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的“为政”

2021-02-09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1期
关键词:修己统治者教化

相关章句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从。”

所谓“为政”,大的方面就是指执掌国政,治理国家;小的方面则指做官,处理政事。“为政以德”“仁政”“礼治”是《论语》中“为政”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孔子的德治理想,其内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一、对统治者自身德行的要求

在统治者自身修养方面,《论语·为政》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认为德治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性力量,如同北极星,受到满天星辰的环绕。在古人的眼中,北极星除了能够用以辨认方向外,还是满天星辰的中心。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对此解释道:“为政者当以己之德性为本,所谓以人治人。”当统治者做好道德表率,提升德行修养,民众自然会追随其引导。因而孔子提出了“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认为统治者需要修养自身,以提升道德水准、价值取向,进而造福民众与国家。

二、对民众的道德教化

在民众教化方面,《论语·为政》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可暂时避免百姓犯罪,但他们不会从心里感到犯罪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治理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会有廉耻之心,而且能自觉地改过。因而要对民众进行“文,行,忠,信”(《论语·述而》)的教化,即从文化、德行、忠诚、信用四个方面来引导。

三、对任用贤才的重视

孔子特别重视任用贤才来治国。《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不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服从;如果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从。孔子把尊重和任用贤良之才看作是治国安民的一个重要策略,得人才方能得天下。

四、对礼乐治国的强调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王室衰微。孔子希望通过重建礼乐系统,实现心中的政治理想。孔子认为,只要能够做到守礼,所谓“犯上作乱”之事就不会发生。《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孔子又说:“上好礼,则民莫不敢敬。”(《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可见其强调礼治,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贵族统治者的权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使民”。在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文/刘雨欣)

猜你喜欢

修己统治者教化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苏州传世家训中的修己之道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孔子的“修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秋夜
统治者的知识储备论
西方哲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思想
论语小故事,人生大道理
不走绝路
略论唐代统治者的畋猎
五代时期统治者对忠义思想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