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章今古,考镜源流
2021-02-08药若凡
摘 要: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姓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对于姓氏的研究也有其越来越广泛的意义。本文结合语词和历史时代背景,对“药”姓的各种来源进行了辨析和猜想;又结合古籍记载和历史事件,对“药”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释和猜想,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可能性。
关键词:历史 民族 讀音 移民
提到“药”字,我想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药物、药材,似乎很少有人把它和姓氏联系起来,这也是笔者一直以来的苦恼之一:大家总是怀疑我名字的真实性以及“药”作为姓的读音。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药”只有一个读音“yào”以及四个相关释义。相比之下《康熙字典》中对“藥”的注释更为详尽:“【唐韵】以灼切【韵会】弋约切,音跃。……又姓。【通志·氏族略】药氏,望出河内,后汉南阳太守药崧,晋有牙门药冲。又【韵会】式灼切,音铄。灼药,热貌。……又旅灼切,音略。……又【唐韵古音】医药之药去声,音効。”a可以看出,在古代,“药”至少有四种读音,而且与现在我们常见的读音有一定的出入。
其实,“药”作为姓氏也不是完全不为人知的,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让这个姓氏第一次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线;《宋史·药元福传》节选曾经是高中文言文阅读题;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出现,例如玄幻小说《斗破苍穹》中的药老“药尘”,悬疑小说《古董局中局》中的药家二爷“药不然”等。这些网络文学作品的作者也有进行一些关于药姓由来的解释,比如药尘是远古八大族之一的药族人;药不然祖上原本姓肖,是耀州窑的龙头老大,曾为皇家烧制贡瓷,深受皇帝喜爱,北宋时期,皇帝给肖家赐了“药”姓,世代传承至今……但这些说法是玄幻或悬疑小说的设定,大多只是作者的创造或猜想,与药姓真正的源流并无关联。
一、药姓的源流
姓氏药,在不同地域,有yào和yuè两种读音,在全国有人口约七千,是一种稀有姓氏,在最新的百家姓中排名第807位,位于粮姓之后,磨姓之前。关于药姓的起源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药姓相传为炎帝后代,是由炎帝后裔姜姓人分衍而来的”。这是在搜索引擎上能搜索到的第一种说法。炎帝,姜姓,连山氏,号神农氏,是古代传说中的天地共主,与黄帝同为华夏始祖。关于炎帝故里及其后裔分布,由于其活动范围很广,且时间久远,难以考证,但在陕西、湖北、湖南、山西、河南等地都存在关于炎帝活动的传说和遗迹,其中在今山西晋东南地区存在大量炎帝文化遗存,而药姓人口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分布在山西。另外,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方法,与“药”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药姓为炎帝后代的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第二,关于药姓另一种有据可考的说法是乐毅后裔。在今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西有一个至今仍偏僻闭塞的乐毅村,村中人多为药姓,相传为乐毅的后裔,在当地方言中“乐”作为yuè的读音与“药”谐音。旧方志也有“先系出乐毅,由燕奔赵,忧谗避祸,别居梁榆,遗命子孙改姓药”c的记载。首先,“药”的繁体写法是“藥”,而“乐”的繁体写法为“樂”,看起来似乎有很明显的联系,事实上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尤其是中医理论中,美好的音乐是有治病的功效的,而且,药的本义也有使人愉悦、舒适的草药的含义。有说法称悦姓和药姓都系出乐姓,从字源字音上来说,是可以成立的。其次,和顺县,春秋时名盖与,属晋;战国时更名为阏与,先属韩,后属赵。根据乐毅的生平可知,乐毅系赵国人,仕于燕、赵,死于赵国。而和顺县又属于赵国,因而说乐毅的后人居于和顺县也是有可能的。但是,笔者对旧方志中“忧谗避祸,别居梁榆,遗命子孙改姓药”的说法存疑。因为乐毅虽然因田单的反间计致使伐齐之战功败垂成,害怕燕惠王召他回去是要杀他,而投奔赵国,但由于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赵国并未薄待他,还将观津封给他,封号为望储君,以此来威慑燕、齐。后来,燕惠王还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乐毅也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d由此可见,乐毅其实没有遇到太多所谓“谗”和“祸”,也没有改姓药的特别契机。另外,乐毅死后,赵孝成王用玉匣做棺为其厚葬。在2012年,文物考古人员就于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代召乡大乐堡村对乐毅墓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勘察。e由此可知,乐毅在赵国的居住地很可能位于今河北境内,与和顺县有一定距离,而且药姓只在很小的区域分布,在河北并无分布,因此方志中的记载可能存在传奇化和夸大的问题。但是我们并不能断言乐毅的后代不可能居于和顺、不可能改姓药,因而笔者对此说法持怀疑态度。
第三,还有一种说法是药姓是岳飞岳姓的改姓。这种说法在山西民间也有一定流传,笔者就曾经从爷爷口中听到过类似的解释。《姓氏词典》中对药姓的注是:“系改姓。南宋岳飞被害后,其同族惧株连,改姓药。岳飞昭雪后,其同族又恢复本姓。也有一些人仍坚持姓药,用意有二:一是用药医治岳飞之愚忠;一是用药医治皇帝之昏庸。”f这种说法乍一看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南宋岳飞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一生征战致力于抗金,收复失地,最后因秦桧等人的诬陷含冤而死,家眷被流放惠州(今属广东省);宋孝宗时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其妻李娃携子北归,75岁寿终正寝葬于江州(今江西九江)。g与岳飞及其家人相关的地域是河南、杭州、广东、江西等地,而药姓人口的主要分布地为云南镇雄、山西汾阳、山西永和、北京等地,除了部分南方地区能够与之对应,药姓较多分布的山西似乎与岳飞的一生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细读岳飞生平,在宣和六年(1124),河北等路发生水灾h,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谋生前往河东路平定军(今山西平定)投戎,这是岳飞抗金军旅生涯的真正起点,岳飞的次子岳雷就生于山西平定军。i另外,岳飞的母亲姚氏称其为“五郎”,岳飞应当有四个哥哥;岳飞还有一个弟弟岳翻,为杨再兴所杀。j岳飞有一甥婿高泽民,因此他至少有一个姐姐。这么看来,岳飞的族人很多且经历不详,所以其后人散落各处也可以说得通。而且为避祸而改姓,以及坚持姓药的原因也可以说得通。尤其是在山西的许多地方方言中,“岳”和“药”谐音,所以这种说法并非完全不可信。
第四,以职业为姓,也是一种较合理的猜测。笔者曾遇到一位中国台湾的老师,好奇地追问我祖上是否有从事医药行业,认为这是药姓的起源。其实不论古今中外,医药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中医药来说,草药的种植尤为重要。所以,在中国古代,药农是一个很重要的群体,而且,由于中国古代封闭的小农经济,大部分人都是世代务农,药农也不例外。加之中国古代一直都有以官职、职业、技艺为姓的传统,药姓分布的山西、云南等地也都是我国的优质药材产区,例如山西的党参、云南的三七等都十分有名。另古代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县)种植中草药居多,而药姓名人药崧、药冲、药子昂都是怀县人,所以药农以药为姓也应当是药姓的起源之一。
第五,笔者常常会被问是否是少数民族,就现在来说,笔者是汉族这一点是确定的,但在古代,还真的不一定。《姓氏考略》注药姓来源“为夷姓。《华阳国志》有巴夷药何”;《中国姓氏大全》称药姓为“历史上西夏国姓氏”;突厥有药姓,后唐的招讨副使药彦稠就是沙陀三部落人。另外,笔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药姓的相关姓氏有“药罗葛”“药勿葛”“药罗”等,经过查询,发现它们都是历史上回纥族的姓氏。其中,“药罗”读作yào luó或yuè luó,是回纥部族,这里是以部族为姓,一说是药罗葛的省字,因为唐朝时“回纥常遣药罗构(即药罗葛)来朝,本唐人,姓吕氏,因入回纥为可汗养子,遂从其姓”;“药勿葛”读作yào wù gě或wù gě,是回纥九大姓中的第八大姓;“药罗葛”读作yào luó gě、yuè luó gé或luó,是回纥第一大姓,唐贞观时有回纥酋长药罗葛·菩萨。现在的药姓可能是由这些姓的省字演变而来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点,外族姓名多是音译而来,有可能只是选择了药字而已,例如“药罗葛”还译作“多兰葛”“多览葛”“多滥葛”“多腊葛”,一作“药葛罗”。当然也存在汉化后改姓的可能,但这些民族大多已完全汉化,关于它们的历史,除了史书的寥寥几笔,我们已无从考察。
二、药姓的发展
上文已经详细分析了药姓的源流,而药姓在历史长河中的兴衰和发展演变又是如何呢?下面笔者尝试从名人处看兴衰,从读音、分布里看发展,从资料中分析问题。
1.药姓名人
药姓在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后汉有药崧,《后汉书》有记载,他家贫为郎,常常独自在尚书台值班,明帝见他生活困窘,赐尚书以下朝夕两次公餐,从此成为定制。明帝喜欢用耳目窥探群臣的隐私,曾因事对郎官药崧发火,用手杖责打药崧,药崧情急之下说出了那句流传至今的话:“天子穆穆,诸侯皇皇,未闻人君,自起撞郎。”明帝于是赦免了他,最后官至南阳太守。k晋代有药冲,为牙将。l唐代有药子昂,也是河内怀县人,药冲后代,代宗时,受诏往劳于太原,密识回纥引军入塞的虚实m,从雍王往见回纥可汗n,对抗李辅国,官至关内节度使、御史大夫。五代时后唐有药彦稠,代北沙陀三部人,骁勇善战,先后攻破定州,大败党项、屈悉保等部落,驱逐盐州诸戎;潞王李从珂谋反时,拜招讨副使,兵败被杀;后晋高祖石敬瑭即位后,追赠侍中。o药纵之,五代后唐,太原人,深受明宗信任,官至曹州刺史。p并州(今山西太原南)药元福,五代时期名将,一生经历唐、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共六朝,五朝为官,先后抗击契丹、大破党项、连平叛军,在后晋、后周居太师、侍中之高位,北宋建立后加封为检校太师,死后追赠侍中。q明代有药理佥,都御史;又有药和,宁德知县……可以看出,药姓族群一直有相对稳定的发展,虽然稀有,但一直存在。
2.读音变化
药作为姓原本是有yào和yuè两种读音的,读作yuè的应当是乐毅和岳飞后人改姓的两种,读作yào的应当是炎帝后裔、药农以职业为姓和少数民族姓氏这三种。但在现行姓氏中,药姓只有yào这一个读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药姓分布较多的山西,属于晋语区,入声大量保留,大部分方言中“乐”和“岳”作为yuè的读音和“药”作为yào的读音是相同的,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总体来说都是入声。所以对于老一辈只说方言的人来说,这两种读音没有太大区别,但由于我国实行推广普通话的语言政策,所以年轻几代的人大多普通话和方言结合使用,甚至在最年轻的几辈中已经出现不会说方言的现象。对于他们来说,在不明确、不了解姓氏来源的情况下,在需要说普通话的环境下,要自行鉴别读音,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大多数人可能只是根据常识读作药材的yào音,只有极少数地区或人将药姓读作yuè。长此以往,在现行姓氏中,在各大词典中,药姓开始变成只有一个读音yào。也许这一读音存在误读或讹传,但具体是从哪里从哪一代开始误读也无从考究,只不过家人、邻居、朋友都这么读了几十年,这个可能的误读也成了约定俗成。新一代人在没有足够了解背景的情况下,为了适应普通话这个新环境而对方言中的读音做出了有偏差的普通化读音,这可能也是语音变化快的原因之一吧。同时,这也体现了语言的社会性,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自然语言系统和规则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
3.藥姓分布
从起源来看,药姓可能分布在河南、山西、云南和广东等地。现在药姓的分布众说纷纭,有说在今广东之乳源,云南之泸水,山西之太原、晋城、长治、运城、忻州等地,汉族、傈僳族有此姓;有说分布于今云南镇雄,山西汾阳、永和,北京等地;笔者自己的亲戚也有在内蒙古、陕西等地的,似乎各地都有。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因为笔者是山西人,所以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型的移民活动——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一场耗时长、有组织的官方移民。由于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思想,移民一开始很难推进,官府为实现移民实行了很多强制措施,其间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移民故事。移民从太原、平阳、泽、潞、辽、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县流向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而后辗转迁徙,播向神州大地。其间流传下来许多传说、歌谣和词汇,例如传说大槐树移民的后裔走路爱背抄手,脚的小趾甲分两瓣,这是祖先移民时留下的习惯和标记;一首黄淮地区广泛流传的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记录着移民对故土的眷恋;还有一个至今仍在使用的词语“解手”就来源于当时移民路上想方便时与官兵对话的情景。r其中移民姓氏,几乎涵盖了北方常见的姓氏。大槐树移民881个姓氏中笔者也在“艾叶伸展 摸药杜钟 飞深秋烟”中找到了“药”姓。可见,药姓人向外移民,可能遍布神州大地。另外,还有明末清初兴盛的“走西口”,走出了晋商文明,走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甚至走出了山西的大院文化,也把各个姓氏带到了塞北;明清至民国时期,有山东等地的关内人跨过山海关前往关外谋生的“闯关东”,也将各种姓氏播撒到了更远的地方;同一时期还有“下南洋”,各种姓氏又向南方甚至东南亚发展;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知青“上山下乡”、商人“下海经商”等一系列人口迁徙活动,使各种姓氏在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广泛的传播,药姓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所以遍布各地也就不足为怪了。甚至可以说,由于长期以来规模或大或小的移民活动,以及人们越来越开放的思想,要研究中国的姓氏分布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各类谱牒学研究也会越来越复杂、兴盛。
4.一些其他问题
在查找资料时,笔者发现了一个令人比较困惑的问题:笔者通过百度和国学大师等渠道搜索到的《百家姓大全》的网络版中,对于药姓yào这个读音的解释第一句是“现行罕见复姓”。关于“复姓”,应当是两字或两字以上的姓氏比如欧阳、诸葛、司马等。复姓的来源很多,有从官名而来的,如司马、乐正等;有从封邑而来的,如令狐、羊舌等;有以居住地为姓的,如东郭、闾丘等;有由职业而来的,如漆雕等;有以祖先名字为姓的,如公羊、颛孙等;有由爵系、族系而来的,如公孙、叔孙等;还有的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如拓跋、尉迟等;甚至有自创的姓氏,如赫连意为赫赫连天,等等。还有一种解释称复姓为改他姓者恢复其原姓。《北齐书·文宣帝纪》有:“诏诸军民或有祖父改姓冒入元氏,或假托携认,妄称姓元者,不问世数远近,悉听改复本姓。”s《隋书·周摇传》有:“周闵帝受禅,赐姓车非氏……高祖以其奉法,每嘉之,及为丞相……拜豫州总管。高祖受禅。复姓周氏。”t但这种解释中“复姓”一词为动词,而非名词。在中国古代和现行复姓中也没有找到与药姓相关的姓氏,现行各大词典中也没有类似的记录,所以笔者认为药姓为“现行罕见复姓”这一说法有误。
三、结语
“姓氏”的出现有利于区别家族系统,对于婚姻制度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且富有特色,姓氏的源流与发展传递出的信息也可以被称为一种特殊的“姓氏语言”,相关的研究对于遗传结构和人群迁徙等其他学科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上文中通过追溯语词的由来,联系相关社会历史背景,试图辨析药姓的源流,解释其相关的发展。最终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可能性,但要想真正地得出一个结论,还需要更多的考察和资料来佐证。而且对于各类资料中不同的描述进行辨析也是一件需要功力的事情,笔者在很多问题上会不由自主地主观代入自身所处的环境,有主观臆断的可能,所以思考上存在很多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姑且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猜想,有待更加充分的考证。
a 〔清〕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2012年重印,第1188页。
b 百家姓大全·药姓·百家姓排名,见网址:https://xing.911cha. com/xing_药.html.
c 〔清〕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大清一统志》,影印四部丛刊续编本。
d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乐毅列传第二十》,《二十四史·史记·高宗钦定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
e 朱峰:《战国名将乐毅、赵奢墓葬完成勘察并得到保护》,2012年5月22日,新华网石家庄专电,见网址:http:// news.ifeng.com/c/7fcCoRSJSJX.
f 百家姓大全·药姓·姓氏源流,见网址:https://xing.911cha. com/xing_药.html.
g 〔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卷第九·秦国夫人李氏遗事》,影印明修本,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佑刻本。
h 〔元〕脱脱等:《宋史·卷六一·五行志》,《二十四史·宋史·高宗钦定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
i 〔宋〕岳珂编:《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卷第九·诸子遗事》,王曾瑜校注,影印明修本,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佑刻本。
j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六十八·杨再兴传》,《二十四史·宋史·高宗钦定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
k 〔南朝宋〕范晔编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二十四史·后汉书·高宗钦定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
l 〔宋〕郑樵:《通志·卷第二十五—第三十·氏族略》,國学大师·国学·通志·第1部分,见网址:http://www.guoxuedashi. com/a/19599ummr/263290m.html.
m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五》,《二十四史·旧唐书·高宗钦定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
n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二·唐纪三十八》,《资治通鉴全书·胡元常长沙杨德梧》影印本。
o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唐书·列传十八》,《二十四史·旧五代史·高宗钦定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
p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二十三》,《二十四史·旧五代史·高宗钦定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
q 〔元〕脱脱等:《宋史·卷第二百五十四·列传第二十三》,《二十四史·宋史·高宗钦定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
r 张青等:《洪洞大槐树移民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见网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108/813 6115045001132.shtm.
s 〔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帝纪第四》,《二十四史·北齐书·高宗钦定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
t 〔唐〕魏征等编:《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二十四史·隋书·高宗钦定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
作 者: 药若凡,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编 辑: 赵斌 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