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焊接式全铝公交车车身设计开发

2021-02-11叶焕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22期
关键词:铝型材骨架公交车

叶焕明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0 前言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我国汽车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各类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能源消耗过量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各大汽车生产商也越来越重视降低油耗、减轻车身质量,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汽车轻量化是必然发展趋势,汽车生产商应该优化结构设计、采用高强度钢等减重方案,使用全铝材料进行汽车制造,可在保证整车强度与刚度的同时,减轻车身质量,降低油耗,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最终目的。和普通钢材相比较,铝合金的挤压性与比强度更好,可制造各种横截面型材,可优化部件的刚度和硬度,减轻构件质量。因此,全铝材料对减轻汽车质量、优化汽车自身结构有重要的影响,也是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研究重点之一。

1 公交车铝车身结构设计思路

Q345、Q235 等结构钢具有价格便宜、容易加工焊接、强度高等优点,是客车常用的材质,该材料在客车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可靠性高。新开发的公交车铝车身结构可参考常规钢结构车身,先按要求设计好钢结构车身,然后基于强度相等的原则,将钢结构转为铝型材结构,即通过增大铝型材厚度或截面体积使其与钢车身的力学性能相等,从而保证整车强度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公交车铝车身结构设计流程图如图1 所示。

图1 公交车铝车身结构设计流程图

客车骨架按结构可分为6 大片,即地板骨架、左侧围骨架、顶盖骨架、右侧围骨架、前围骨架、后围骨架,由于地板骨架是整车受力最大的部分且底盘很多零部件安装在上面,需要固定很多支架,从强度及加工制造方面考虑,不适合用铝车身代替,可以将其余5 大片骨架用铝合金型材代替,也可以极大地降低质量[1]。另外铝车身也有两种工艺:一种是做好铝型材,连接处用直角支架通过螺栓连接起来,这种工艺简单但是后期工作量大,而且大量的支架和螺栓也会增加很多重量,不利于降重要求;另外一个方案是做好铝型材再拼焊而成,该方案对铝焊接工艺要求高,须保证在焊接处的质量能满足要求。经过两种方案的对比,再结合铝型材厂家的制造及质量控制能力,最终选择第二种方案,即焊接铝车身,铝车身焊接由铝型材厂家协作完成,提供实验认证,保证质量合格。

2 明确铝合金材料

纯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相关密度是2.7g/cm3,密度约为钢材的1/3,熔点660℃,铝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耐低温,在-183℃~-253℃下不冷脆,强度不会因温度降低而降低,此外铝还有一个特殊的优势,就是防腐蚀性能好,铝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氧化膜从而阻止腐蚀。铝金属本身质软强度低,不适合在结构上应用,但是在铝中加入合金,例如硅、镁、锌等,组成铝合金,这些铝合金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它的机械性能,时至今日,铝合金产量和用量仅次于钢材,成为人类应用的第二大金属,合金挤压材料在建筑、交通、电子等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2]。

6 系铝合金是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属于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合金具有中等强度,无应力腐蚀破裂倾向,具有焊接性能好,成形性好工艺性良好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挤压材料,另外在T6 状态下,强度在255MPa,抗拉强度在290MPa。应用最广泛的是6061 和6063 合金。此次新开发铝车身公交身根据自身需要,需要铝型材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根据需要制作名种形状的铝型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另外再根据铝型材厂家的制作能力,综合以上要求考虑,最终选用型号为6061-T6。不同铝合金材料的各项参数对例如下表1 所示。

表1 不同铝合金材料的各项参数对比

3 公交车钢结构CAE 分析

在进行铝合金公交车车身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车身进行CAE 分析,并深入了解与掌握车身的实际性能状况,同时为设定性能指标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对车身进行不同工况综合分析,对刚度与模态进行计算,CAE 模型材料具体参数见表2。

表2 CAE 模型材料具体参数表

3.1 有限元建模

静态应力分析过程中,可采用HyperMesh 处理工具对网格划分,CAE 整体包括骨架、蒙皮以及其他相关部件。车身骨架中大多数都是薄壁件,可使用壳单元完成建模,主要为四边形。在进行网格划分之前,应当取出薄壁零件中面,之后在中面进行网格划分。还需综合考虑公交车车身具体尺寸,划分标准具体如下。(1)网格尺寸为20mm,最小5mm,最大40mm,骨架不同方向有2~3 排单元;(2)翘曲度<10°。(3)长宽比<4;(4)最小角>30°;(5)三角形比例<0.5%,尽可能不要采用三角形单元。

综合考虑公交车的使用环境状况,结合设计参数以及相关试验数据结果,设定不同强度工况分析,具体如下:(1)模拟车辆额载状态下,在水平路面突然急停时状况,同时承受向前惯性力为0.8G 左右,查看向前制动情况。(2)模拟公交车额载状态下,在水平路面急停,惯性力为0.5G。(3)模拟车辆额载状态下,在水平路面加速的情况,同时承受加速惯性力1G 左右,查看加速情况。(4)模拟车辆额载状态下,在水平路面右转向情况,惯性力0.5G。(5)模拟车辆在额载状态下,在水平路面左转向情况,惯性力0.5G。(6)模拟车辆额载状态下,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状况,承受1.0 倍荷载。(7)模拟车辆额载状态下,在水平路面行驶过程中,遇到减速带,同时承受2.0 倍荷载。(8)模拟车辆额载状态下在不平路面上行驶,对车身形成荷载。(9)车辆乘客满载,模拟车辆在水平路面直线行驶,同时承受1.0 倍垂向荷载以及满载情况下的载荷。

3.2 有限元分析

采用HyperWorks 软件对车辆结构的模态以及刚度、不同工况环境下强度进行分析。钢结构车身在整体扭转状态下,频率为10.91Hz,整体弯曲频率为14.55Hz。对车辆在弯曲荷载环境下的刚度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在扭转荷载环境下的刚度情况。经过分析可得出弯曲刚度为42598895.2 N/m,扭转刚度则为26761538.96 N·m2/rad。分析钢结构公交车车身强度可知,其符合钢材料性能综合要求,和铝合金车辆强度等性能指标不具备对比性。

4 结构设计

根据钢结构车身的开发经验和深入分析,公交车的车身结构采用的是矩形材拼焊而成,即骨架式车身结构。而杆件的力学特点是适合承受拉压载荷,不适合受弯扭载荷。避免车身架产生过多的弯扭载荷的首要方法是,车身骨架的结构布局要保证力流传递的连续性[3]。所以在骨架总设计时,需要注意满足以下设计原则:1)车身骨架的顶盖弯梁、侧窗立柱、侧舱门立柱、地板横梁从上到下尽量严格对齐,形成一个方框,这就是客车行业的封闭环设计。一般右形成A 柱、前轮罩前、前轮罩后、中门前、中门后、后轮罩后、发动机舱前、发动机舱后,共8 个封闭环。 2)从前后方向看,顶骨架的左右边梁,侧围骨架的上边梁、中梁、下梁应用前后贯通。3)侧围骨架和顶骨架对接处、地板骨架和侧围骨架对接处是应力集中区,须着重加强。4)以上整体框架搭好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加强板和连接件。

该铝车身结构,由车身侧视图断面图可知:1)顶盖横梁、侧围立柱、地板横梁严格对齐,纵向剖面形成框形结构,很好地响应了第1 条设计原则。2)顶骨架的左右边梁,侧围骨架的上边梁、中梁、下梁应用前后贯通,很好地响应了第2 条设计原则。3)侧围骨架上边梁同顶骨架的边梁焊接好后再增加连接板,通过铆接增加强度,侧围骨架同地板骨架连接处先预埋好钢板,再同地板骨架焊接,侧围骨架同顶骨架连接处是应车集中处,为了增加强度,加大了顶骨架的截面积,另外还增加圆弧过渡,使受力更加平顺,通过以上措施很响应了第3 设计原则。4)在侧围骨架的上边梁和侧窗上梁增加加强板和斜撑,尤其是乘客门处,少了中梁,结构较弱,须增加更多,另外侧围骨架中梁以下也增加适当加强板和斜撑,通过以上措施响应了第3、4 条设计原则。

公交车有非常多零件固定在侧围骨架和顶盖骨架上,而且很多还是现场攻螺栓孔固定,例如座椅、扶手、探头、电视等,须在骨架上增加预埋板,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分别处理,例如固定在顶骨架的探头,质量轻,受力小,直接用铝板代替,而固定在侧围上座椅、扶手,受力大,可把5mm 钢板先铆接在铝型材上,再把铝型材焊接在骨架上[4]。

5 铝合金公交车车身CAE 优化设计

结合之前对钢结构公交车车身分析结果,先确定车身基础结构与关键部分,之后再通过CAE 分析与优化,从而满足车身设置指标,完成对全铝公交车车身结构的设计与开发。

5.1 第一轮设计分析

第一轮铝合金公交车车身CAE 模型主要是在钢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车身大部分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将材料进行更换为铝合金材料,车身底盘依然为钢结构,铝合金车身骨架通过焊接完成连接。通过该轮对两种不同材料车身结构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进一步确定铝合金车身架构的优化方案,也为提升车身性能带来借鉴参考。根据CAE 分析的具体结果可得出,该轮铝合金车身架构和钢结构相比,模态振型相同,铝合金车身架构频率更低,两者刚度差距比较大,整体弯曲刚度明显下降32.65%,扭转刚度则下降50.08%。强度分析结果表明,铝合金车身架构在不同工况下,最大应力值相对偏高,大部分结果超出材料的应力值。

5.2 第二轮设计分析

结合第一轮CAE 分析结果,对局部存在问题的车身机构进一步优化改进,优化改进环节主要包括了以下方面:(1)蒙皮料厚增加约50%;(2)侧围立柱厚度设计为4.0mm;(3)顶盖纵梁加大加粗。CAE 分析结果可得,第二轮铝合金和钢结构,两者之间相比,刚度差距缩小,整体弯度刚度下降,不同工况环境下,最大应力值有所降低,但是也存在超过允许应力的情况,后续仍需逐步改进。

5.3 第三轮设计分析

针对上一轮CAE 结果,对公交车车身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改进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1)顶盖和侧围骨架两者间采用贯通式铝合金材料连接,材料断面可采用HyperWorks 优化进行获得,使受力更加平顺过渡,并增加加强筋;(2)窗立柱规格为80cm×50cm,可以增加弯曲应力强度;(3)框架壁厚进行尺寸优化,并结合具体结果,对梁壁厚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保证结构整体厚度相同;(4)对第二轮框架改进方案予以保留,同时,增加加强斜撑。根据CAE 分析结果,第三轮铝合金公交车车身和钢结构的刚度车距缩小,车身模态频率提高,扭转刚度有所下降,不同工况下最大应力值降低。

5.4 第四轮设计分析

这一轮主要是在上一轮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车身骨架尺寸,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强度比较弱的局部区域,增加斜撑和加强板,主要包括侧围骨架和顶骨架连接处、侧围骨架和地板骨架结合处。根据CAE 分析结果,这一轮车身和钢结构车身对比,整体扭转频率发生改变,可达到12.58Hz,整体弯曲频率为15.46Hz 且刚度缩小,模态频率明显加快,扭转刚度也明显提高,符合钢结构车身标准要求刚度。通过强度分析,可得出,不同工况下,最大应力值有所降低且符合材料许用应力。公交车主要的行驶环境是城市,路况环境较好,因此,遇到恶劣工况的概率也比较小,不会对车身产生危害和不良影响。经过以上几轮的优化设计与试验,铝合金公交车车身和钢结构相比较,车身模态明显得到提升,车身扭转与弯曲刚度也与钢结构车身几乎相近,各个工况环境下,最大应力值均符合标准要求。同时,铝合金车身和钢结构相比较,其车身质量也明显减轻,为31.5%,能够充分说明其轻量化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6 最终设计

初步方案完成设计后,由专业CAE 工程师分析,并组织工艺、车间、采购物流等相关部门评审,在薄弱处、应力集中处加强结构:1)顶盖边梁增大截面,增加加强筋,加大圆弧,使力流传递更加平顺。2)增加侧围连接地板预埋板尺寸以增加强度。制作工艺流程为分别先拼焊好顶骨架、地板骨架、左右侧围骨架、前围骨架、后围骨架六大片,再到工装台架上完成整车骨架拼焊及铆接。全铝合金公交车车身骨架是将铝合金挤压材料进行焊拼形成,主要是通过连接进行固定,截面也可结合具体优化结果设计,种类更多,可选择性也更多。全铝公交车车身结构骨架主要截面形状包括以下几种,即“U”形、矩形、圆弧形以及日字形,矩形材料主要是进行骨架梁设计制作,“U”形材料主要适用于对刚度要求并不高的局部区域,日字形主要是在侧窗以及侧围立柱方面,圆弧形材料主要适用于侧围与顶盖骨架两者之间,并对其进行连接,纵向布置。经过统计结果得知,以同配置10m 长公交车为例,焊接式铝合金公交车车身和钢结构车身相比较,其车身质量明显下降,轻了约490kg,效果很好,从而有效降低燃油消耗,达到开发目标[5]。

7 结语

时代在发展,人类探索科技发展的脚步一直在前进,节能减排一直是社会的要求。铝合金钢车身由于成本高、焊接工艺难等问题无法全面推广,但是在开发探索应用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就例如轿车行业的铝合金轮毂已全面推广,铝合金悬架、铝合金连接件也在逐渐更多的应用,焊接式全铝公交车车身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车身刚度,满足不同工况环境,同时符合标准要求,车身质量也明显减轻,轻量化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价值。只要我们保持探索的精神,就一定能为人类科技文明作贡献,为节能减排、地球环保作贡献!

猜你喜欢

铝型材骨架公交车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你们认识吗
一种嵌入式半空心铝型材分流模结构
公交车上
公交车奇妙日
一种新的大方管铝型材挤压模结构
一种铝型材上模整体镶嵌式分流模结构
城里的公交车
光伏铝型材檩条机械有限元分析
内支撑骨架封抽技术在突出煤层瓦斯抽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