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样式 “显”思维

2021-02-09黄韫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1年2期
关键词:认知能力思维导图

黄韫

【摘   要】“三式”学习策略根据设计领域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规律,用思维导图式、层级梯度式、语画结合式的策略,将发散学习、递进学习、关联学习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感受能力和创想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创意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发散学习;认知能力

美术学家罗恩菲尔德认为美术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激发个体的创造潜能,培育身心健全的人。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对创意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性欲望。但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创意思维的局限性影响着美术学习能力的提升,总结为三方面。

1.跟着老师学——被动。美术课堂上跟着老师学、画的现象并不少见。如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小动物,学生完成作业时,就会出现一样形象的小动物。在美术学习中,这种被动地跟学状态阻碍了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提升。

2.套着模式画——机械。程式化的学习与创作在美术学习中不少见。特别是幼儿时期的固定思维始终影响着美术学习,如程式化的太阳、树、云、固定样子的人物等,时常出现在每一幅作业中。突破与改变不易。

3.拘着思维想——局限。教师希望学生能发挥自己的创意,学生却始终想不远,构图、内容都有局限性。如让学生画节约用水的宣传画,画面中水的樣态和所表现的节约用水的创意都缺乏新颖性。

如何跨越这些屏障,形成设计教学有效的学习策略?“三式”学习策略根据设计领域的特点、学生的发展规律,采用思维导图式、层级梯度式和语画结合式的策略,将发散学习、递进学习、关联学习渗透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认知、感受、创想,促进创意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鼓励发散:思维导图式策略催生新思维

“发散”是设计学习中非常关键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就如“头脑风暴”,刺激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不断整合信息,进行思考,以主题式的方法,把知识点打散罗列出来,然后再选择需要的信息进行重组、内化与表达。思维导图可以以文字呈现,也可以以图片呈现,还可以通过隐性的、不直接的方式呈现。

(一)提炼元素,巧妙整合

找“元素”是设计的重要突破口,但在设计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具有局限性,想到的设计元素也只有几个。教师可以先从提炼“元素”开始。

《奖杯的设计》一课,教师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构想:你想设计的是哪个项目的奖杯?学生:美术类、音乐类、科技类、体育类……接着学生用3~5分钟的时间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与之相关联的图形。形成很多图形素材后,教师选出两组作品进行对比:一组只是将元素进行均匀平铺,一组则是将元素进行大小、主次排序后再绘制。对比之后,学生再次进行设计创作。几分钟的画图形素材环节起了至关重要的作品,无论画得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逐步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学生设计的作品如图1。

(二)多样呈现,贴切选取

设计课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就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设计动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其创新思维就会如花朵般绽放。

《安全标识》一课,教师呈现了各种安全标识,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填写学习单。小组汇报后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各种标识的特点。经过前期的学习,教师将已有的安全标识全部呈现(如图2),让学生开展讨论和学习:你想设计什么样的安全标识?和已有的这些标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经过再一次的学习和思考,学生进行标识设计。

采用学习单的方式进行分析、探究,并通过作品呈现,能让学生快速掌握概念和方法。学生在大量的“呈现”中完善认识,开展自主的选取,进行新的构思和创意。

(三)多想善思,最优呈现

思维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一点点的变化,一次次的深入,引领学生呈现更好的创意。《眼睛的创想》这一课,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眼睛写生,然后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联想,如植物类、动物类、水果类、自然物等联想。之后截取几个有意思的设计,通过集体的思维导图(如图3)呈现出来,再对作品进行二次创意,作品如图4。

在呈现完集体思维导图后,学生的思路越来越宽,创意也越来越多。从眼睛里面事物的创意,已经转变为对形、对实物联想的创意。

二、形成递进:层级梯度式策略激活思维

层级梯度式学习方式能将学习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而层级式学习将学习划分为几个层次,就如爬楼梯一样,学生学习自下而上,逐步到达顶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进行层级递进式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树立信心,提升创意思维能力。层级学习可以由两个或多个梯度构成。

(一)先观后想,从写生到设计

杨景芝认为儿童造型语言的表现能力不依靠老师的教,而要靠学生自己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来实现逐步提高。设计要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进行,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设计之前先进行写生。

《我驾神舟游太空》一课,教师分成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对神舟系列飞船进行写生,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物体进行写生。第二课时,学生在写生的基础上对飞船进行设计。教师鼓励学生在不改变结构的同时,运用夸张、变形、联想、替换等方法展开对未来神舟的联想创作,作品如图5。

因为有了写生的基础,学生对神舟系列飞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细节之处有了深入了解,对未来航天器的创想设计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二)先思后创,从设想到制作

教学要有目标,做事要有计划,设计学习也是如此。在完成一个工程前,作者一定会先对设计图稿进行审核,再进行设计。实践证明,在“想”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就会更深入。《桥的设计》一课,教师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来为杭州设计符合城市气质的理想之桥,设计稿如图6。有的学生设计了符合西湖历史文化气质的精美古桥,有的设计了符合环境优美特色的环保之桥,还有的设计了具有国际化、科技化的未来之桥。通过对图稿的二次思考、分析与完善之后,学生用泥塑的方法进行创作,作品如图7。

由“画”到“做”,学生将自己的设想用手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动手的过程中,设计稿的思路被不断深入和扩展。

(三)先说后做,从讨论到共创

对于小组合作的设计课来说,学生在前期的思考和讨论更为重要。各组学生集思广益,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创意。讨论设计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而设计图可以让大家明白接下来的分工,并按照已经形成的共同目标来完成作品。

《门环的设计》一课,教师让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结合自己的生活,讨论如何设计门环,并画出设计图,如图8。完成之后各组汇报设计作品和设计意图,再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设计图稿进行集体的门环创作,用超轻彩泥实现自己的创意,某小组的作品如图9。

三、实现关联:语画结合式策略延伸思维

语画结合式中的语指语言,画指创作,语画结合就是指在创意思维的表达过程中,不仅要画出来、做出来,更要说出来,这体现了思维形成和深入的过程。学生可以先说后画,边说边画,也可以先画后说。

(一)讨论共享,思维求异

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在创作前、创作中和创作后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很多学生会在画面上写一些文字来说明自己想表现的内容,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这种想表达的冲动。

《图形的联想》一课,教师先出示灯泡的图形,学生由此观察灯泡的造型、色彩、材质、特性等并进行联想。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你还联想到什么?还能想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画面吗?在语言的推动下,学生共享智慧,并生发出新的想法,最后进行创作,完成作品。

(二)口诀创作,思维求变

从同一事物出发而产生的创意更能体现创新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一个物件,思考各种可以创新的点,用口诀的形式进行语言表达,使物件的特色更鲜明,再进行不同的创意设计。《摩天轮》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摩天轮,学生先观察、分析摩天轮的构造特点,再编写口诀,如“外形似车轮,人在空中行,造型可多样”,最后完成设计。实践证明,“边说边画”的口诀式创作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品如图10。

(三)心传意达,思维求新

学生在集体中学习,个性化发展可以在集体性的学习中凸显出来。思维发展可以通过“形”与“色”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说”与“写”表现出来。《眼镜的设计》一课,基于对眼镜造型的把握,教师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设计一副有创意、有内涵、有意思、有时代感的眼镜,并写上设计说明。第二课时,学生根据设计稿和说明,用手工和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制作完成眼镜作品,如图11。

画不出来的细节通过文字来说明和呈现,对设计起到了辅助和完善的作用,也为后面的创作带来了便利。

“三式”策略关注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技能的变通使用。“三式”策略强调学生的兴趣、学习环境以及在学习中的获得感,真正意义上提升了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发展[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皮連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美)加德纳.改变思维[M].任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   310013)

猜你喜欢

认知能力思维导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高校案例调查及启示
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方法
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培养思路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