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节日现代治理的实践思考

2021-02-11李国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治理机制治理结构传统节日

李国江

〔摘要〕 我国现代化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使得国家层面价值导向、现代民众节日需求、传统节俗传承等要素在传统节日社会场域糅合相交,传统节日治理处于更趋复杂的态势。从现代治理理念来看,传统节日现代治理是一个关涉传统与现代、非常日与常日、民间与政府主导的二元衔接进程。就此意义而言,传统节日现代治理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有效衔接各二元要素,构建现代治理与节俗传承无缝衔接、相融相洽的治理场域。传统节日现代治理需通过节日治理的民俗化和节日民俗的政府主导作用,达到民间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进而实现传统节日现代治理理论探讨的突破和实践效能的显现。

〔关键词〕 传统节日;现代治理;治理结构;节俗社会问题;治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6-0115-07

传统节日作为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与近现代产生的现代节日相對,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1〕131。传统节日在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节期①和稳定传承的节期特定民俗活动,也成为与常日相区别的非常时日。从社会运行角度来看,传统节日是社会运行中特定的时段,对节日进行管理也成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重要内容。在学界,董晓萍认为节日是一个社会宏观管理,“我国自汉代起,就有政府管理节日的传统,并延续到后世农业社会中,管理者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2〕346。政府的节日管理因政府管理主体根本性质的差别而特点有异,现代政府的节日管理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张勃通过回顾传统社会中官方与节日的关系,指出纵观汉代以迄清代近两千年的传统社会,从官方倡导的价值观念看,封建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或否定禁止或认同引导某些节日或节俗活动,以此管理或干预节日〔3〕。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念导向下的管理方式并非只是封建统治者的专利,有学者分析了现代国家政府对节日时间和节俗活动不同程度的干预或管理。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国家政府管理节日的基本遵循。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在节假日制度管理层面,将传统节日管理纳入国家法令体系,先后把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在内的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加速的社会转型,国家政府价值导向、现代民众节日需求、传统节俗传承等要素在传统节日场域糅合相交更趋复杂,传统节日现代治理当前更显突出。笔者将传统节日置于现代治理理念下,以纳入国家法令体系的传统节日治理为研究对象,探析传统节日现代治理的特点、结构、存在问题与对策,试图从民俗学与社会学相交叉的视角拓宽传统节日现代治理的思路,进而发挥传统节日在当下现代治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传统节日现代治理的特点

一般来讲,治理是由多元主体对社会领域进行管理的过程, 旨在维护整个社会的运行秩序。在此意义上,传统节日现代治理是指在传统节日特定社会运行时段中,以政府主体为主导,政府主体与社会主体平等合作,对与其利益相关的社会事务,互动协调并采取一致行动的过程。传统节日现代治理本着观时俗以治的原则,把实现满足民众的节期需求、维持节日社会良性运行为目标。由于传统节日是以节日节期为特定社会运行时段,因此传统节日治理往往有别于一般社会运行时段的治理,从而体现出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民俗性。传统节日有别于常日时段,它具有某些特定的节俗活动。而且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活动往往传承悠久,是民众节日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民众的节期生活。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传统节日现代治理与节俗文化密切相关,它不仅不能脱离节期丰富多彩的节俗文化,反而更需要尊重节俗传统。传统节日现代治理往往要借助节俗文化内涵的正功能,抑制其负功能。只有将传统节日现代治理与节俗充分融合,发挥节俗文化在节期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加强对节期社会运行的管理,从而满足社会各阶层群体的需求。因此,传统节日现代治理镌刻着极深的民俗烙印,凸显出鲜明的民俗特点。

二是时段性。从社会运行角度来看,社会治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年度周期内的社会运行而言,社会运行时段可以分为常日和非常日。其中,传统节日属于社会运行的非常日时段。传统节日作为民众年度周期重要的生活节点,把民众年度生活分成不同节期的同时,也依循节期把整个年度的社会运行切割成多个时段。当前我国传统节日运行时段主要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四个节期。上述四个节日的节期在年度生活中都相对固定,具有特定的民俗活动,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构成了调节民众生活的特有机制。一旦进入传统节日节期,人们即进入了一个有别于常日生活的时段。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传统节日现代治理是针对特定社会运行时段的治理,具有显著的时段性特点。

三是效应性。传统节日现代治理的效应性是指节期社会治理对社会运行整体治理所能产生的影响。由于传统节期在民众年度生活中非同于常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就使得该时段治理的效果也尤显突出,并集中体现在治理产生的效应方面。传统节日现代治理的效应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治理效应的后延性。传统节日现代治理虽是针对特定社会运行时段,但是节期社会治理的效果往往会影响到社会运行常日时段的治理,从而表现出后延效应,即能对后续的社会治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二是治理效应的凸显性。传统节日作为年度生活的重要节期,在民众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节期中民众往往遵依由其自身创造的习俗而行事。就此而言,传统节日现代治理主体能否依俗而治将直接关乎到民众的情感或心理感受,而这种情感或心理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可作为衡量节期治理效能高低的评判标准。在此意义上,传统节日现代治理更容易被包括民众在内的社会多层面所关注,因此其治理效能高低尤其能被放大凸显。

四是反结构性。民俗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提出“过渡礼仪”是“伴随着每一次地点、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年龄的改变而举行的仪式” ,并建构了包括“分离—边缘—聚合”三个阶段的理论模式〔4〕。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进一步指出,在此理论模式中,第二阶段即边缘阶段(特纳称之为阈限阶段)尤为重要。他认为边缘阶段“进入了一种神圣的仪式时空,它处于中间状态,不同于过去和未来那按照世俗生活范畴构造起来的时空”〔1〕157。据此理论,传统节日作为年度周期性的过渡仪式处在与人们先前常日生活“分离”和未来常日生活“聚合”的中间过渡阶段,即边缘阶段,也就是说,进入传统节日节期,即进入了一种不同于过去和未来社会生活范畴构造起来的时空,开启了一个非常日生活结构时段,进入反结构生活时段。具体来讲,在这一节期时段,社会生活体现出逆仪式性行为,这表现在社会治理层面,则使得以政府为主导的节日治理在治理目标、治理手段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体现出反结构性特点。如在春节治理过程中,政府改变平日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采取主动走访慰问、送温暖下基层等形式,积极解决民众节期社会生活问题,从而促进节期社会和谐稳定。

二、传统节日现代治理的结构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5〕。在此意义上,传统节日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有效治理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我国传统节日现代治理就其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文化治理结构和社会治理结构。

(一)文化治理结构

传统节日全面体现了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文化,是民族或地区文化活动的集合体。在此意义上,传统节日文化结构就是以节俗文化内涵为基础,节日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文化活动相互关联的结构体系。就节日治理而言,传统节日文化现代治理结构主要包括政府文化治理、经济文化治理和生态文化治理。

1.政府文化治理。传统节日政府文化是指为保障节期社会和谐稳定的运行,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和资源优势,从文化層面加大节期政府投入和宣传,加强传统节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行为总和。在投入方面,政府往往建立由多部门参与的联动协作体制。以春节为例,各地政府在春节期间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全面参与春节社会运行的管理,形成了有别于常日的节期政府管理体制文化。在宣传方面,政府加大传统节日宣传力度,利用网站、报刊等主流媒体加强传统节日宣传。宣传既涉及传统节俗活动的引导,也包括节期内的安全注意事项。政府节日宣传在宣传节俗活动、增加节日氛围的同时,也传达出对传统民俗认同与保护的信息,体现了其节期亲民导向。在节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政府从传统节日内涵出发,打造节期公共休闲场所,为多样民俗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支持。政府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如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指导旅游企业在中秋节期为民众准备包括中秋民俗体验、家庭亲子狂欢、面塑、吹糖人、打铁匠、剪纸等民间传统手工艺展示在内的中秋欢庆活动。再如,政府相关部门在春节节期组织开展文化巡演和民间艺术展演等。政府组织开展的节期公共文化活动充分凸显了政府文化的公共服务性。另外,政府也将节期公共文化质量纳入治理范畴,加大对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产品的监管服务,确保传统节日期间公共文化产品质量安全。从总体上来看,传统节日政府文化体现的是一种亲民文化,它在维护传统节日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治理导向作用。

2.经济文化治理。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传统节日经济文化是传统节俗与节日经济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具有民俗特色的经济营销模式。它对满足民众节期生活需要,促进节日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董晓萍指出,“民俗与经济是分不开的” 〔2〕196 。经济与民俗的结合使得传统节日经济生活更多地受到民俗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体现出更多民俗文化特色。传统节日经济文化治理主要是以政府监管为主导,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商机,满足民众生活需求并推动经济发展。当前,传统节日经济文化治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节期消费。传统节日期间,无论是具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节日食品(端午粽子、中秋月饼、正月十五的元宵等),还是节日娱乐活动(逛庙会、郊游踏青等),都是刺激消费的文化资本,节期也随之成为民众集中消费的时段。(2)商家营销。商家利用传统节俗这一文化资本提供的商机,在传统节日节期打惠民牌、亲情牌,采取多种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不断创新丰富节日经济营销模式。(3)政府监管。政府在传统节日期间不断加强对节期经济的监管力度。无论是商家营销,还是节期消费,在节期经济运行中都程度不同地有政府在场。作为传统节日社会治理的主导力量,政府在场有效维护了节期的市场秩序,从而既满足了民众消费,又规范了商家经营,更促进了民俗与经济的良性结合。

3.生态文化治理。生态文化是近年来学术界广为使用的一个概念。它的提出和使用是学者们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等生态危机在文化领域进行反思的结果。正如世界著名生态和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所指出的:“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6〕就此角度而言,生态文化的要义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进,节日生态也是当今节日社会运行的应有之义。节日生态文化是以特定的节日节期为背景,以节俗活动为依托,从民俗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和关注节日民俗对节日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影响,进而建设节日生态文明。(1)就自然生态而言,主要是在传承传统节日节俗活动过程中加强了对自然世界的生态关注。许多传统节日习俗,如爆竹燃放、烧纸祭祖等,在当今社会中不断与节日自然环境相冲突,形成了诸如大气污染、安全隐患等传统习俗公共危害。因此,春节、元宵节期间,各地政府划定禁放区,加强对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清明节期间,政府相关部门为防止祭祖烧纸引发的火灾,加强对重点区域火灾的防范。同时作为治理主体的民众及相关社会组织也积极行动,倡导传统节日期间生态过节,注重对传统节日自然生态空间文明的呵护。(2)在人文生态方面,传统节日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留。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活节奏、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从生活角度而言,人的生活不可能没有张弛。董晓萍认为:“人类总是需要休息的。人类需要休息,就如需要工作一样。它不能虚拟,也不能取消,它是人类社会和人文自然生存的呼吸道。”〔2〕309传统节日首先就是体现这一休息功能的重要“呼吸道”。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传统节日就是围绕农业生产生活的节律调整人们工作和休息的重要调节器。传统节日休假既包括节日期间民间停止劳作的休息,也包括官方规定的节日放假。官方节日放假的规定从汉代就开始了,虽然各朝各代的假期长短不一,但是从总体上而言,将一些岁时节日作为文武官吏、学生、编配囚徒、服役丁夫和工匠等社会群体的假日却是它们共同的特点〔3〕。当前,基于对传统的沿袭,政府更是将传统节日假期以法律形式予以固定,人们通过传统节日来调整休息、放松身心、满足生活需要。另外,人文生态还表现为和谐的人际交往。传统节日是人际交往的关键节期,传统节日中的众多礼俗活动都深刻体现了人伦和亲情。岁节祭祖几乎是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家人团圆、亲朋相聚也将传统节日作为维系和增进感情的纽带。伴随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离地域性”生活方式不断削减着原有的“在地化”生活状态中的人际交往。而传统节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人际交往少的缺憾,从而进一步维系了人际之间的感情,营造出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目前,传统节日的法定假期为促进节期和谐人际交往提供了时间保证,这不但有利于营造节日和谐人文生态,而且也能对节期之外的人文生态发挥积极效应。

(二)社会治理结构

传统节日社会结构是指在传统节日社会运行的特定时段中,围绕传统节日节俗而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传统节日节俗是节日社会治理活动得以开展的有效助推性资源,在传统节日社会治理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传统节日社会治理结构主要涉及节日交通、节日保障、节日安全等三个方面。

1.节日交通治理。贵人伦、重亲情是我国传统节日的显著特点。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传统节日是强化伦序、密切亲朋交往不可或缺的感情纽带。传统社会“在地化”生活方式对传统节日感情纽带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保障,但是 “离地域性”生活方式成为当前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对此,为满足民众节期人际交往的需求,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导性主体,不断加大传统节日交通治理力度,以适应民众不断增长的节期出行需求,畅通民众节期人际交往之路。近年来,随着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期范畴,部分传统节日期间实行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极大契合了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满足了人们节日出行需求。同时,各地政府注重交通设施的硬件建设,持续推进优化道路建设。在多地政府年度计划报告中,大多涉及道路改造的民生工程。这一方面优化了地区道路交通,另一方面更是畅通了传统节日民众的亲情路。有效的传统节日交通治理不仅化解了城市化带来的社会流动性与传统节俗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且有助于增进节期人际和社会的和谐。

2.节日社会保障治理。传统节日是全民性节日,在民众生活中影响力大,一向被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节点。当前,传统节日社会保障治理集中体现为亲民慰问和温暖帮助。一方面,是对关键或特殊群体的亲民慰问。亲民慰问是当前传统节日社会保障治理的重要内容。传统节日期间,多种形式的亲民慰问表达了社会的关爱,维护了传统节日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当下传统节日社会保障治理主要渠道的亲民慰问有如下特点。(1)常态化。当前传统节日亲民慰问活动的时间已趋固定化,多是利用节期前的时间段。如除夕就是春节节期一个较重要的慰问时间点。(2)活动面广。就组织层面而言,既有政府及所属部门单位,也有企事业单位、团体,还包括街道社区,涉及不同层级社会单位,充分体现了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的特点。从受众来看,既涉及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领域,也包括社会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和节期在岗群体等节日关键人口群体,体现了“点”“面”结合且突出“点”的特点。(3)形式多样化。亲民慰问的形式可谓不拘一格、日趋多样。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面”上多用会议的形式,如团拜会、茶话会、联谊会等;二是“点”上多采取有针对性的走访形式。(4)单向性。这是就亲民慰问的指向性而言的。从组织层面看,亲民慰问各单位基本上是政府层面的代表,而受众则是处于与政府层面相对的“民”的层面。从管理角度而言,组织层面和“民”的层面是一种从上到下的关系。社会关爱就是在亲民慰问中按照由上到下或由高到低的方向单向传送。这是有别于常日社会治理的一种逆仪式性管理。这种反结构性管理更能凸显政府关爱,提高政府公信力,增进民众与政府间的信任,进而有助于社会良性运行。另一方面,是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温暖帮助。这在春节节期体现得最为集中。一是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外出务工人员按时返乡与家人节日团聚。如交通运输部门为此专门开通购票窗口,并组织志愿服务团队进行帮助。二是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解决务工人员工资问题,以有效维护春节社会稳定。三是对不能回家但仍坚持在工作岗位的农民工,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用工单位向其支付节日期间工资和加班费情况的督查力度,以确保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到位。

3.节日安全治理。我国不同的传统节日尽管各有其特定的节俗文化内涵,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其都蕴含着人们对平安祥和的根本诉求。基于此,政府在传统节日期间有针对性地部署节日安全保卫工作,实施安全零报告制度。公安部门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大传统节日期间的巡查力度,杜绝节日安全事故。食药监、工商等部门也联合对关乎传统节日民生的食品安全加强督导巡查。医疗卫生部门则加强传统节日期间的医疗安全保障。民间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城乡社区组织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公民个人也自觉增强传统节日安全防范意识。总之,各治理主体以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为要求,多层面加强协作治理,维护了安全祥和的节日秩序。

三、传统节日现代治理中的节俗社会问题

社会冲突论认为社会秩序是社会各部分之间不断进行的冲突的一种结果。据此,作为社会秩序一部分的传统节日,其运行也绝不是平稳的。实际上,在传统节日社会运行中亦存在需要化解的某些节俗社会问题。所谓节俗社会问题,主要是指基于节日习俗而产生的,导致影响或阻碍节日社会良性运行的社会失调与异常事件的问题。当前节俗社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节俗异化型。这类节俗社会问题一般是指,打着节俗的幌子,但事实上却是将其作为谋取私利、传播“低俗”的工具,因而在本質上是歪曲了传统节俗文化内涵,进而诱发了不良社会风气。以节日馈赠传统习俗为例,传统社会节日馈赠的范围很广。董晓萍将节日馈赠分为家庭馈赠、人神互惠、人对自然答谢以及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圈中的馈赠四种类型〔2〕338-339。节日馈赠一般是借助礼物的流动来完成。人类学家阎云翔根据礼物流动的动机进一步将节日馈赠分为表达性礼物馈赠和工具性礼物馈赠〔7〕。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传统节日馈赠具有浓郁的民俗意味,它是一种表达性礼物馈赠。但是,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圈中的节日馈赠往往在利益的驱动下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从而使得该类节日馈赠表现为以功利为目的的工具性礼物馈赠。这不仅违背了传统节俗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假借节日馈赠习俗之名,行其非正当利益的功利性之事,进而滋生了节日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当前,传统节日期间各种名目的送节礼之风已被社会广泛关注,党和国家也不断加大了对其的治理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节俭过节,禁止公款请客送礼。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临近传统节日节点时都会发出严禁“送节礼”等清风正气过节的通知,并对借节俗之名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的节俗社会问题加以严格治理。这不仅有利于传统节俗文化的本色传承,而且有助于净化传统节日期间的社会风气,维护传统节日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行。

二是社会公共危害型。社会公共危害型问题是指传统节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由于民俗环境的变化而使部分节俗活动具有公共危害性的问题。当前,此类问题在不同传统节日期间有着不同的表现。如春节鞭炮燃放对大气环境污染、火灾事故等造成的严重公共危害,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清明节扫墓祭祖,引发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甚至是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传统节日期间庙会、歌会等群体性节俗公共文化活动的安全隐患,也始终是社会治理主体节期内不得不绷紧的安全之弦。诸如此类公共危害性强的民俗社会问题,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社会治理成本,而且成为了传统节日社会治理面临的新课题。

以上传统节日现代治理中的节俗社会问题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诱因的民俗化,即节俗社会问题都是基于传统节日习俗而产生的。二是行为的群体性。集体性是节俗的基本特征,基于此,由节俗引发的社会问题更容易为民众所效仿,继而产生群体性效应。三是危害的广泛性。节俗社会问题往往是在共享该节俗的文化圈内传播,其造成不利影响的传播范围也很广。因此,节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传统节日社会良性运行,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整体治理产生了不利效应。

四、传统节日现代治理的对策

传统节日现代治理是糅合国家政府价值导向、现代民众节日需求、传统节俗现代传承于一体的治理进程。该进程的不断深化很大程度上在于对治理问题的有效应对。综合前文所述,传统节日现代治理的对策需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要树立以“节俗”为核心的治理思维。在传统节日节期,人们一般依照传统节俗来安排生活。在此意义上,节俗是人们节期生活的核心,集中体现民众节日需求。一段时期以来,传统节日的现代治理中,治理主体对传统节俗未能予以足够重视,致使民众以节俗为核心的节期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而引发了许多上文所述及的社会问题。这集中体现出了以“节俗”为核心的治理思维在治理主体层面的缺失。为此,传统节日现代治理主体需要树立以“节俗”为核心的治理思维。也就是说,当前对节日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治理主体需采取正视传统节俗的态度,科学对待节俗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依循节期各节点节俗活动特点,基于民众节俗需求实施相应治理。从民俗角度来看,民众创造的传统节俗直接体现着民众节期的意愿 ,因此以“节俗”为核心的治理思维实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所以,坚持运用以“节俗”为核心的治理思维,有助于从源头上避免传统节日治理问题的产生,从而更好维护传统节期社会秩序的运行。

二要抑制传统节俗的负功能。作为治理客体的传统节日,其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传承变迁的。而传统节日无法避免的一个重要变迁就是节俗社会功能的迁移,即部分传统节俗社会功能由先前的正功能变迁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背的负功能,从而引发社会问题、阻碍现代治理。如异化的馈赠节俗对社会风气的腐化侵蚀,爆竹燃放节俗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公共危害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传统节日现代治理所面临的阻滞因素。为此,传统节日现代治理需要在客体层面有效抑制传统节俗的负功能。一方面,要鼓励民众自觉抵制、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节俗观念,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要通过移风易俗的宣传倡导新观念;另一方面,要辨风正俗,扎牢传统节日现代治理的篱笆,阻止有碍治理的节俗进入传统节日现代治理场域。传统节日现代治理中注重抑制传统节俗的负功能,有助于从根本上消解传统节俗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的不利影响。

三要构建多元主体在场的治理场域。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管理与治理一字之差,不只是概念的转换,更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升华〔8〕。该理念表现在社会治理主体上,则更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即政府、社会和民众都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三者通过平等合作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共同管理,实现多元主体共治。这与更多强调政府是节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单一主体,实行自上而下、单向度的控制性管理模式有着重大区别。在该模式下,民众节期需求往往容易被处于更高层级的一方漠视或忽视,致使民众在传统节日治理主体中缺位。从目前传统节日治理实践来看,国家政府价值导向、现代民众节日需求、传统节俗现代传承正在传统节日治理的场域糅合相交。因此,传统节日的现代治理将不再是单一主体作主的展现舞台,而是多元主体协商参与的合作平台。为此,传统节日现代治理需要构建多元主体在场的治理场域。在具体治理实践中,基于民众节期需求,要建立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社会协同的多元主体传统节日现代治理体系,完善其有效合作机制,以及构建多元主体在场的治理格局。这一方面要明晰各主体的责任、分工,理顺其权责界限。另一方面,要坚持制度保障,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其权利、资源和责任的行使要有章可循。多元主体在场的治理能有效避免传统节俗社会问题集体性危害效应的产生和传播,有助于促进整体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

四要完善传统节日制度化治理。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是推进治理的重要保障。目前,传统节日的制度化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为主的传统节日已纳入国家法令体系,其相关治理制度也日趋完善。从目前传统节日治理实践来看,还需进一步完善传统节日制度化治理体系。为此,一方面,要研究将更多的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令体系,以实现重要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的全覆盖。另一方面,要努力加强农村地区传统节日的制度化治理。目前,我国传统节日的制度化治理在城市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但是在农村地区还大多处于传统节日治理制度缺失的状态,如传统节俗造成的社会公共危害性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日益凸显,但却缺乏相应的解决制度。传统节日制度化治理之路,不仅能够增强防范传统节俗社会问题的能力,而且将有效化解传统节日治理存在的城乡不平衡问题,进而全面提升传统节日治理水平。

五、结语

传统节日现代治理过程是一个关涉传统与现代、非常日与常日、民间与政府主导的二元结构进程。就此意义而言,传统节日现代治理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有效衔接各二元要素,构建现代治理与节俗传承无缝衔接、相融相洽的治理场域。在该场域中,一方面,要实现节日治理的民俗化,即治理契合節俗,观俗以治;另一方面,政府倡导和支持是基础和保障,即节俗契合国家政府价值导向,依政行俗,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传统节日现代治理中民间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基于该认识,传统节日现代治理对于所关涉的各对二元要素有效衔接的探讨有望得以突破,非常日治理裨益于常日社会治理的实践效能也有望得以显现。

〔注 释〕

①节期即是传统节日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时段。节期因节日的不同而有长有短。

〔参 考 文 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董晓萍.全球化与民俗保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 勃.从传统到当下:试论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J〕. 民俗研究,2005(01):14-26.

〔4〕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4.

〔5〕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李 强,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

〔6〕宣裕方,王旭峰.生态文化概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12-13.

〔7〕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李放春, 刘 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0-64.

〔8〕周红云.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概念、逻辑、原则与路径〔J〕.团结,2014(01):28-32.

责任编辑 徐 芳

猜你喜欢

治理机制治理结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论我国网络表达的治理机制与转型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安置农民参与社区公共环境治理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