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国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1-02-08孙淑娟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践途径

摘 要:本论文结合潍坊科技学院“农圣文化与国学经典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对地方文化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耦合逻辑与具体的实践途径予以阐述。

关键词:农圣文化 国学课程 实践途径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从哲学思想到礼仪规范,从家国情怀到民风民俗,传统文化对于国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修养品位等的养成,几千年来一直具有深刻的影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是高校的职能所在,也是高校培根铸魂的必然选择。具象化到一个地方,地方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一方水土因一方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地方文化是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典型表现。

关于本问题的研究,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予以梳理:第一,从理论层面的剖析来说,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及教育学的相关视角阐释了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之间的逻辑关系与耦合原理,认为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的传承创新存在天然的耦合因素,两者统一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实践,体现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属性。代表性性成果主要有:邢伟荣的《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耦合机理及协同创新研究》(《教育评论》2018年第5期)、何海翔《地方高校应主动融入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6期)、夏跃平《地方本科院校新的使命:引领地方文化》(《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及白振荣《地方高校引领区域特色文化发展研究》(《高教学刊》2017年第14期)等。第二,从实践层面的介绍来说,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总结了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育人模式的经验,从课堂、科研及学生的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路径探索,涉及了安徽亳文化、宁波商文化、赣南文化及永州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但具体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关照却相对缺乏。相关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刘福来《地方高校地域文化育人体系的探索》、张红丽《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育人的实践研究》、唐艳明《地方文化资源与高校育人途径的创新》、姚亮《内嵌与外联: 地方传统文化育人路径研究》、孔康平《提升地方历史文化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实效性》等。如何将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的育人模式,如何更好地实现地方高校传承创新文化的职能,是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必然面临且已然面临的课题。贾思勰与《齐民要术》为中心所形成的农圣文化,是寿光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包含丰富的育人资源。潍坊科技学院面向所有的大一本科生不分专业设立通识学院,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高校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然载体,在此基础上,通识学院提出“持续推进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模式创新”,以农圣文化为特色,形成了通识育人的重要模式。本论文将结合潍坊科技学院“农圣文化与国學经典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对地方文化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耦合逻辑与具体的实践途径予以阐述。

一、核心概念释义

(一)地方文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依地发展的资源

地方文化是地方社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积淀,是地方社会自然环境、民俗习惯、历史文化共同作用的体现。地方文化构成了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属地建设、依地发展及打造特色的重要资源。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

本文所指的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指1999年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扩招过程中为了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办学定位,即以“服务地方”为生存发展的逻辑起点。与中央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地方区域性是最突出的特质。传承创新地域文化,既是地方文化发展对地方高校的客观需求,也是地方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承担职能使命的必然选择。

(三)传统文化课程: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耦合的教育实践

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的传承创新统一于“文化育人”的理念与实践。一方面,地方高校建立“传统文化育人”的模式,可以更好地明确办学理念,凝练特色,更好地发挥服务地方与传承创新文化的高校职能,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地方文化属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的过程也是发展创新的过程,可以在课堂的学习中得到传播,在高校的研究中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国学课程的实践探索

农圣文化是寿光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寿光各类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动力,以农圣文化融入潍坊科技学院通识学院的国学课程,是潍坊科技学院突出的办学特色。以此为基础,以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为核心,以读书写作与实践调研为途径,以地方文化与经史思想有机融合为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育人功能有效的现代性转化。

(一)建立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育人资源

学术界基本认同经、史、子、集的国学分类方法,但目前在高校国学教育的实践中,国学教育多以儒家思想为主,对于传统文化中其他育人资源少有融通。通识学院的国学课程选取校本教材《农圣文化与国学经典教育》,同时下发读本《〈齐民要术〉通俗读本》,强化农圣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了本土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在育人资源的开发中,充分注意校内资源、地方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的整合。校内资源除了正常的授课资源,利用校内农圣文化研究中心的资源,农圣文化研讨会、国际蔬菜博览会、当地农圣文化建设的资源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而其他的社会资源如孔子研究院、高校著名的专家学者都可以以农圣文化为纽带通过访学、游学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整合。

(二)打造以农圣文化为核心的实践研学体系

大一本科新生对寿光本地文化缺乏了解,潍坊科技学院组织学生对寿光独具特色的文化展览馆进行游览,安排学生参加“农圣文化研讨会”与“国际蔬菜博览会”,并且组织学生参与诸多与农圣文化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加深对寿光地域文化的了解。

(三)形成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第二课堂

形成农圣文化社团,定期研讨农圣文化的内涵,成立农圣文化话剧社,通过话剧等艺术形式呈现农圣文化,让学生在艺术审美中感受农圣文化的魅力。

(四)打造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问耕”大讲堂

报告是学子拓展视野、丰富学识的重要窗口,也是提升办学品格的重要力量。潍坊科技学院通识学院邀请当地著名专家为大一学生定期举办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学术讲座,并且要求学生根据聆听的讲座撰写报告心得,让学生在聆听与撰写中不断深化思想,提升思考能力。

(五)建设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学生调研项目

以农圣文化的调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思维与科研素养,加强对本地经济文化的调查研究,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能力。以《潍坊科技学院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大赛》为契机,学校推出十四个针对农圣文化的调研项目,学生在调研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访谈调研、撰写材料等方式对农圣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与思考。

(六)加强教师的农圣文化素养

教师具有什么才会教给学生什么,教师不具备的,很难传递给学生。国学教育,对教师人文素养的要求相对较高,除了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外,还要熟悉地方文化。潍坊科技学院通识学院加强教师科研项目与实地调研的有机结合,通过与山东农村干部管理学院进行合作,以农圣文化为核心推出科研项目,围绕寿光的“五大振兴”及三农问题中的农圣文化展开,对寿光人才战略、寿光精神、矛盾论视角乡村发展的特色之路、农村干部培训、地域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寿光发展经验的提炼与农圣文化的深入研究。

高校所在的地域文化资源是当地重要的历史人文载体,也是学生认识文化的重要起点,是实行国学教育重要的课程资源。实行融合农圣文化的国学经典教育是地方高校实现通识育人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地方高校建设校园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 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 龐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 朱清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宋尚桂,王希标等.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7] 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熊思东等.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9] 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1] 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潍坊科技学院农圣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齐民要术》之儒、农思想比较研究”(编号:2018NS003)的阶段成果;2019潍坊科技学院教改项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912)的阶段成果

作 者: 孙淑娟,文学博士,潍坊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实践途径
林场护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思路及实践途径选择
初中生如何自主学习英语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涵及实践途径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
浅谈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财务内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