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2021-02-12陈燕燕

幸福家庭 2021年20期
关键词:身心情境游戏

陈燕燕

游戏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还能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内容,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操作是其习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方式。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中有大量可供幼儿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为幼儿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教师开展游戏教学还可以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

(二)促进幼儿智力发育

游戏在促进幼儿智力发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游戏中,幼儿会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索未知的知识,从而获取知识与经验。不同形式的游戏能促进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并开展相应的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锻炼幼儿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等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

(三)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的年龄较小,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在运动时容易出现突发情况,如跌倒、碰撞等。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脑协作能力和四肢协调能力,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同时,教师借助游戏开展教学还可以增加幼儿互动与交流的机会,让幼儿保持身心愉悦的状态,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幼儿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将其融入教学,促使幼儿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维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幼儿集中注意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我说你猜”时,笔者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入手,创设游戏情境,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幼儿。如“小朋友们,今天有位客人来到了幼儿园,你们猜猜它是谁呢?”这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听讲。接着,笔者把握时机,继续引导幼儿:“让我们来猜一猜吧!它有短短的尾巴、红红的眼睛、长长的耳朵,嘴巴也很特别哦,小朋友们,这位客人是谁呀?”幼儿经过讨论,很快就猜到了这位客人是兔子。这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在上课期间,幼儿的积极性很强,笔者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以上教学中,笔者并未直接说出本节课的内容,而是为幼儿创设了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这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质量,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游戏平台,搭建交流桥梁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在幼儿的学习、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获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形成家园合力,以提升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邀请家长参与进来,以加强教师、幼儿、家长三方的情感交流与互动,为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例如,在教学“亲子运动会”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我给爸爸妈妈穿鞋”游戏,并邀请幼儿的父母参与游戏。在游戏中,笔者请幼儿的父母将鞋子放在指定区域,光脚在起点等待,并给幼儿20秒钟的时间记住自己父母的鞋子。20秒后,笔者打乱鞋子的顺序,要求幼儿在正确辨认自己父母鞋子的基础上,成功匹配两只鞋,并在最短时间内给父母穿好鞋子。鞋子穿好后,家长开始赛跑,最先到达终点的家长获得胜利,该组家庭可以获得一个小礼品,以此作为激励。在游戏中,教师不只是组织者,还应积极参与游戏,在恰当的时机提醒和指導幼儿,确保幼儿顺利地完成游戏。教师可以通过此类游戏,在幼儿、家长以及自己之间搭建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的桥梁,让幼儿的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创新游戏形式,培养合作意识与能力

教师可以积极创新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团队游戏,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游戏,并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互帮互助的机会,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美食猜猜看”时,教师可以开展“美食猜猜猜”游戏,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幼儿以合作的方式参与游戏。分组完毕后,教师可以依次发布问题,让幼儿举手抢答,找出最快举手的幼儿,由该幼儿所在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加一分,反之则扣一分,最终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胜利。教师让幼儿以合作的方式参与游戏,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提供游戏材料,优化教学效果

幼儿开展游戏离不开材料的支撑。教师可以结合游戏的内容和主题,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以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提升游戏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需要,选择安全、新颖、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材料。例如,在教学“小喷壶”时,教师可以开展“我是动手小行家”游戏。在游戏开展前,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易拉罐、矿泉水瓶、塑料剪刀、胶水、卡纸等材料。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并适时引导、辅助幼儿制作喷壶。在幼儿制作好喷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选出他们心目中最优秀的作品,票数最高的幼儿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励。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为幼儿选择游戏所需的材料,以有效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热情,从而保证游戏教学的效果。

总之,游戏契合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教师利用游戏开展教学,能有效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为幼儿营造更加优质的学习氛围。教师还要为幼儿提供相关的游戏材料,促使幼儿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身心情境游戏
不同情境中的水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爆笑游戏
给身心降个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