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伐芦定双途径给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患者中的应用①

2021-02-10朱立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凝血酶抗凝冠脉

朱立峰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具有发病突然、致死率高等特点,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脱落、破裂,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闭塞,进而引起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可快速疏通梗死病灶,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伐芦定为新型抗凝药物,抗凝作用可逆且短暂,可直接抑制凝血酶,且不受血小板代谢产物影响[2]。本研究选取我院98例ACS患者,旨在探讨比伐芦定双途径给药在其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10~2019-03我院98例AC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PCI治疗,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54)、常规组(n=44)。常规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39~78岁,平均(58.16±8.03)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5例、高血脂12例、糖尿病10例。研究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41~77岁,平均(59.30±7.52)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7例、高血脂13例、糖尿病12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ACS相关诊断标准[3];签订PCI术同意书;临床资料无缺失。(2)排除标准:脑卒中病史;精神障碍性疾病;肝、肾功能严重损伤;可疑主动脉夹层者;伴有全身性感染;过敏体质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两组均行PCI治疗,并于术前口服300mg阿司匹林、600mg氯吡格雷或180mg替格瑞洛。(1)常规组予以比伐芦定(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057)外周静脉注射,于冠脉造影术前静推比伐芦定0.75mg/kg,术中连续泵注比伐芦定1.75mg/(kg·h),维持至术后4h。(2)研究组采用比伐芦定冠脉注射+外周静脉注射,术中导丝通过病变、球囊预扩张,于前向血流恢复后,采用比伐芦定0.75mg/kg冠脉内注入,注入完成后等待30s,继续完成PCI术,外周静脉注射用法、用量同常规组。

1.3.2 检测方法: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mL,离心分离10min(3500r/min,半径8cm),选用全自动血凝仪对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进行检测,检测采用仪器、试剂盒均购自法国STAGO公司。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IMI)。0级:血管闭塞,远端未见前向血流;1级:造影剂可通过血管闭塞处,但未能充盈远端血管;2级:造影剂能完全充盈冠状动脉远端,但远端血管充盈速度较未发生阻塞血管缓慢;3级:造影剂能完全充盈冠状动脉远端,远端血管充盈速度同未发生阻塞血管速度相同。(2)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h凝血功能(PT、APTT、TT)指标。(3)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TIMI分级

研究组TIMI分级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TIMI分级[n(%)]

2.2 凝血功能指标

术前两组PT、APTT、TT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h研究组PT、APTT、TT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3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术后6个月,研究组发生1例心绞痛、1例心力衰竭,常规组发生3例心绞痛、1例心源性死亡、2例心力衰竭、2例心肌梗死,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70%(2/54)低于常规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9,P=0.043)。

3 讨论

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突然出现严重心绞痛,甚至心源性休克,若未及时有效治疗,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PCI为临床治疗ACS主要手段,PCI治疗同时采取适当抗凝干预,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比伐芦定为凝血酶特异、直接、可逆抑制剂,由20个氨基酸组成,初期仅用于肝素过敏或抵抗者,后因其对凝血酶具有直接、可逆抑制作用,逐渐成为临床心导管室常用抗凝剂[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TIMI分级优于常规组(P<0.05),提示比伐芦定双途径给药应用于ACS经PCI治疗患者,可改善其冠脉血流状况。静脉“弹丸式”注射比伐芦定可于5min内达到血峰浓度,且半衰期仅25min,代谢较为迅速,此外比伐芦定不同血浆蛋白结合,个体之间抗凝效果无较大差异,抗凝效果显著。但部分患者可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影响疾病预后,与单纯静脉注射比伐芦定相比,经冠脉注射比伐芦定能有效缓解冠脉内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术后4h研究组PT、APTT、TT高于常规组(P<0.05),可见,比伐芦定双途径给药应用于ACS经PCI治疗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凝血功能。分析其原因,比伐芦定冠脉注射后能有效抑制凝血酶,可发挥良好抗凝效果,促进血栓溶解,进而显著改善机体缺氧、缺血症状[5,6]。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70%低于常规组18.18%(P<0.05),表明比伐芦定双途径给药可降低ACS经PCI治疗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综上所述,比伐芦定双途径给药可改善ACS经PCI治疗患者TIMI分级及凝血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猜你喜欢

凝血酶抗凝冠脉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Mutually Beneficial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