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闺蜜”
2021-02-12李晓恬
文/李晓恬
刑警大刘,入警十六年,从巡逻民警到禁毒警察、刑侦警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多次获得市、区嘉奖。他嫉恶如仇,秉公办案,一直奋战在打击犯罪、守护平安的前线。
刑警大刘上了微博热搜。确切地说,是刑警大刘办的案子上了热搜。收到妻子发来的微博截图时,他正在加班赶材料。对于上热搜,他没什么感觉,但这热搜的关键词“闺蜜”,倒让他回想起了这起不久前和同事一起侦办的案件。
“我被人骗了三百多万。”报案人十分激动、悲愤。
大刘和同事让她不要着急,配合他们把前因后果讲清楚。
“你们认识吗?”大刘问。
“认识。何止是认识,我一直把她当作我的好朋友,谁知道她居然骗我的钱!”
受害者与作案人是好朋友?那这起案件的性质应该是经济纠纷还是诈骗呢?得清楚事情原委,才能作出判断。
原来,报案人和她这个“好朋友”是在几年前一次出差的途中认识的。当时,同样身在外地的两个人机缘巧合相识之后,觉得和对方特别聊得来,于是在分别之际留下了对方的联系方式。这几年,两个人虽然不在同一座城市,但是不管电话还是微信,联系一直都没断过。
“我们不常见面,但是经常聊天。她平时还特别热心,我家里孩子上学啊、买房子啊,她都主动帮着出谋划策。她说她在深圳,家里有大公司,还经常帮我代购东西。”
“你怎么那么相信她?”
“她经常给我看她新买的名表、名包,都是价值几千几万元的,时间长了,我就慢慢相信她了。”
“她是怎么骗你的?”
“我要买房子,她说她家生意大,和公检法的人都很熟,可以帮我们买到便宜又安全的‘法拍房’。以前她没少帮我出主意,所以这次我也十分相信她,就让她代理买房了。之后,她三天两头找我要钱,说是要交买房的手续费、定金什么的,陆陆续续一年多,我给她转了三百多万元,可连房子的影儿都还没看到。于是,我越想越不对劲,觉得大概率是被骗了。”
大刘也觉得,十有八九,报案人碰到的不是什么热心相助的“闺蜜”,而是不折不扣的骗子。
根据报案人提供的线索,大刘和同事很快锁定了嫌疑人。并且,他们还查出这个“闺蜜”根本就没去过深圳,她居住的地方是距离深圳大概一百公里的另一座城市。确定嫌疑人行动轨迹之后,大刘和同事立刻驱车前往嫌疑人所在地,很快将嫌疑人抓捕归案。
经过调查、讯问,这个所谓的“闺蜜”招出了实情,她根本没有什么家族企业,甚至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那么,她的名表、名包是从哪儿来的呢?是假的吗?不,经过鉴定,那些名表、名包都是真的,而买表、买包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对,就是用她骗来的钱买的。
这起案件之所以上了热搜,大刘觉得可能是因为大家觉得以“闺蜜”为伪装的骗子,更为可怕可恨。《现代汉语词典》对“闺蜜”一词是这样解释的:“闺中密友,是女性对亲密女友的称呼。”而这起案件无疑给大家敲响了警钟:要学会识人,辨清真假朋友;要遵纪守法,不踩红线不逾矩;要戒除贪心,切记贪小便宜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