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梦想是做“百年老店”——记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于春江教授

2021-02-05彭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首都医科大学春江神经外科

在我国颅底外科领域,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于春江教授(图1)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专家,他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颅底显微外科实验室,完成了十余种颅底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手术水平全国领先,同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尤为重要的是,他对非公立体制医院的成功探索,为我国医生在现行医疗体制内提供了一种新发展模式。

图1 于春江教授

2004年,于春江教授与栾国明、石祥恩两位教授及资深医疗管理专家张阳一起创办了三博脑科医院。以“博医、博教、博研”为宗旨,有着独特经营理念的三博脑科医院在四位创始人为首的管理层领航下,已从租借床位开张到如今成立医疗集团,下辖7家医院,神经外科手术量居全国前列,80%为难度最大的四级手术,逐渐成为我国非公立医疗的一面旗帜。

但在于春江教授看来,三博脑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非公医疗的探路者及先行者,三博是需要几代人去努力奋斗的事业,“百年老店”是他和三博人的终极目标。

1 突破颅底“禁区” 挽救无数人生命

于春江教授祖籍河北邢台,从小随父母在邯郸市生活。对于踏上医学和医生这条道路,他坦言年轻时对医学、医生没有更多认知,当时家境贫寒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是由于在工厂表现突出,被推荐进入华北煤炭医学院学习。

1989年,于春江教授正式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工作;1990年,他考取了王忠诚院士的博士,1992年获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他选择的是颅底专业,“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呢?因为它最难。在大脑表面长肿瘤,做手术相对容易,而颅底因为比较深,手术就很难做。”

正如他所说,由于颅底肿瘤位置很深,毗邻周围重要结构,致使肿瘤全切除颇为困难,颅底有些部位的肿瘤曾被认为是手术禁区,或“不治”之症。1995年,于春江教授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颅底显微外科实验室,共完成十余种颅底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加之以大量临床经验,总结出了分离肿瘤、保护脑组织及神经功能的措施,使颅底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手术致残率明显下降。

听神经瘤作为颅底肿瘤中的传统病种,除了全切是手术治疗重点,手术后对患者面神经、听神经功能的保护一直是听神经瘤治疗的难点。20世纪90年代,由于技术及理念相对落后,很多听神经瘤患者术后出现了面瘫、听力受损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于春江教授提出了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尽可能不影响神经和其他组织功能的新理念,并将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术中电生理监测创新性地应用到手术治疗中,使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保留率大大提高。目前于春江教授已完成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2 000 余例,肿瘤全切除率达98%,面神经保留率达92%,解剖保留率96%左右,明显提高了听神经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更有很多患者把于春江教授当作治疗的最后希望。来自黑龙江的吴阿姨突然左耳听力莫名下降,吃东西呛咳,咽喉部还经常疼痛,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左小脑半球及脑干外侧有个巨大肿瘤。多家医院以手术出血风险非常大,做手术很可能下不来手术台为由婉拒收治。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三博脑科医院找到了于春江教授。通过核磁影像分析,于春江教授建议尽快治疗,住院后第三天,他为患者做了“全身麻醉下左侧远外侧入路颈静脉球瘤切除术”,经过7个多小时的奋战,全是血管包绕的巨大颈静脉孔肿瘤被全部切除,患者得以重生。

在手术方面,于春江至今已完成各种颅内肿瘤11 000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斜坡肿瘤200余例,经额、经蝶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垂体腺瘤6 000余例,肿瘤全切除率达90%,手术水平全国领先(图2)。

图2 于春江教授手术中

2 为患者多一个就医选择

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甚至严重短缺,而且主要集中在一线大城市,一号难求、人满为患的现实情况让于春江教授深刻体会到百姓看病求医的艰难,这催生出他更多思考——“当时一出门诊就有很多患者围着,还有很多挂不上号、住不了院的患者,他们一等就要一两个月,而很多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能不能新建一个医院,让患者有更多选择?”

随着技术成熟、阅历增加,这样的思考越来越成熟。深思熟虑后于春江教授于2004年和具有相同背景的栾国明教授、石恩祥教授及资深医疗管理专家张阳共同创办了三博脑科医院,开业服务信条上赫然写着:让更多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从医近30年,他本人亲自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已达万余人,大多数患者是他来到三博脑科医院后治疗的,治疗效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被《北京晚报》誉为“勇探脑王国禁区的神刀手”。三博脑科医院创办16年,已为近4万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了高质量治疗,很多患者无须等待就能挂号,当天即可办理入院……这些都实现了于春江教授心中夙愿——为在北京求医的患者打开了另一扇方便之门,同时也缓解了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紧张局面。

3 授衣钵传承三博脑科医院事业

谈到在三博脑科医院这些年的创业、工作经历,于春江教授没有说到技术、手术这些专业话题,他说在三博脑科医院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带队伍”。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他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投入到医学教育、教学事业中。“放手不放眼。”这是他带学生的一大理念。他不仅会在手术中进行观察和指导,还会进行术前会诊与术后查房。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治疗全程跟踪,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图3)。

图3 于春江教授指导青年医生作术前准备

目前他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不仅为全国其他医院输送了神经外科领域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更搭建起了三博脑科医院脑肿瘤学科的人才梯队,如闫长祥教授、张宏伟教授等第二代三博人已经成为三博脑科医院发展的顶梁柱,张明山副教授、刘宁副主任医师、曲彦明副主任医师等第三代三博人已成为三博脑科医院的未来。此外,他还经常参加三博集团各分院的学术活动、义诊会诊,为三博脑科医院的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把航定向。

在于春江教授及几位创始人为首的管理层领航下,三博脑科医院学科发展的人才体系逐渐完善、布局趋于合理,拥有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0人,硕士以上学历占全体临床医师的75.2%,博士以上学历占31.9%;中级以上职称占74.3%,副高以上的职称占43.4%,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医生为主体的老中青三代人才梯队队伍已初具规模。

“临床工作外,我会着重做教学工作,带学生,总结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传给后来者。”于春江教授说,为老百姓就医多提供一个选择,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好服务的三博脑科医院事业需要几代人薪火相传去完成。在于教授这一代人的影响下,三博人把三博脑科医院做成“百年老店”的理想一直会是明灯高照未来长路。

猜你喜欢

首都医科大学春江神经外科
睡前一杯奶,到底好不好?睡眠专家告诉你真相
最特别的树
同时服用多种药,不良反应如何避免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乡居春晓
罗晨依??《春江溪居》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丁志斌,为神经外科患都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