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分析
2021-02-12唐淑珍
唐淑珍
学龄前儿童入园前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是确保全体幼儿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以及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查验幼儿3岁之前各种疫苗接种情况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保幼儿在入托前完成计划免疫程序,二是做好对个别疫苗的查漏补缺工作。“入托入学儿童和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及漏种疫苗补种工作,是托幼机构、学校防止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暴发流行最科学、最有效、最经济和最安全的措施。”甘肃省妇联保育院2021年秋季招收新生115名,设立了3个小班,每班平均38名幼儿,其入托幼儿预防接种证的查验结果显示,入托幼儿总体疫苗接种情况良好,少数幼儿存在个别疫苗漏种的现象。
根据《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园新生入园工作的实际情况,甘肃省妇联保育院保健教师认真开展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并在登记和统计查漏补缺疫苗名称后,督促家长及时为幼儿补种疫苗。
(一)查验对象
甘肃省妇联保育院2021年秋季入托儿童,小班3个班,共115人,中班插班8人,全院新入托123名幼儿。
(二)接种证查验方法
依据《甘肃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十项》要求,甘肃省妇联保育院保健教师在秋季学期开学前对每一位入托新生开展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保健老师初步查验后,收集所有幼儿预防接种证的纸质版扫描文件,交给保育院辖区卫生服务站计划免疫专干进行再次核查,并及时将核查结果反馈给幼儿家长。
(一)基本情况
小班共招生115名幼儿,中班插班8人,新生总人数为123人;共计应查验人数123人,实际查验人数123人,查验率100%,持证率100%,A+C型流脑疫苗的接种缺漏比较明显。
(二)特别查验项目
为预防水痘和手足口病在我院的发生和传播,此次特别增加了水痘疫苗和手足口疫苗的接种情况查验。
(三)查验及统计数据的分析
表1显示,2021年秋季新生漏种人数最多的疫苗是A+C型流脑疫苗,3个班共有17人漏种,漏种率为13.82%;乙脑疫苗第2剂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均有4人漏种,漏种率为3.25%;麻疹第2剂漏种3人,漏种率为2.44%;甲肝疫苗漏种2人,漏种率为1.63%。
表2显示,2021年秋季新生中有20人未接种手足口疫苗,漏种率为16.26%;有4人未接种手足口疫苗第2剂,漏种率3.25%;有7人未接种水痘疫苗,漏种率为5.69%。由于水痘和手足口疫苗并非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这两项疫苗的接种率已较高。2019年至今,甘肃省妇联保育院无水痘和手足口发病病例。
(四)个别漏种疫苗的原因分析
一是年龄因素。幼儿入托前查验预防接种时未满3岁。这是A+C型流脑第1剂漏种的主要原因。2021年小班幼儿的出生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2018年8月出生的幼儿在2021年6月中旬办理接种证查验时不满3岁。
二是疫苗库存不足及配送延迟。据本辖区各接种点的工作人员反映,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大面积开展并实施辖区居民新冠疫苗接种任务,幼儿免疫规划内的个别疫苗配送及接种延迟。2021年1月至8月只配发了一批疫苗,且配发的疫苗无法满足辖区内适龄儿童实际接种需求。
三是幼儿自身及家长原因。幼儿如出现感冒或其他身体不适情况时,疫苗接种时间会延迟;家长重视程度不足,如有的家长不知道幼儿满四岁时需要加服一次糖丸。
(一)保教并重的管理理念
我园卫生保健工作在上级主管单位的监督和甘肃省妇联保育院相关人员的努力下,甘肃省妇联保育院儿童的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概率极低,这也得益于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2011年甘肃省妇联保育院被兰州市教育局评为“市级示范园”。随着师资队伍的发展,卫生保健工作必须相应地上升一个台阶。“儿童进入托幼机构时,托幼机构应查验儿童保健手册、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预防接种证,符合要求的,方予办理入园(所)手续。对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要告知其监护人并督促补种。”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入托幼儿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防治传染病的暴发,甘肃省妇联保育院制订“先验证、后体检、再入托”的招生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入托幼儿疫苗的漏种和迟种。
(二)家长的积极配合
甘肃省妇联保育院98%的新入托幼儿来自本市常住居民家庭,且多数儿童属于省妇联内部子女及亲属,家长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及对幼儿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绝大多数家长对我院的卫生保健工作给予了无条件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做好此项工作,甘肃省妇联保育院在每年开学初召开新生家长会。会上,保健教师给家长讲解和强调幼儿入托后需要接种的疫苗,如幼儿4岁“糖丸”的加强疫苗、6岁的“白破”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的加强等。此外,保健教师会将以上信息推送至保育院公众号,便于家长随时查看了解。加大计划免疫宣传力度,增强家长对疫苗接种的意识,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是国家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的需要,是控制相应传染病在学校、幼儿园集体单位暴发流行的预防措施。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支持
随着国家对幼儿计划免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管理监测系统的不断完善,入托幼儿各种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也逐渐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2011年以后,兰州市城关区疾控中心下发专门文件并根据幼儿园所在位置划分相应片区,要求离托幼机构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此项工作,即入托幼儿的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以幼儿园为单位进行。因此,甘肃省妇联保育院每年在新生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时,会请社区专职的疫苗注射护士和工作人员现场查验,并根据情况为每一位家长预约好具体的接种时间。
(四)上级部门督促和检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各级部门越来越重视疾病预防,尤其是传染病预防工作。随着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不断规范和细化,兰州市城关区疾控中心开始对幼儿园幼儿的疫苗接种和查验工作进行动态化管理,要求各单位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学后2周再次核查新、插班生的具体免疫情况。这一规定保障了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严谨性与持续性。
(一)上级各部门要强化监察,积极协调和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卫生教育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根据职责分别强化监察,使基层各类幼儿园、学校真正将预防接种证查验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权责统一的前提下构建工作、教育良性合作机制。此外,督促查验和完成接种的全过程要相结合,即手段和目的相结合。
(二)接种单位要提前做好儿童免疫规划的相关工作
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各级医院的接种点应及时发布疫苗接种的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例如,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各级医院的接种点可以通过微信公眾号、电话、短信等传递信息,确保幼儿按时接种疫苗。另外,接种单位要合理安排幼儿的疫苗接种时间,提高疫苗接种的便利性。
(三)幼儿园要做好查验的准备工作
幼儿园要选择合理的时间点查验预防接种证,在新学期开学前一个月左右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做好登记、统计,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幼儿缺漏或尚未接种的疫苗。让幼儿在入托前完成相应的疫苗接种是家长的法定义务与责任。疫苗接种是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免疫屏障。任何一名幼儿漏种疫苗,都会对幼儿园所有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幼儿园提倡保教并重,且保育在前,教育在后。幼儿园保健医生要和各班教师密切配合,及时有效地督促家长完成幼儿的疫苗补种工作。
(作者单位:甘肃省妇联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