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验 体验 实验

2021-02-12华黎婷

幸福家庭 2021年18期
关键词:造桥麻绳树桩

华黎婷

項目化学习是指幼儿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对一个真实、有吸引力的问题或课题进行持续探索和研究,运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核心知识经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项目化学习强调幼儿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实践与协作,注重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以大班项目化学习“造桥记”为例,阐述整个项目的开展过程及实践策略。

在大班上学期主题“自信的中国人”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社会活动“中国名桥”,在活动中幼儿进行了团体讨论,笔者发现幼儿对桥的外形特征、结构造型、建造年代最感兴趣。有一次在小水沟玩耍时,一名幼儿意外发现架在小水沟上的木桥断了,这一事件立刻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讨论中幼儿不由自主联想到了“中国名桥”,一名幼儿提议:“我们也可以来造一座桥。”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造桥记”项目活动便由此产生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造桥并不是一桩小工程,造桥前我们需做好充足的准备。于是,笔者首先在教研组内开启头脑风暴,设想开展此项活动需要准备的东西,然后,笔者和幼儿进行了探讨,最后笔者将讨论后的内容进行了筛选。

(一)桥的外形结构

在“中国名桥”活动开展后,笔者又组织了亲子调查活动“我身边的桥”。调查后,幼儿进行了即时分享。一名幼儿说:“我和妈妈周末来到了渔夫岛,这里有一座‘卓仁桥’,它的样子是拱形的,是用石头做成的。”一名幼儿说:“这是我家门口的桥,它的名字叫‘步行桥’,我统计了一下,楼梯有34个,圆柱体有26个,大圆盘有16个。”另一名幼儿说:“妈妈带我去了南长区大公桥,这是一座跨越古运河的梁式桥,历史很悠久哦。”

经过这次实地调查,幼儿对桥的外形结构及使用的材料有了直观感受。之后在建构游戏中,笔者鼓励幼儿运用各种建构材料模拟搭建不同的桥,为实地造桥做铺垫。

(二)桥的承重

为令幼儿了解影响桥的承重能力的因素,笔者开展了科学活动“桥的承重实验”(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来进行实验)。在保持两个“桥墩”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纸的软硬、薄厚程度影响桥的承重;改变纸的形状能够改变桥的承重能力;在桥墩中间用纸增加一个拱形,也能改变桥的承重力等,这些发现的背后是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成长。

项目化学习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它形式的多样,并且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下,幼儿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去体验。

笔者所在的梅荆花园幼儿园有一块“田横头”,它为幼儿的项目化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测量小水沟的宽度

一名幼儿准备了一根麻绳,他试图一个人将麻绳甩到小水沟对面,尝试几次后终于甩过去了,他马上又跑到对岸去拉麻绳,一拉麻绳就掉进了水沟。这时,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另一名幼儿,并对他说:“等会儿你帮我拉一下麻绳,好吗?”另一名幼儿欣然答应。于是幼儿回到原来的地方用力将麻绳甩到对岸,另一名幼儿将麻绳捡起用手拉直,这样就很容易测量小水沟的宽度。

由于小水沟不是平面化的物品,幼儿在测量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幼儿在不断地尝试中解决问题,也从中积累了更多测量经验,体验到了测量成功的快乐。

(二)收集造桥材料

笔者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画的设计图进行自主分组,并在幼儿园内开始收集造桥材料。有的组在建构室找到很多长条形、圆柱形和半圆形的清水积木;有的组在储藏室找到了长木条、PVC管,并测量其是否符合小水沟的宽度;有的组在体育器械室找到了平衡木板、轮胎等;有的组在教室拿来了牛奶纸箱;还有的组就地取材,搬来了旁边的树桩。

(三)造桥

正式造桥前笔者与幼儿一起选出了几幅造桥设计图,并将幼儿分成了若干个造桥小组。以下是笔者实地观察到的一组幼儿的活动实录:本组共有四名幼儿,他们选择的材料是树桩,一名幼儿搬来了一根树桩,试图将树桩竖在水沟里,因沟底不平整树桩倒了,另一名幼儿上前帮忙,他们试了很多次,都不能将树桩稳固地竖在小水沟中。这时又有一名幼儿上前将树桩横过来放在了水沟里,一开始树桩漂浮了起来,他赶紧又放上去一个,其他幼儿上前帮他一起摆放。这时第一个幼儿提出质疑:“你这样放就跟设计图不一样了。”两个人就此争执了一会儿,互不相让。

在真实的情境中幼儿的体验不完全是正向、愉悦的,他们很可能遇到挫折。正如实录中的第一名幼儿,他的体验并不是愉快的,他在尝试造桥时体验到了失败,又与同伴意见不统一产生了分歧。但是,这些不愉快的体验能让幼儿积累相应的生活经验、习得多种实践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项目化学习持续的时间取决于幼儿开展项目的进程。幼儿发起项目到项目成果呈现的地点可在室内也可在户外。

实地造桥结束后,幼儿仍意犹未尽,但受天气影响,幼儿不能每天到小水沟旁进行实地操作。于是,笔者在教室内布置了“小水沟”的场景,这样一来,幼儿就能持续开展造桥活动。

例如,在小水沟实地造桥时,轮胎组的幼儿发现了桥面不平稳的问题,但由于时间不允许,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在教室中,该组幼儿进行了二次造桥,用半圆积木替代半圆轮胎作为桥墩,重造的桥面十分稳固。

再例如,一名幼儿曾设计了一座双层桥,但由于实施难度大,她的设计在实际实施中被否定了。在教室场景中,该幼儿决定将自己的设计图付诸实践,在与同伴的协作下,双层桥搭建成功了。在室内场景中,幼儿的造桥设想更易实现。

实地造桥结束后,笔者和幼儿一起进行了第一次造桥经验的总结讨论,有幼儿提出:“我见过的桥都是有栏杆的,我们造的桥没有栏杆,不太安全。”于是,幼儿开始运用各种材料来制作栏杆,笔者与幼儿开始了新一轮的项目化学习之旅。

幼儿的主动学习往往由兴趣引发,在兴趣的驱动下,幼儿持续不断地探究,也不断增加知识经验。在教室内,项目化学习更具游戏性,幼儿在游戏中持续探索与发现,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

在“造桥记”项目化学习中,幼儿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经验逐步增加,科学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及同伴间的协作能力也明显进步。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感受,更要关注幼儿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尤其是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自发生成的积极主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的内在学习品质。这些品质的形成将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吴区梅荆花园幼儿园)

猜你喜欢

造桥麻绳树桩
一截“小树桩”
新年麻绳
漂亮的“小草帽”
超大吨位造桥机长距离跨越连续梁施工技术
树桩屋
一根麻绳 ,打造逆天美物
树桩盆景的夏季管理
造桥机节段拼装64m简支箱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拼装式节段箱梁造桥机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铁路客运专线YZ2500移动支架造桥机受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