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运用小学美术教育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方法

2021-02-11陈秀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2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有效方法成长

陈秀敏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开始越来越重视小学美术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塑造出一个平面的形象,不仅可以表达创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还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创造性。本文就基于运用小学美术教育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成长;有效方法

一、小学美术对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感受精神世界的建立,并且还能够学习美术绘画的技巧,从而促进学生技术技巧意识的形成。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绘画,或者是对于同一幅图的不同见解,大致判断出学生的性格特征,心态情绪等。美术教育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以此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除此之外,美术教育还能够带给学生一种精神活力,让学生在创作中调节学习的压力。

二、小学美术教育学生成长的有效方法

(一)巧用角色扮演方式,教会学生感悟美术课文内涵

小学美术教师就可以采取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扮演绘本故事中的人物来感受人物的不同心情,从而理解绘本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教授《袋鼠妈妈的口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仔细观察绘本中所畫出的袋鼠妈妈的长相特点,运动特征等等。然后教师还需要准备用剪纸来剪出袋鼠妈妈的耳朵,以及许多可爱的小布娃娃。在正式开始绘画前,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袋鼠妈妈的耳饰和一个可爱的小公仔,让学生将袋鼠妈妈的耳饰戴到头上,然后再将小公仔放到学生自己的肚子上,用衣服包住,然后用模仿学习袋鼠妈妈的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袋鼠妈妈的口袋”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母亲在孕育自己时的不易和艰辛,学生将带着这一份感情把自己的体会用画的形式,画出“袋鼠妈妈的口袋”以此达到理解绘本内涵的教学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通过多媒体,可以运用声音,视频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授《袋鼠妈妈的口袋》这篇绘本时候,教师就可以先提前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个关于袋鼠的种类,生活习性,运动特征等方面讲解的动画小视频。动画的人物形象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最多的,并且绘画难度较之于真实的动物也会更低。教师在动画视频播放完之后,就可以以动画视频中的“袋鼠妈妈”的形象作为学生的观察模板和绘画模板。教师可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观察袋鼠妈妈的每一个长相特点,例如袋鼠妈妈的尾巴很长,时常是拖在地上的、袋鼠妈妈的肚子部分的皮肤颜色与身体其他部分的皮肤颜色要更浅一些、袋鼠妈妈的头顶有两只长长的大大的耳朵等等。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袋鼠妈妈的长相特征的时候,还可以在一旁的黑板上画出来,如在讲到袋鼠妈妈的腿比较短,比较粗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袋鼠妈妈的腿。教师将动画中的形象刻画在黑板上,并且画的栩栩如生,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画出了自己眼中的袋鼠妈妈的样子。不论是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播放的方式,还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袋鼠长相特征的行为,都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指导学生自主绘画,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

绘画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想要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的前提是学生需要学会绘画,能够善于在画中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教授学生《袋鼠妈妈的口袋》这篇绘本的时候,需要让学生自主画出自己想象中的袋鼠妈妈的形象。在课堂初始,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随意构画出自己现如今的认知中的袋鼠形象。学生画完之后,教师再与真实的袋鼠进行对比点评,问学生:“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你们所画出的袋鼠形象与真正的袋鼠有这么多区别吗?”用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跟随教师脚步开始重新学习画出袋鼠。教师可以用各种方式,视频播放,文字讲解或者是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先全面了袋鼠是一个怎么样的动物,让学生抓住所需要画的对象的特征。学生只有了解了袋鼠,才能真正的画出“袋鼠妈妈的口袋”。接着,教师再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带领学生绘画,教主要师负责绘画的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索和理解来画出“袋鼠妈妈的口袋”。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画出“袋鼠妈妈的口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主能力。

(四)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激励学生继续前行

要让学生坚持完成一件事情不走神就需要能够很好地的带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组织课堂绘画比赛,展示每一名学生的绘画作品。

例如,教师在教授《袋鼠妈妈的口袋》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袋鼠妈妈的口袋”,然后通过评选,选出几幅优秀和相对于比较差的进行点评。而对于画的比较好的学生,教师点评的时候可以说:“这副画画得很不错,形象与袋鼠也比较符合,在欣赏这副画的时候,老师也能够感受到你将情感融入了画中,通过画表达出了你的想法。但是不要骄傲喔,绘画也是需要勤奋练习的,你很有天赋,再多练练,一定会画得更好的”。接着点评画的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说:“这位同学画的也很不错,袋鼠的形象画的很可爱,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了母爱的刻画。画画就如写作一样,写文章需要有中心思想,有内涵,有感情一样,绘画也是如此。所以继续努力,你的画很不错,再融入感情就会更好了。”。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剩余时间,奖励画的优秀的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或动物,然后教师再运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又能够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画出自己喜欢事物。

三、结束语

美术教育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身边美的事物,对生活充满期待。并且,绘画也是学生的一种情绪的表达与宣泄,能够让学生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更全面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谭婷薇. 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D]. 沈阳师范大学.

[2]梁盼盼. 浅谈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 艺术科技, 2016, 29(2):398.

[3]和志华.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3(9):140.

(责任编辑:张晓东)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育有效方法成长
浅议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
分析罗恩菲德的儿童中心主义对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