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槲皮苷和桑辛素“双指标”成分检测的桑树寄生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2021-02-12李立章柴子舒苏本伟朱开昕李永华陆海琳

广西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槲皮苷桑寄生桑树

李立章,柴子舒,汝 梅,苏本伟,朱开昕,李永华**,陆海琳**

(1.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200;2.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钦州 535000)

0 引言

桑寄生,又称桑上寄生,是桑寄生科Loranthaceae钝果寄生属Taxillus植物广寄生Taxilluschinensis的干燥带叶茎枝,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以下简称《药典》)收载的药材品种之一。《药典》中桑寄生药材为多寄主来源,而桑树寄生为单一寄主来源,即寄主仅为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植物桑树Morusalba[1]。

近年来,围绕寄主对寄生药材质量的影响,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药材显微特征[2]、化学成分[3-8]、毒理[9]、药理药效[10,11]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不同寄主植物的桑寄生总黄酮、槲皮素、槲皮苷等含量不同[3,4],特别是寄主会通过它们之间的寄生关系,将寄主的特有成分向寄生药材传输,从而对寄生药材质量产生影响[12,13]。目前,对于桑寄生药材的质量检查,《药典》仅规定了强心苷的排除性检查,即药材不得检出强心苷,才可作为桑寄生药材使用[1]。但自然条件下的桑寄生药材寄主来源复杂广泛,除了含强心苷类型的有毒寄主外,还有大量的非强心苷类型的其他有毒寄主,如果只是完全按《药典》执行标准,就会造成一些非强心苷类型的毒性寄主成为桑寄生药材的来源寄主,使有毒的桑寄生药材合法进入流通和使用领域[9,14,15]。

本研究拟从寄主和寄生药材成分的传输关系切入,以桑树寄生药材为研究对象,在参考《药典》桑寄生药材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以柳树、肉桂等寄主来源的寄生药材作对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桑树寄生药材槲皮苷和桑辛素“双指标”成分含量进行检测,探讨桑树寄生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为科学指导临床用药,进一步完善《药典》桑寄生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

桑树寄生、柳树寄生和肉桂寄生与其寄主植物桑枝、柳枝和桂枝药材样品均采自广西野生环境区域,各种寄生药材基源植物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郭敏副教授鉴定为桑寄生科植物广寄生Taxilluschinensis(DC.) Danser,寄主分别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杨柳科植物垂柳SalixbabylonicaL.、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样品采集信息见表1。

表1 样品采集信息表

1.1.2 实验试剂

甲醇(Fisher Scientific,色谱纯)、乙腈(Fisher Scientific,色谱纯)、磷酸(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槲皮苷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538-201606,纯度≥90.6%);桑辛素对照品(成都麦德生科技有限公司,批号:RP190214,纯度≥99.0%)。

1.1.3 仪器与设备

Waters e2695-2998/2489型高效液相色谱仪,KQ-5200B超声波清洗仪(江苏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CPA225D),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型号:BHS-6),16K台式离心机(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实验室超纯水仪器(广西南宁市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irect-Q5UV)。

1.2 方法

1.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Waters C18柱(5 μm,4.6×250 m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流动相:乙腈(A)-0.1%磷酸(C);梯度洗脱:0-40 min,18%A-72%A,82%C-28%C,40-55 min,72%A,28%C);检测波长:0-30 min,256 nm(槲皮苷),30-55 min,269 nm(桑辛素)。

1.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槲皮苷标准品16.78 mg、桑辛素16.25 mg分别置于10 mL和50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75%甲醇定容到刻度,即得1.678 mg/mL槲皮苷、0.032 mg/mL桑辛素的单一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1 mL,定容到同一10 mL容量瓶中,得到每毫升含槲皮苷167.800 μg、桑辛素3.250 μ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1.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依照苏本伟等[16]最佳槲皮苷提取工艺,取桑树寄生药材粉末(SSJS-1) 0.50 g,精密称定,置于10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75%甲醇25 mL,称量,浸泡1 h,超声45 min,冷却,补足失重,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

2 结果与分析

2.1 系统适应性试验

取1.2.2节的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图1)。槲皮苷的保留时间为12.126 min,桑辛素的保留时间为45.207 min,槲皮苷和桑辛素之间的分离度为9.1,大于2.0,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检测槲皮苷和桑辛素的含量。

1.槲皮苷Quercitrin,2.桑辛素Morusin

2.2 检测限和定量限

分别取1.2.2节的槲皮苷和桑辛素对照品溶液适量,加溶剂溶解并稀释成每毫升约含10 μg对照品的溶液,用溶剂逐级稀释后,按1.2.1节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检测限为信噪比≥3时所对应的浓度,定量限为信噪比≥10时所对应的浓度。得出槲皮苷和桑辛素检测限分别为0.044,0.021 μg/mL,定量限分别为0.319,0.162 μg/mL。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1.2.2节混合对照品溶液,用75%甲醇稀释成一系列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其中,槲皮苷质量浓度为5.034,12.585,20.975,41.950,83.900,125.850和167.800 μg/mL,桑辛素质量浓度为0.098,0.244,0.406,0.813,1.625,2.438和3.250 μg/mL。取10 μL混合对照品溶液进样,测定峰面积,以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计算得出线性回归方程(表2)。表明槲皮苷、桑辛素在上述浓度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

表2 槲皮苷、桑辛素线性回归方程

2.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1.2.2节混合对照品溶液,在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6次,计算对照品中槲皮苷的平均峰面积与桑辛素的平均峰面积,得到槲皮苷的RSD值为0.18%,桑辛素RSD值为0.85%,测量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

精密称取桑树寄生(SSJS-1)粉末6份,每份0.5 g,精密称定,依照1.2.3节的方法平行制备,按照1.2.1节的色谱条件,每隔5 h进行一次含量测定,计算24 h内供试品溶液中槲皮苷与桑辛素的含量。槲皮苷RSD值为0.89%,桑辛素RSD值为1.75%,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中槲皮苷与桑辛素在24 h内保持稳定。

2.6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桑树寄生(SSJS-1)粉末6份,每份0.5 g,精密称定,依照1.2.3节的方法平行制备,按照1.2.1节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供试品溶液中槲皮苷与桑辛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槲皮苷RSD值为0.64%,桑辛素RSD值为2.8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7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槲皮苷含量(2.29 mg/g),桑辛素含量(3.56 μg/g)的桑树寄生(SSJS-1)粉末6份,分别精密加入槲皮苷0.567 mg、桑辛素0.765 μg,依照1.2.3节的方法平行制备,按照1.2.1节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得出槲皮苷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值为2.95%;桑辛素平均回收率为94.61%,RSD值为2.49%。

2.8 样品测定

将表1中桑树寄生、柳树寄生、肉桂寄主与其寄主样品依照1.2.3节的方法平行制备,按照1.2.1节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槲皮苷和桑辛素的平均含量。10批桑树寄生均能检测到槲皮苷和桑辛素,寄主桑枝也能检测到桑辛素,柳树寄生和肉桂寄生仅检测到槲皮苷而检测不到桑辛素。寄生样品中槲皮苷的含量为1.98-3.11 mg/g,桑辛素的含量为0.27-4.27 μg/g (表3、图2)。

表3 桑树寄生、柳树寄生、肉桂寄生与其寄主中槲皮苷和桑辛素的含量测定(n=3)

1.槲皮苷Quercitrin,2.桑辛素Morusin

3 讨论

3.1 槲皮苷属于桑树寄生药材基源植物广寄生专属性成分

现行《药典》用槲皮素定性检测来进行桑寄生药材质量控制。研究发现,在桑寄生中游离槲皮素含量很低,在不酸解的情况下主要以槲皮苷的形式存在[17,18]。槲皮苷为黄酮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19],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20],槲皮苷符合作为桑树寄生药材质量控制指标成分的要求。本研究对桑树寄生、柳树寄生、肉桂寄生与其寄主中槲皮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0批不同产地桑树寄生与对照药材柳树寄生和肉桂寄生均能检测到槲皮苷,而寄主桑枝、柳枝和桂枝则检测不到槲皮苷,表明桑树寄生中的槲皮苷与寄主无关,属于药材基源植物专属性成分,即无论来自什么寄主,寄生药材都含有这个成分。槲皮苷可作为桑树寄生药材质量控制中“双指标”成分之一。

3.2 寄主桑树特有成分桑辛素能传输到桑树寄生药材

研究发现,寄主会通过其与寄生之间的特殊关系,将寄主的一些次生代谢物质传输到寄生药材中并达到一定量的累积[14,15],这也是寄主影响寄生药材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本研究中,桑枝、桑树寄生均可检测到桑辛素,而柳枝和柳树寄生、桂枝和肉桂寄生均检测不到桑辛素,说明桑辛素为寄主桑树的特有成分,桑树寄生的桑辛素是由寄主桑树传输而来。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寄主会通过向其寄生传输寄主的特有成分,从而对寄生药材质量产生影响。通过对桑寄生药材进行桑辛素成分检测,可以鉴定其是否属于桑树寄主来源,桑辛素可作为桑树寄生药材质量控制中“双指标”成分之二。

4 结论

本方法同时对槲皮苷和桑辛素“双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检测,方法简便、可行。作为一种新的鉴别方法,本方法能鉴别寄主来源,实现对桑树寄生药材的质量控制。同时,“双指标”成分检测方法为其他寄主来源的寄生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法。

猜你喜欢

槲皮苷桑寄生桑树
HPLC-PDA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四季草片中没食子酸和槲皮苷的含量
马桑树儿搭灯台
HPLC测定维药玫瑰花瓣中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和槲皮苷的含量△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HPLC法测定地耳草中槲皮苷和异槲皮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半寄生植物连载·一桑寄生
不同寄主桑寄生药材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影响
奶奶家的桑树
哭泣的桑树
益肾又安胎的桑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