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讨

2021-02-09于新征

中国民商 2021年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策略高等院校

于新征

摘 要:近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很多公司之间的竞争逐步转移到了人才竞争。随着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增,企业对那些复合型、高端型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强。国内政府部门更加注重教育发展,将高校作为社会企业人才输送的重要培训平台,近年来其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且高校资金来源与支出途径愈发多元化,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使得其运行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成为当前高校运行的首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内控体系建设为方向,探析了高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质量内控体系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体系;问题;建设策略

一、高等院校强化内控管理意义

(一)满足高校运营发展需求

高等院校作为教育机构,其具有相应的组织结构,包含就业处、教务处、科研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室、财务处、审计处等。这一背景下,高校加强内控管理,可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权利,规范其工作流程,提高部门间协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其相互制衡,以减少高校财务腐败现象的出现。同时内部控制管理可完善高校各业务活动的管控机制,结合高校发展目标制定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可促使高校及时发现并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高校健康发展。

(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科学划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及功能,高校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之一,其在经济活动中拥有一定的管理职责,发挥市场在高校内质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作用。这一环境中,高校加强内部控制,可防范并控制风险,调整学校组织架构,有效提高现有学校的经营管控能力,为学校未来的稳步发展而提供更多的保障支持,并实现高校经济管理目标,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完善。

二、高等院校内控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一)内控环境不成熟

内控环境包含了职工对内控的认知,单位的组织架构设计、人力资源的政策支持,在整个高校内控环境打造方面来讲,多数高校的管理人员内控意识比较淡薄,而且给内控执行的人才配备数量不足,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划分的不够清晰。作为教育机构,高校往往强调教学及科研活动的开展,忽视内部管理工作的实施,且未意识到内控控制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日常管控中多数岗位工作人员主要由教师负责,部分岗位虽配备了专业人员,但人员业务能力等较弱,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同时人员培训中,学校往往强调教学及研究人员的专业培训,忽视对内控管理岗位人员的关注与培训,人员专业能力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内控管理质量的提升。另外,由于缺乏内控意识,高校管理层多认为内控是财务部等行政部门职责,与教务处、科研部等机构无关,这一错误认知导致高校各部门对内控的参与及配合度较低,高校内控管理流于形式。

(二)内控活动不规范

内控活动不规范是当前高校内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高校内控活动不规范主要体现在:(1)预算管理不科学,现阶段各高校预算编制主要由财务部负责,财务人员依据各学院及部门预算计划、历年预算执行情况、高校发展规划等制定本年度预算计划,这一环节,由于高校忽视行政管理工作,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且未委派专人指导学院及部门财务工作,致使各部门及学院存在负责人随意编制预算,降低了高校预算计划的科学性及预算执行的有效性。(2)政府采购不合理,高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其物资采购中需遵循政府采购法,但随着高校经济活动及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宽,高校需针对各学科、基建及科研实验需求等进行采购,这一环节有众多物资不在政府采购范围内,再加上政府采购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致使多数高校采购交由专人承包,物资采购及验收环节宽松,出现人员利用管理漏洞赚取回扣等行为,导致高校采购混乱问题突出。

三、高等院校建设内控体系的策略

针对上述高等院校内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以A大学为例,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探析高校内控体系建设的策略。

某大学是一个以教学科研技术为主的,综合型、复合型的重点大学,该学校内共有近20多个学院,有近30多个院系,同时有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多个国家重点的学科,同时也是社会企业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一)建设良好内控环境

内控体系的搭建要校领导逐步提高自身对内控体系的重要认识,逐步研究国家的各项政策规定。明确内控的制度内容,还需要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教学任务安排和内部运营管控的现状,制定科学高效的内控机制,以及构建完善内控组织架构,并组织人员来开展培训,以此去提高全校职工的内控思想理念和思想意识,为内控的落实而创建良好的氛围。国内某大学已经设立了系统培训机构,其中校本部的机关包含了党委组织部、学生处、监察处、教务处等各个部门,同时还有图书馆。内控工作可以由财务部牵头,在财务部门去建立内控小组。由高校的领导去组织内控实施,作为领导层,去制定内控的实施原则,并建立领导小组。由财务部门和其他的人员,来组织负责内控工作的落实,内控小组负责学校日常内部控制工作。内控制度建设中,完善岗位责任制、集体决策机制、内部监督制度等机制,通过明确各部门及岗位职工职责,实现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内控的有效落实。人员培训中,高校不仅要定期组织行政人员参与内控培训,并在全校召开内控制度学习会议,以提升全体教职工内控意识,增强行政人员内控管理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实现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管理。

(二)规范高校内控活动

针对当前高校内控活动不规范现象,A大学要结合业务活动健全内控制度,以规范各部门内控活动。具体如:(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预算考核机制。预算编制前期,高校要对各部门资源需求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之后通过上级带动下级、下级配合上级等方式编制预算计划。预算计划编制中,学校需综合考虑各经济活动收支,并结合各部门理念资金使用情况,在与财务部门协作基础上科学编订年度预算计划。这一环节,高校要加强预算管理理念的宣传,提升各部门职工的预算管理意识,并明确界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促使教务、采购、财务等部门的高度配合。预算执行中,学校需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包括预算执行流程、执行规定等,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由财务人员负责对比分析各部门实际预算情况,确保各部门依据规定严格执行预算计划。(2)收入业务控制环节,高校要规范相关工作流程,如明确项目确认标准、完善票据使用及管理、合同管理、会计核算等工作机制,针对应收账款,学校需明确催款责任,通过责任的明确保证收入入账的及时完整性。(3)支出业务控制中需完善授权审批制度,规范资金支出的审批流程,以充分使用资金。(4)政府采购控制中,高校需选聘自控能力及品格良好的采购人员,并完善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由不同人员负责比价、核账等工作,并委派专人负责供应商资质审查与价格比对,以避免采购环节吃回扣等现象的出现。同时政府需提升自身的采购水平,如建立供应监督制度,对物资采购价格、质量进行重点监控,提高政府采购的规范性。

(三)加大内部监督力度

為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内控管理中,A大学还需加强内部审计等监督机制的建立,如基于当前审计处岗位配置基础上,依据业务需求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并明确规定审计人员就职要求,如熟悉内部审计规则,了解各项法规等。审计人员配置中,学校需面向社会聘请具备工作经验的专业注册会计师,并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培训,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职责,包括定期不定期对各学院及部门经济业务活动实施日常审计和专项审计,之后及时汇报内控主管部门,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等院校收入与支出的多元化,其内部控制管理不足之处逐渐凸显,如内控活动不规范,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新时期,高校要优化内部控制环境,规范内部控制活动,并加大内部监督力度,以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高校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峰.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完善——从内部控制“七化”的落实谈起[J].财会学习,2019(16).

[2]王玲.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9,306(03):52-53.

[3]游美君.G高校内部控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策略高等院校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