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合思维中落实语文要素
2021-02-07刘艳
摘 要:統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排思路,凸显“语文要素”,试图通过单元课文的次第教学,将“语文要素”转化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是一门强调综合性的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统编教材的实践过程中,用整合思维来整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寻找教与学的“平衡点”,从而有效落实语文要素,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逐步养成。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教学;语文要素;整合思维
统编教材凸显“语文要素”,所谓语文要素就是指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常用的学习方法、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从教材编排上来看,人文主题渗透整个单元,语文要素贯穿整个单元,导语提出语文要素,课文落实语文要素,“交流平台”梳理方法,“语文园地”实践迁移。可见,统编教材既关注纵向知识能力的渐进发展,也注重横向内容间的联系,整体性很强。那如何把这些要素整合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研制适当的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呢?
加拿大学者罗杰·马丁教授提出的“整合思维”,是指面对相互冲突甚至对立的模式时,不是简单地进行选择,而是能够进行建设性的思考,创造性地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形成一个既包含已有模式的某些成分,但又优于已有模式的新模式。这种创新思维方式,很好地解决了“整体思维”与“分科教学”之间的矛盾冲突。“整体思维”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它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而“分科教学”又是工具理性时代的需要,相比较西方语言,我们的母语更具有混整性。所以整合思维既根植于母语文化,又是课程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因此,整合教学是适应统编教材整体需要的。
一、 整合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
(一)单元目标:紧扣要素,凸显整体性
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落实在单元的每个板块中,单元导语提出语文要素,课文(识字)落实语文要素,交流平台梳理语文要素,语文园地实践迁移语文要素。因此,教师在研制单元目标时,要在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凸显整体性。比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注意语气”这个要素,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多次训练过,在本单元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巩固,而“注意重音”是这个单元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对朗读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的基本技能之一。其中,《古诗二首》重在渗透“注意语气和重音”;《找春天》侧重“注意重音”的训练;《开满鲜花的小路》要求分角色朗读;《邓小平爷爷植树》初步实践;口语交际则进一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说话的语气不能太生硬;语文园地是对该要素的小结与运用。因此,我们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①认识并会写本单元的生字;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③能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④能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的感受和发现,并能根据不同的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
再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基于要素,我们可以通过《太阳》和《松鼠》两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介绍清楚,再通过习作例文和写作环节,进一步实践方法。
(二)课文目标:三维整合,彰显独特性
著名特级教师金立义校长指出,我们在设计和解读统编教材的时候,除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目标的整合,还要思考三个目标的整合。第一个目标是语文的基本目标,即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各年段提出的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单元的核心目标,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要素;第三个目标是具体到每篇课文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时所承担的目标任务。
以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定位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第一,识字写字、朗读指导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第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这是朗读的具体要求。第三,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好故事”顺应了新课标对于低年段听故事、复述故事的要求;再者,文中的气泡“我能借助插图讲讲这个故事”和“课后练习”也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指明了方向。基于上述思考,文章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①认识并写好本课的生字;②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语气;③能借助图片讲故事,知道“美好的礼物”指什么,并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二、 整合教学内容,体现整体发展
(一)整合单元资源,注重层递互补
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是教材,“整合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单元目标对教材进行再开发,重组教材,选取能为达成目标服务的教学内容,大胆舍弃不必要的内容。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课型、联结课文,体现教学的层递互补。
1. 关注课型,扶放结合有生长
笔者曾有幸观摩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李琴老师的团队开展的以“单元整体学习”为主题的教学研究。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精读课文,教师重在教授学生借助表格,梳理故事结构,把故事主要内容讲清楚;《方帽子店》作为略读课文,让学生迁移运用复述方法,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漏》作为排在第三篇的精读课文,扶放结合,重在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边想象边讲故事;《枣核》作为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发挥想象,练习创造性地讲述故事。由此可见,在单元内容的选取上,教师要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注重层递性和互补性。
2. 注重联结,形成合力有发展
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把语文要素细化分解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注重要素关联,形成发展学生能力的发展合力。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关于“提问”的策略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积极提出问题;《蝙蝠和雷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进一步引导学生筛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整合年段資源,构建要素图谱
统编语文教材阅读与表达的纵向训练目标,力求体现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与发展。不仅在单元内的几篇课文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而且在单元之间,册次之间,形成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用好统编教材,要从整体着眼,增强整体观,不仅需要整合单元教学资源,更要以年级、年段以及全套教材为整体,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综合素养。
以复述课文为例,笔者梳理了二年级上、下册的训练要求,图谱如下:
《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的要求,也是借助插图讲故事,但整个故事角色众多,虽然每个人物说的话不多,但各具特点,因此要指导学生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刚才我们一边看着图片,一边读着故事,现在我们能不能借助图片来讲讲这个故事的开头呢?
师:老师还要提醒大家,讲故事的时候,要说好人物的对话,不同的人物要用不同的语气,我们先一起来试试看,老师先来:邮递员黄狗送来了包裹单,他在门口大喊……谁来接着往下说?(学生接)
师:谁能连起来讲讲开头呢?你们都是听众,看看他有没有把自己当作故事里的人物讲好这个故事。
在教学的后半段,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借助插图,尝试用不同人物的语气说好对话,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讲一讲。在学生原有的复述基础上,训练有了梯度,能力有了提升。如图谱所示,学生在下阶段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复述方法,这为中高年级简要和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奠定了基础。
三、 整合教学方法,增强主体意识
我们在使用统编教材时还应该具备主体意识,考虑教与学如何形成良好的互动。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文中的泡泡以及语文园地的设置,形成了一个助教系统,不仅告诉了我们应该教什么,甚至还提示了我们该怎么教。整合教学视角下的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多法并举,融会贯通
整合教学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再以《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的教学为例,课后练习“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结合语文园地中“字词句运用”中的第二项练习,我们在教学“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这个关键句时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出示: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
师:如果老师变个魔术,把这句话中的“绚丽多彩”去掉,你觉得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呢?
生:因为“绚丽多彩”写出了鲜花的颜色很多、很美。
师:那你能通过朗读把鲜花颜色的美丽告诉大家吗?(生朗读时重读“绚丽多彩”)
师:那“一大片”可以去掉吗?又是为什么呢?
生:也不能去掉,因为“一大片”说明鲜花的数量很多,去掉了就感觉不到了。
师:说得真好!你能把鲜花数量的多、颜色的鲜艳读出来吗?(生朗读时重读“一大片”“绚丽多彩”。)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用了朗读法、比较法、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的读、思、悟中,将这种语言形式内化为自身的语文能力。
(二)内外钩连,博读精思
教师在整合教学时要关注“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阅读链接”等,善于把课内文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使学生在“海量阅读”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比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的“鲁迅专题”中,不仅有鲁迅本人的作品《好的故事》也有别人对鲁迅的评价,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些文章让学生对鲁迅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想要让鲁迅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更加立体、丰满,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搜集鲁迅的相关资料,还可以推荐阅读,如《朝花夕拾》《呐喊》等,结合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积累鲁迅名言,甚至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鲁迅等。像这样,突出主题,钩连课内外,层层递进,鲁迅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便会日渐丰满,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语文要素的落实与识字写字、阅读理解、朗读感悟、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是相互依存的,教师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需要用整合思维来整体思考、统筹安排、精心设计,在“变”和“不变”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切实把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到各项语文实践之中,让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的进程中亲历学语习文的过程,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获得语言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统编教材是一个新挑战,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思维方式,尝试用整合思维来审视教材、设计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史春妍,潘文彬,等.关注要素,注重整合[J].语文教学通讯,2019(12):71-75.
[2]https:∥baike.so.com/doc/4819112-5035651.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刘艳,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