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术对牙列缺损患者临床疗效及龈沟液中TNF-α、IL-6表达的影响①
2021-02-10高二伟
高二伟
(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牙列缺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部分恒牙缺失,造成患者多种口腔功能受损。常见的致病原因有龋病、牙外伤、重度牙周炎[1]。传统的治疗方式是采用固定桥修复或者可摘义齿修复。但是传统的修复方式会对邻牙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需要探寻更优的修复方案。目前,种植体修复是大多医生的选择,种植体修复将种植体植入缺牙区,不会对正常牙齿产生伤害。关于传统修复方法与种植体修复之间的比较目前研究较少,本次研究选择来我院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传统修复体与种植体修复体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龈沟液中TNF-α、IL-6表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01~2020-09本院接收的140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27~72岁,平均(51.1±1.9)岁。观察组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26~73岁,平均(49.1±2.4)岁,两组间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口腔医学会对牙列缺损的诊断标准[2];(2)均由本人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3)经X线片检查合口腔种植修复术以及常规修复治疗适应证[3]。排除标准:(1)不能配合治疗者;(2)不能保持口腔卫生者;(3)种植区骨量不足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具体牙体情况进行固定义齿修复,清理牙齿间食物残渣以及牙菌斑和牙结石,局部注射1%的利多卡因进行麻醉,麻醉起效后对剩余牙体进行修整,修整完毕后嘱患者咬模制作临时牙冠,一周后复诊,观察牙体情况佩戴临时牙冠,观察咬牙合情况进行调整。嘱患者1个月后回院复诊并佩戴义齿,嘱患者佩戴临时牙套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复诊以进行修正义齿治疗前完善牙体的相关检查。
1.2.2 观察组:进行口腔种植修复,对术区进行常规常规消毒,局麻后,确定口腔植入点,并采用手术引导协助,沿着牙槽嵴方向切割植入点骨面及黏骨,切口可根据口腔情况选取 L 或 H 型;剥离骨面,暴露牙槽骨,于牙槽嵴顶点处根据预设直径及深度采用先锋钻钻孔,并植入种植体;植入结束后,常规冲洗骨孔,置入封闭螺丝固定,并将软组织缝合。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指导患者服用抗生素予3~5d,嘱患者以周后拆线,3个月后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3.1 临床疗效:牙齿功能恢复正常,修复体与正常牙齿匹配为优;牙齿稍有松动,修复体与正常牙齿较匹配为良;牙齿功能无法使用,修复体与正常牙齿不匹配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3.2 种植牙功能:其评价标准为:采用种植牙功能调查问卷,共4项包括固位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功能, 每项总分10分,分值越高,功能越好。
1.3.3 龈沟液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龈沟液2mL,测定 TNF-α、IL-6水平。
1.3.4 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感染、刺痛感、核桩脱落、牙缺失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优良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n=70,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种植牙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固位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上述指标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种植牙功能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龈沟液TNF-α、IL-6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TNF-α、IL-6水平上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龈沟液TNF-α、IL-6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70,n(%)]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对口腔疾病的重视度得到提高。大部分的患者发生牙列缺损后会选择来医院治疗。传统的修复方法采取双端固定桥的方法[4],需要磨除缺牙牙两端的正常牙体的一部分牙体组织来进行牙体预备,再加之固定桥修复会将缺牙区的力加载到基牙上,增加其咀嚼力,对基牙的损伤较大[5]。固定桥修复并不能完全恢复牙体的正常邻接关系,易产生食物嵌塞,发生牙周炎以及龋齿[6]。为了弥补传统修复方法的不足,新兴的种植体修复技术逐渐取代传统修复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固位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证明了种植体修复可以较好的恢复患者的口腔功能,修复效果优于传统修复方法。种植修复是通过评估患者口内缺牙区的余留骨量,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行种植体修复。将种植体打入骨内,形成骨结合,使种植体固定在骨内,在基台上进行牙冠修复,从而达到修复缺失牙的目的[7]。种植修复体不累及邻牙,牙冠的形态是单颗牙的形态可以较好的恢复牙体正常的解剖形态,恢复邻间隙[8],因此修复效果较好。
种植体修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9]。通过测定龈沟液的成分,可以反应牙周炎症情况。研究显示: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TNF-α、IL-6水平上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NF-α是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激活淋巴细胞等各种免疫细胞增强其杀伤活性[10]。IL-6是由抗原刺激T细胞和B细胞产生,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时,IL-6水平升高。因此可将其作为判断机体炎症水平的标准[11]。本次结果证明,种植体修复对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较小。通过研究,我们还得出结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半年内发生感染、刺痛感、核桩脱落、牙缺失的情况显著减少。分析原因为,种植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较小,感染不易发生。种植体不受邻牙的影响,与牙槽骨紧密结合。咬合力通过种植体传递给牙槽骨还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的生长,维持种植体的稳定性[12]。
综上,牙列缺损患者采取种植修复的方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种植牙功能,且炎症反应较轻,并发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