅”努力打造成以苹果为主导,集休闲游乐、研学旅行、农事体验、民宿商业、丰收节庆、苹果文化展示于一体,成为城乡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的新模式;还有义马市的清风山大樱桃依托大樱桃文化艺术活动,被销往全国各地;华昌薯业等公司产品摆上海底捞餐桌,农副产品逐渐迈向高端化,有效推动了农旅融合深度发展。
旅游扶贫,模式成熟。豫西百草园景区与周边村组签订了长期旅游扶贫用地和土地流转合同,将景区内外2500 亩土地统一规划种植花卉和中药材,这些中药花海均由附近村民负责种植管护,景区的保洁、客运、停车场等劳务也由村民参与,形成了远近闻名的“三金带贫”模式,即土地流转有租金、房屋入股有股金、劳务服务有薪金,从而实现了旅游开发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5];湖滨区东坡村以休闲娱乐、餐饮住宿、拓展培训、生态养生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逐步形成完整的农旅产业链,满足游客吃、住、游、娱等各方面需求,趟出了一条专属自己的具有“东坡特色”的脱贫模式。
古村落开发保护略显不足,农旅融合有待发展。渑池赵沟古村已有上千年历史,被外界誉为“中原石头城,深山小迷宫”,但开发保护不足,基本处于过路游状态;除此之外,义马市的李家大院,陕州区的地坑院古村落等不少古村落保护不足,日渐衰败,有待开发。
沿黄生态廊道农旅融合刚刚起步。湖滨区沿黄观光小火车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搭载着乘客行进在春天里,唤醒了停运18 年的“湖大铁路”;函谷关景区、薰衣草庄园、老子文化养生园、樱花大道、秦人码头在内的新兴夜经济旅游圈,成为农旅融合的新业态。
(二)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门峡地区的农旅融合发展速度较快,乡村旅游和相关产业取得不俗的成就,但是在农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整体农旅融合度不够,区域协同较弱
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更多体现在乡村旅游方面,“一日游”现象突出。农业资源和产品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旅游产品不够丰富,缺乏成熟的农旅融合产品,造成结果是游客来了看看就走了,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旅游体验感较差,停留时间短,当然经济效益不高。比如陕州区的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就是典型的“蜻蜓点水式”旅游,门票经济突出。一日游现象背后是农旅融合度不够深入,项目缺少前瞻性规划。除了一日游现象,还有季节性因素,一旦进入旅游淡季,设施闲置从业人员歇业,肯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些现象体现在采摘休闲游、自然观光游,甚至包括三门峡的天鹅湖景区也存在季节性困惑。因此要考虑延长旅游旺季、减少旅游淡季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问题。
三门峡地区的农旅融合还处于区县本位发展为中心的相对封闭阶段,区县之间连接融合不够紧密,未能有效发挥联动和辐射的优势,甚至还存在不良竞争现象。比如三门峡沿黄乡村旅游带,涉及灵宝、渑池、陕州、湖滨两县两区,农业产业布局缺乏规划,旅游开发项目相似;陕州区二仙坡苹果和灵宝寺河山苹果一沟之隔,却不能协同发展。
2. 农旅融合发展层次较低,区域特色不突出
三门峡地区的农旅融合基本是景区周边农家乐、生态采摘庄园、现代古镇,这些在旅游市场上有许多相似的产品,其本身特色不明显,雷同较多,但对民俗民风、特色产业、古村落等更深层次的特色开发不足,即使近期火爆起来的民宿产业,并不具备三门峡地域特色,仅仅是为了吸引游客而打造特色,缺少本地的民俗、民居、文化特色。大部分农旅融合项目出发点都是从旅游扶贫的角度出发,农产品销售需要扶贫,休闲农业产业、红色旅游也需要扶贫,不少项目本身的造血功能不足,导致资源浪费甚至项目停滞。旅游扶贫是国家的政策,但需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维持在农家乐和采摘等低层次休闲农旅融合和生态康养、高端民宿的定位偏颇,都是缺乏因地制宜的战略眼光。渑池赵沟古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民居双重资源,至今仍然停留在农民卖农产品的游客“过路游”状态,亟待农旅融合项目开发、定位及保护。
3.农旅融合创新度不高,区域复合型人才缺乏
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创新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拿来主义,到其他地方参观学习,回来就模仿建设,很容易走到形式单一、特色不足、千村一面的被动局面,陷入一种思维“惯性”,做不大,走不远;第二是小农意识,农家乐就是吃农家饭,采摘就是卖产品,观光就是赏花爬山,乡村旅游开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甚至出现城市化趋势,缺乏创新的小农意识在农旅融合项目上表现为短视化、庸俗化,处于尴尬地位,难以使农民钱包鼓起来,更谈不上美丽乡村建设;第三是思维固化,处理不好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新需求的关系,不是守旧如旧就是完全摒弃,不能做好平衡。比如民宿,一种是建设得很现代,成了高档宾馆,一种是对旧民居进行简单改造,居住条件太差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另外像三门峡陕州区有名的十碗席,的确是按照传统美食要求烹制,但是现代社会饮食需要的不仅仅是好吃,还有健康和精致,包括独特的餐饮文化环境。
三门峡地区从事农旅融合产业人员中大部分是农民,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应该都拿手,但是农旅融合项目一般都要涉及营销推广、策划管理等专业性工作,这些工作农民明显感觉力不从心,存在知识短板,那么怎么去吸引相关的人才进来就显得相当重要,还有就是相关专业培训也比较少,造成很多从业者技术、思维跟不上,不利于整体行业发展。
4. 农旅融合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区域品牌较弱
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项目都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考量的,长远目标是建设美丽乡村,近期目标是农民脱贫致富、安居乐业。农旅融合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资本来源有农民自筹、村集体集资、政府扶持资金、商业资本等四个来源,除了资本,还有人力、物力投入,那么农旅融合项目权责利分配机制决定了项目成败,如果以资本为主导,农民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失,如果以农民为主,会缺乏远见,降低效率,当然有村集体介入更好,但是如何处理资本、村集体、村民三者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商业资本对农民的挤出,比如景区开发民宿业,如果处理不当会让农民利益受损。
三门峡地区各级政府为了推广农产品和旅游资源,到郑州甚至上海发达地区召开推介会,也开展了各种主题的旅游观光活动。2020 年5月,三门峡市文旅局还发布“2020 三门峡乡村民俗体验旅游产品”,推出豫西民俗之旅、山水康养之旅、精品民宿之旅、古村风情之旅等四条乡村旅游路线,这些活动交流推动了三门峡地区的农旅融合发展,但是政府的举措缺少整体形象的改进,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在全省乃至全国还缺乏品牌影响力,优势的龙头企业、创新的农旅融合模式还缺乏。
三、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一)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发展要在“融”上下功夫
农旅融合首先是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价值链,延伸产业链,而产业融合的关键在于培育优势产业[6]。三门峡地区的苹果、温泉休闲、地坑院旅游等产业都是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产业融合需要打破地域界限,融合多种资源,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休闲观光、民宿和农事体验、民俗文化展示、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也只有产业集群才能解决农旅融合的季节性困惑。
农旅融合还要融入农村习俗、农业文明。要深度挖掘农村传统中的餐饮、农事、风俗等文化,创新需求与时俱进,研究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俗民风、农事活动等农村文化资源,挖掘农村文化内涵,寻找几千年来农村蕴含的精气神,增强农村资源的活化价值,这才是解决同质化竞争的根本所在。
农旅融合要注意传统文化和现代需求融合。农旅融合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应进行适当改良,传统与现代应该完美融合,而不是绝对的鄙弃。民宿行业里的排头兵莫干山民宿就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需求进行融合,保护在先,开发在后,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保持不变,很好保留了地方文化特色,像特有的民国文化和洋家乐,同时也兼顾年青一代的消费观念,打造精神上的生活形态和社群文化,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二)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发展要做好“特色”定位
农旅融合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特色。一方面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同质化是影响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发展的障碍,比如产业扶贫是好事,但扶持产业要因地制宜做足调研,否则同质化只会带来恶性竞争,给农民收入造成损失,挫伤农民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打造特色观光园、特色新村、特色小镇等,以特聚气,以特促销。特色不是凭空想象,特色的打造离不开农村独有的禀赋资源,可以是历史传承的古民居建筑风格,或者是亘古不变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是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不管是哪一种,不胡编乱造,立足于民情村风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同样是花椒产业,品质优势产业地区依靠品质定位高质高价,三门峡湖滨区也能从高产着手,利用提炼加工优势,开发其他产品而不是传统的调料和别人比品质;再如赵沟古村,如果仅仅是明清古村落以古建筑发展旅游,不如营造悠悠见南山的慢生活。
农旅融合项目的根本是做好定位。项目定位就是要在差异化特色发展中找到适合村情民意的发展模式,切忌“千村一面”“追求高大上”。农旅融合的业态、模式有很多种,三门峡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即使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定位也有所不同,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定位思维,不跟风,不复制。我国是拥有几千年农耕文化、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拥有独一无二的乡村资源,无论是旅游市场还是产业发展的需求都很旺盛,农旅融合发展潜力巨大,但如何依托本土优势,找准发展定位,是值得思考的“永恒话题”。
(三)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发展还需要“引”字当先
农旅融合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学习、精准交流等活动提高广大农民、农业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群体的业务水平和基本技能,同时要积极引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引进项目的同时一定要提高团队的水平。三门峡地区特别缺乏高层次的规划设计人才和营销等复合型人才,已经严重影响农旅融合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人才引进制度,重点引进一批有眼光有远见的人才返乡参与农旅融合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当然,也可以和三门峡当地的高职院校合作,培养、培训农旅融合需要的人才后备军。
农旅融合发展需要引进项目和资本。引进项目可以借鉴成熟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快速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和产业业态升级,实现农民增收,但是项目引进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融入地方特色,注入文化基因深刻分析当地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点、产业特色、消费习惯,否则水土不服、劳民伤财。引进资本需要处理好资本和原住民的利益关系,一方面不能让资本失去追求利益的动力,同时还要在就业安排与创业机会上更多地让原住民参与,让其在农旅融合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达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目的[7]。
农旅融合发展离不开政府引领。特别是在农旅融合发展初始阶段,村民包括部分村镇一级领导者往往缺乏长远的眼光,容易急功近利,导致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民腰包鼓起来了,而乡村的美好环境却遭到破坏了,特别是本土特色的资源,比如古民居拆了新建,结果是不伦不类,失去了特色,因此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特别是省地县三级政府科学制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产业融合发展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要结合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发展情况,尽快制定出台扶持农旅融合发展的土地、税收、融资、奖励等相应配套政策,设立市、县、乡农旅融合发展专项基金,对产品打造、业态提升、试点示范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奖励;还要制定农旅融合发展线路图,确定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重点扶持几个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基础较好的重点村、重点线,集中力量全力打造典型示范项目。
(四)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发展还需要“厘清”乡村治理关系
农旅融合不应该“只顾老板赚钱,农民丢在一边”,最重要的是要注重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村集体壮大、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联动。要创新农旅融合发展的合作模式和组织机理,厘清资本、村集体、村民三者的关系,探索土地入股、非遗入股、技术入股、资产入股等多方合作机制,盘活古迹、故址、旧居等有价值的闲置资产,活化老字号、名人轶事、旧闻传说等软文化资源,合理界定资本、村集体、村民三者权责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8]。不少案例证明,单纯的资本主导而缺乏村民参与的农旅融合很难取得成功。以袁家村为例,袁家村把优质的农旅融合项目股权出让给村民和商户,自由入股、交叉入股,实现村民股份化,形成全体村民利益共同体,对村集体资产和农民房屋实行股权改革,成立合作社和作坊,带动三产融合,由村委会下属公司经营,村民共同受益,享受分红。
五、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促进农旅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农旅融合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乡村治理,更好促进城乡互动融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家园,更有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层次低、特色不明显、人才缺乏、治理体系不完善、政府引领不足等诸多问题,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需要在“融”上下功夫,做好特色定位,引进资本和人才,厘清乡村治理关系,推进三门峡地区农旅融合快速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从而很好的解决“三农”问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