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天津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1-02-13赵云峰
赵云峰
一、天津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意义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式,在信息技术交流、国际贸易、设备引进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天津作为直辖市和京津冀大城市群第二大城市,毗邻首都北京,承接着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政策红利,同时内连东北、西北及华北,在发展会展业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在将会展业列为全市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的大背景下,天津会展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稳步提高。近年来,为优化会展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天津相继出台了《天津市促进会展业发展办法》(2011),《天津市支持会展经济加快发展项目申报指南》(2016),《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天津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关于进一步促进会展业改革发展的意见》(2017)等一系列扶持和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随着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投入使用,为天津会展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场地基础,但我们也清楚的意识到现阶段天津会展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全面了解天津会展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整理等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调研过程中,多个展会主办方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多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我们通过多种视角,对天津会展经济的发展有了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从而能够有的放矢的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来提升天津会展产业的地位。
二、天津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
天津市会展业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状态,近五年来,天津市会展行业的年均增幅在国内平均增幅水平之上,逐渐成长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兴行业。
在会展场馆设施方面,天津市现有的五个专业商用展馆分别是梅江会展中心、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天津体育展览中心和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其中梅江会展中心作为天津市会展活动主要设施,无论是从设计理念还是从硬件条件看,都处于一流水平,它承接达沃斯夏季论坛、世界智能大会等天津市主要展会活动。但随着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投入使用,其已然成为天津新增会展活动的主要载体。天津市现有的五大专业展馆的总建筑面积达到183.66 万平方米,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现阶段展馆面积最大的城市。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是除上海和广州之外的我国第三个国家会展中心,建筑面积约134 万平方米,功能齐全,涵盖餐饮、酒店、商务办公等一系列综合配套。该项目的建成,已经弥补了京津冀地区超大型展馆空缺的问题,优化了京津冀地区会展业的战略发展布局,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地区会展业的集聚发展。
在展会发展方面,2014 年至2020 年间,在全市举办展会共计1085 个,总的展览面积达到1241 万平方米。2014 年,本市展览总面积只有约173 万平方米,而2019年全年展览面积增至226 万平方米,由于疫情,2020 年仅为40 万平方米。最近5 年,天津市的展会面积基本都是在持续增长(如图1 所示)。虽然天津市2014-2020 年展会数量呈现曲折状态,但是展览面积却大幅提升,平均单个展览面积由2014 年的1.1 万平方米增加至2020年的1.84 万平方米,这说明天津市展会规模正由小而散向大而集中发展。
图1 2014-2020 天津会展情况
在品牌展会方面,天津会展业正在呈现国际化、大型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态势。最近几年,天津市办展层次逐步提升,2019 年进行的将近123 多场会展活动中,全国水平的活动达到将近六成,然而五年前,这一数量还不到五分之一。2011 年,天津第十八届投资贸易洽谈会暨PECC 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上升为国家级展会,国际旅游局和天津市政府联合主动的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历经多年培育己发展为我国旅游业三大展会之一。天津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天津国际机床展、天津国际机械工业装备博览会这三大工业类展会成为UFI认证的品牌展会,这些展会的举办,极大地促进了天津会展业的发展,提升了天津会展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三、赋能天津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
(一)会展业整体实力不强
近年来天津会展产业虽已取得较好成绩,但是整体发展速度出现放缓的趋势。据《天津统计年鉴2020》显示,2019 年全市举办展览1239 次,较2018 年举办展览次数减少26 次,近五年举办展览次数平均增长率为1.5%,低于国家平均增速的3%。二是整体规模小。全国来看天津会展整体规模还是处于中下游位置,据《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统计显示,2019 年天津累计展出总面积为228.76 万平方米,累计展出面积全国占比为1.52%,在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排名19 位。三是现有会展项目层次偏低。在2019 年全国展览前100 名项目中,天津仅入围4 项,排名仅为72、92、93、94。而且,天津缺乏顶级品牌会展,虽然世界智能大会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广交会、进博会等顶级品牌会展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四是重量级的国内、国际大展偏少。国内国际大展的承办能够更好发掘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潜在价值,有助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当前在津举办的国内、国际大展过少。国内排名前列的大型商业展会中,仅有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天津举办,而且是与成都、西安、沈阳、哈尔滨、南京、济南、福州、郑州、重庆、长春等10 余座城市轮换办展,并非固定于天津一地。
(二)天津会展经济大环境有待改善,办展难度较大
天津会展经济的大环境欠佳,主要表现在产业底气虚、城市活力弱、对展会吸引力低。第一,总体经济状况欠佳。天津的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且转型升级不力,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较快,但对经济的总体拉动能力仍然不够,导致2018 年以来,天津经济总量下滑、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形势严峻。欠佳的经济状况削弱了天津对会展经济办展方和参展方的吸引力。第二,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为常住外籍人口数量不大、国际航线不多、国际交往频次不高。第三,城市活力不足增加了办展难度,主要表现在城市规模不够、外来人口占比偏低。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在5 座国际消费中心建设试点城市中,天津人口1368.10 万,位居最末,比倒数第二的广州少近500 万人。2010 年至2020 年,天津人口增量仅有92.74 万,排名全国第29 名,增幅仅为7.17%,远低于成都(38.49%)、西安(52.97%)、郑州(46.07%)等城市。此外,天津流动人口占比仅为25.49%,仅高于重庆,但重庆有着高达3205.42 万的人口基数。
(三)会展服务机制不健全,支持政策不足
一是欠缺统一管理机制。天津办展办会需要公安、消防、工商等多部门联合提供服务,多头的管理体制带来重复办理、监管弱化等现象,造成审批部门和办展组委会双方的工作障碍,不利于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审批手续流程繁琐。与在其他城市办展相比,办展组委会在天津办展需付出更多的精力。在天津办展报批所需文件近20 余项,最快需要两星期时间准备材料,而在上海办展仅需批文、申请表、协议、展位图等几项基本文件,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内更设有浦东区商委、公安、消防、检验检疫等单位办公点,数小时内即可完成报批手续。三是会展支撑政策不足。我市最近会展产业政策为2017 年7 月推出《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会展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中没有涉及到专项会展企业的支持政策与专项资金扶持政策。与成都、武汉等近期推出会展政策相比还存在差距,例如武汉近期颁布专项培育资金,对办展企业的营业收入档次、办展规模、办展层次等不同维度给与10 万至120 万的奖励。
(四)相关产业对会展经济的支撑不足
雄厚的工业产业基础是会展经济发展的“稳定剂”,良好发展的旅游业、酒店业为会展业提供多种有利条件,但天津制造业、旅游业、酒店业对会展业的发展支撑不足。一是我市制造业整体不够发达,大部分企业的研发设计总部均未在天津布局,多数集中在生产制造等中低端环节,研发设计和高端制造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部分制造业企业参展意愿不高,对本地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不足。二是旅游业制约因素明显。旅游业是会展产业链中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旅游业为会展业提供必要基础条件,如上海、北京等既是会展中心城市也是旅游中心城市。而天津的旅游基础并不是很强,2019 年接待过夜游客56.1 万人次,全国(31 各省市自治区)排名25。而且天津的主题型旅游资源也较为分散、缺乏知名度高的旅游项目,外地会展参与者的旅游体验不佳。三是大型会展期间酒店乱涨价现象突出。会展期间酒店的服务质量、溢价幅度对会展参与者的体验极其重要,调研中了解到,世界智能大会、国展中心首展期间周边中、低档酒店涨价极为严重,通常是日常价格的一至三倍,消费者体验不佳。
四、赋能天津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塑造城市会展名片,提升会展质量效益
一是打造会展超级IP(Intellectual Property),提升城市会展名片价值。对现有的国际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国际机械工业装备博览会和国际机床展览会等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进行联合、嫁接、引进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打造天津会展超级IP,通过超级IP 的影响力和展商资源结合开发新的展览项目,“以展带展”提升会展业整体实力。二是以产业集群为抓手,提升城市会展名片品质。我市信息安全、动力电池两个产业集群成功中标国家工信部“2020 年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十四五”时期应紧紧围绕上述集群,积极申办国际性、国家级的专业展会,引育国内外知名会展公司来津举办相关专业会展。三是创新会展题材,丰富城市会展名片内容。以科技为会展创新链动能,丰富我市会展题材。聚焦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及新产品、新业态,布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并打造产业会展,加快天津会展经济提质增效。
(二)完善会展相关体制机制,推动会展经济高效发展
一是设立会展产业管理协调服务机构。学习成都博览局经验,整合政府部门的相关资源,组建会展管理协调服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推动全市会展业的发展,指导并协调相关单位开展会展工作。建立完善联合多个市级职能部门的“一站式”无障碍办会机制,创新以一站式、专业化、人性化为内涵,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城市的主导管理思路,逐渐形成“天津服务”品牌。二是制定天津会展产业发展规划。统筹会展资源进行科学布局,从顶层设计推动天津会展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天津会展产业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及保障措施,确保发展路径更为系统、科学。三是出台产业支撑政策、设立会展产业专项资金。制定以降低会展企业要素成本和税费负担为主要内容的支撑政策,引导扶持本地会展企业发展。设立会展产业专项资金,强化会展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覆盖范围,优化办展环境。
(三)提升支撑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会展业协同发展
夯实天津工业产业基础和服务业基础,促进会展业与支撑产业的有效协同,推动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制造业赋能,促进会展业与制造业一体化发展。紧紧围绕“制造业立市”要求,以智能制造为主线,加快推进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夯实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与此同时,会展也要根植制造业、反哺制造业,关注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通过对接产业链“链长制”,针对每个产业链培育或引进产业会展项目,形成“产业--会展--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会展业与制造业一体化发展。二是优化会展产业链,推进会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会展业上中下游企业的整合、协调,促进会展资源的自由流动,联动会展、旅游、餐饮等行业协会,串联起会展企业、旅游企业、餐饮住宿企业的产业发展链条,构建会展公共服务平台,企业之间可取长补短,互利合作。三是建立临时价格干预机制,在重大展会期间,对我市具有行业许可证的酒店旅馆及其客房销售企业、网约车、会展场地10公里范围内的公共停车场(库)实行价格监管,在合理溢价基础上提升会展参与者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