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道德与法治”不再纸上谈兵

2021-02-11柳鹃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柳鹃

有效教学的量化理论表明: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讨论50%、实践70%、教别人90%。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而实践性作业是学生讨论、实践与互学的有效学习方式,是学以致用最好的注解。基于此,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而为了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更有必要设计一些实践作业,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道德形成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单元视角下设计更有效的实践作业,将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技能、价值判断的能力、对道德原则的领悟都可以在活动中形成,因而活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日常教学和研训活动中开展的实践活动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作业设计随意化 当前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一般都是语文教师兼任,很少有专职教师。这在“减负”大背景之下,极易造成教师在完成作業设计时走极端: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将教材内容教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不布置作业就是“减负”;还有一部分教师具备作业设计的意识,但非常随意,既不考虑单元主题,也不从教学目标出发,更谈不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往往存在对学生的能力预估不足;脱离学生生活或高于学生生活;未考虑学生的差异,布置整齐划一的作业等问题,这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活动性课程而言是极其不利的,难以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

作业实施简单化 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的实践作业,很多教师太过拘泥于教材示例,以搜集资料的作业为主,或只是配套活动手册的“再现式”作业,并未深入思考。课前无精心设计,作业形式单一,趣味性不强;课中缺乏有效指导,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课后根本不过问,让学生在课外自己解决,为作业而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难以达成实质的教学效果。

作业评价单一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评价方式逐渐被大家认可,但往往不能有效落地。很多道法学科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注重“生活化教学”,但这种生活化往往止步于课堂,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堂之外道德行为的延续培育,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上交的道德与法治作业,教师往往疏于检验,有点责任心的教师,也只是像批阅语文、数学作业一样,匆匆打个等级就“一锤定音,草草了事”。长此以往,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认知得不到相应的发展。

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去创设、去组建。同时,要努力改变教学方式,创新学习方式,试图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实践作业应遵循教育规律和课改原则,为学生量身定制。需要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为“轻负高质”的实现寻找一条捷径,为教学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因此,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认为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实践作业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生活性——从书本走向实践,让作业有“广度”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生活性”。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广阔的生活实际出发,善于挖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合鲜活的时代元素,拓展作业内容,使之与教材内容建立联系。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作业的设计应取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之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在活动中明理。

趣味性——从纸笔走向实践,让作业有“温度”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程,身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善于将知识以趣味性的方式恰当呈现给学生,如生活案例、故事情境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只有将趣味性渗透到作业设计之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作业的重要作用。

选择性——从划一走向丰富,让作业有“梯度”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家庭教育、个人学习能力以及努力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致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会表现出特殊性和差异性。教师要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围绕目标和依托教材,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生活经验,对作业的内容、数量和难度进行选择。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采用“自助餐”“作业超市”等优化作业形式的方式,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实践作业的设计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内容非常丰富,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设计实践作业时应围绕目标,依托教材,立足学生,明确设计方向,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学知识,还能学方法,从而获得新的道德认知,既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能获得思维的发展。

一是实践探究型作业。道德与法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生活性很强;同时极具开放性,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学生不断拓展的生活、学习领域。虽然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实践能力和理性辨析思维能力欠缺,但实践探究素养依然是不能缺少的核心能力。纵观一、二年级的教材,指向实践探究的内容并不少,其中动手实践型作业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生活技能训练、生存能力、运动项目、科学小实验。针对这类动态作业的实践性特点,教师可以指导设计实践计划表,借助实践基地、学校实践活动、传统节日、春秋游等整合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动态作业,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是行为训练型作业。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教材内容取材于学生生活,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课后教师实践性作业则更是指导学生服务于生活。小学一、二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都着眼于学生生活及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些教学主题的课时目标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就需要课后实践性作业来加以强化。由于习惯的养成有一个意识上接受和行为上强化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行为训练类的实践作业关键在于长时间的坚持和督促。这类动态作业可以设计成“记录表”“日记”“每日打卡”等形式,借助录影、网络等有效工具,让学生在家长、教师的监督下,坚持完成该项动态作业,为好习惯的养成注入一剂强心剂。

三是情感体验型作业。人类拥有十分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内心所产生的感受、体验或亲身的经历,它是联系内在心理与外部世界的中介和桥梁。正因如此,人生中的许多情感体验才会让人刻骨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涉及了情感体验这一方面,包括个人自尊感体验、他人同理心体验、集体荣誉感体验、社会责任感体验等。教师应以情感体验为依托,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体验,并让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通过实践活动扎根在生活这片沃土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的情感体验才更真实、更长效。

实践作业的实施 一是尊重学生主体,发挥教师主导。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活动,他们的活动水平会长期处于低水平运作。在学生的汇报展示环节,教师要及时介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比较、评价等手段建立活动机制,使活动向纵深发展。二是了解真实学情,调整教学重心。根据实际情况,实践作业可在校内完成,也可以在家长的协助下在家里完成。待学生完成后,教师应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差异、认知困难和认知错误。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重心,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合理分配,重点问题充分展开,实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三是优化活动内容,增强互动效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微电影等已成为教师广泛使用的课程资源。学生和家长对此也已经非常熟悉,甚至经常成为这些课程资源的制作者。基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实践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

实践作业的评价 作业完成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合理评价,并及时将信息以有效的途径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双丰收。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它的评价不仅要因人而异,除了要进行常规性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外,还应从评价内容、评价人员、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思考,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目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应从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都不相同,其认知、情感、行为也就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评价的主体要多元,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生自己,也可以是同学、家长、教师等。评价的尺度也应该是多元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生点滴的进步都是评价的尺度。实践活动也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知识学习到能力培养,让每个学生的课后作业都具有开放性和透明性。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实践”的观念,一方面,让教学走進学生生活;另一方面,让学生走进社会实践,精心设计符合学科内涵的实践性作业,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经过此次的实践研究,笔者更加坚信以“生活”为依托,优化道德与法治实践作业,激励学生实践是一种有效的尝试。教师只有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实践作业与学生生活的无缝对接,才能使学生真正过上有道德的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不仅能够彰显课程独特的魅力,还能够通过作业达到教与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乔司杭海路小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