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贯护理结合核心肌群锻炼缓解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2021-02-06陈宝英邵荣学蒋萍陈智能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椎体骨质腰椎

陈宝英 邵荣学 蒋萍 陈智能

目前骨质疏松逐渐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其最严重后果之一。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在椎体成形术基础上改良发展的一种微创手术,由于其能迅速缓解疼痛,且能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使脊柱达到稳定,已在临床上普遍应用,尤其在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应用更为广泛[1]。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术后存在局部残余疼痛[2]。作者采用序贯护理结合核心肌群锻炼,患者疼痛症状得到缓解,术后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腰椎单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PKP术治疗,且术后残余腰背部疼痛患者42例,所有患者手术由同组医师实施手术,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均>3分,住院均>2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两组性别、年龄、骨密度及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n 性别 年龄 骨密度(T值) 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NRS评分)男 女观察组 21 9 12 73.9±2.5 -2.9±0.6 4.29±0.82对照组 21 8 13 72.4±3.1 -2.8±0.7 4.07±0.92

1.2 方法 (1)对照组:做好护患沟通,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等情绪,指导患者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的使用,做好常规护理。术后6 h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查看伤口敷料情况,待患者清醒后指导双下肢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每次跖伸或背屈均达到5~10 s再更替,连续20~30次,双膝往下压,双下肢股四头肌尽力收缩,坚持5~10 s再放松,连续20~30次,活动1次/3~5 h。术后第2天患者佩戴腰围下床活动。同时术后第二天至术后第七天,指导患者开始核心肌力训练:①患者平躺仰卧,第一步行缩小腹动作(类似缩肛、憋尿),收缩盆底肌;②保持收缩盆底肌动作,以双足、双肘和头后部为支点抬臀,尽量抬离床面且以不引起腰背部疼痛为宜;③膝关节向两边打开,臀部慢慢放下,放松小腹。5~10 min/次,2次/d。术后第2周开始,根据实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五点式”、“三点式”等腰背肌锻炼,10~15 min/次,2次/d。以实际恢复情况循序渐进进行,避免过度疲劳耗损。(2)观察组:术前及术后同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后按照对照组方法指导患者核心肌群锻炼。同时予以中药热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及火龙灸序贯护理:其中术后24 h开始给予中药热熨,中药热熨包:将小茴香、公丁香、川椒目组成中药热熨方,装入小布袋中,厚布袋中装入粗盐,最后放入中药热熨方,恒温箱中加热至70℃,熨于疼痛周围,1次/d,共治疗7 d;术后48 h予以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采用低频直流电疗仪和本院自制剂(舒筋消肿合剂,主要成分:当归、赤芍、伸筋草等)导入,将浸有药液的衬垫连接电极导入,置于骨折两端处进行直流电离子导入,1次/d,疗程14 d;术后第2周采用火龙灸治疗:①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胸腰背部,75%乙醇消毒局部,循督脉放置中药浸泡好的纱布条,②将湿毛巾平铺在纱布条上、用95%乙醇均匀喷洒在毛巾的表面,点燃乙醇,③在患者背部形成“火龙”,待患者感到背部灼热时用一条湿毛巾沿头至脚方向将其盖灭,反复进行3次为1个周期;1次/d,7天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1)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由患者选出与自己疼痛程度相匹配的数字(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2)腰椎JOA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轻,JOA总评分最高为29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配合完成康复锻炼,治疗期间未出现水疱、灼伤及局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第7、14天两组NR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后第7、14天两组患者JOA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术后第1天比较,* P<0.05;与术后第7天比较,ΔP<0.05

组别 n NRS评分术后第1天 术后第7天 术后第14天观察组 21 4.29±0.82 1.92±0.62* 0.64±0.63*Δ对照组 21 4.07±0.92 2.93±0.47* 2.00±0.39*Δ P值 0.52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术后第1天比较,*P<0.05;与术后第7天比较,ΔP<0.05

组别 n JOA评分术后第1天 术后第7天 术后第14天观察组 21 10.79±1.85 15.29±1.14* 20.50±1.45*Δ对照组 21 11.14±1.46 14.29±1.10* 17.71±1.27*Δ P值 0.575 0.028 0.000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临床治疗中,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活动为主要治疗原则。目前以PKP手术治疗最为常用,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疼痛不适,影响康复及预后[3]。文献报道显示,PKP术后腰背肌疼痛主要原因:(1)椎体压缩变形导致后方关节突关节失衡而致腰背部疼痛;(2)椎体压缩变形导致脊柱生理曲度改变、从而导致腰背肌过度紧张而致疼痛;(3)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弥散不佳、或注入量过少;(4)腰椎棘突、棘突间、棘突旁肌肉韧带损伤;(5)患者本身腰椎间盘疾患,骨折后症状加重等[4-6]。

核心肌力训练(CST)近年来在竞技体育和康复治疗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的是激活“休眠”的腹肌、多裂肌等肌肉系统,巩固脊柱稳定性,在腰背痛的临床治疗实践中被证明效果显著[7]。本资料结果显示,两组患者NRS评分较术后第1天明显下降,且从术后1周开始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表明CTS训练同样有助于缓解PKP术后腰背痛,尤其对椎体压缩变形导致后方关节突关节失衡、脊柱生理曲度改变而致疼痛及患者本身腰椎间盘疾患,通过过腰背肌锻炼,如“五点式”“三点式”逐步恢复脊柱生理曲度,最终达到消除疼痛、增强腰背肌力,保护脊柱目的[8]。

中药热熨法,为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热盐包中的中药为本院配方,大青盐有辛温驱寒、防止邪气深入机体的作用,小茴香、公丁香、川椒目均有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从现代药理分析,辛香类药多有挥发油和辛辣素,通过对表皮细胞产生刺激,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便于吸收药物,还可降低肌肉和纤维结缔组织的张力,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改善循环和促进组织代谢[9]。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法利用直流电将中药离子通过皮肤导入人体内,直接作用于腰背部,兼有药物作用和经络电刺激的作用。中药液通过直流电场作用渗入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并以脉冲电流形式刺激、疏通经络,激发体内阳气,调和阴阳气血,使局部筋肌得养,摄血以散。作用于穴位的直流电剌激和中药通过经络行气血、调脏腑,气血舒畅,通则不痛[10]。火龙灸使用灸药联合的方法,对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疼痛性疾病和虚寒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消肿散结、温经活络、止痛和活血化瘀等作用,其热力可以渗透皮肤,从而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起到消除炎症和局部水肿的目的。灸药结合,在灸的同时借助火力,渗透铺垫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火龙灸和药物的功效,达到缓解局部疼痛的目的[11]。

本资料中,两组患者术后第7、14天NRS评分和JOA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PKP术后疼痛患者,采用序贯护理结合核心肌群锻炼效果更好,易于患者接受,适合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椎体骨质腰椎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治疗“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吃洋葱防骨质流失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