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
2021-02-05崔德秋王月平
崔德秋 彭 磊 陈 旭 刘 藏 王月平
作者单位: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崔德秋、彭 磊、陈 旭、刘 藏、王月平)
1 病例资料
17岁女性,因背部肿物渐进性增大半年余入院。半年前发现背部正中隆起肿物,质韧,约“花生米”大小,肿物渐进性增大。入院体格检查:背部胸6~7椎体水平可触及肿物,大小约6 cm×4 cm,质韧,边界尚清楚,与后方胸椎黏连,活动度差,触之无压痛,无皮肤红肿;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入院后行胸椎增强MRI 检查示胸6~7 椎体水平左侧背部竖脊肌及局部椎管内可见异常信号团块影,T1像、T2像以等信号、低信号为主,其内散在高信号影,胸7 椎体左侧椎板骨质破坏;增强扫描肿物呈明显不均匀边缘强化,椎管内部分呈明显强化,并沿左侧硬膜外间隙向前侵犯胸7椎体左后缘,椎体内见结节样强化影;病变大小约6.20 cm×3.50 cm×5.40 cm,病变节段脊髓受压,髓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图1A~C)。全麻下行椎管占位切除术。取肿物表面直切口,可见肿物完整包膜,切开包膜后,可见肿物质地韧,血供中等,包膜内顿性及锐性分离。肿物向内侧侵犯棘突,咬除部分棘突。肿物于深方沿椎间孔向椎管内生长,并破坏部分椎体,扩大椎间孔切除椎管内硬膜外肿物,并咬除破坏椎体。镜下全切除肿物。术后恢复顺利,无肢体活动或感觉异常。术后复查MRI示肿瘤全切除(图1D)。术后病理示间叶源性肿瘤,结合临床符合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术后随访15个月,无不适,无肿瘤复发或脊柱不稳表现。
2 讨论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骨肿瘤,占所有骨肿瘤的比例不到0.5%,而起源于脊柱的比例相对更少。此类病变的最常见脊柱节段为胸椎,其次为颈椎和腰椎。发病高峰年龄20~50岁,女性相对男性更加多见。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侵及范围。当病变破坏椎体、棘突或椎板,压迫椎管内脊髓时,可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肢体运动或感觉异常等。当病变的侵犯范围局限时,亦可无不适,或仅有局部疼痛。本文病例术前MRI示病变通过椎间孔压迫脊髓,但病变亦向皮肤表面突出,且增长较快,导致病程较短,发现及时,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或局灶性疼痛等。
图1 胸段椎管内软骨黏液样纤维瘤手术前后MRI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典型的影像学特点:有明确的、硬化的边界,均质结构,缺乏骨膜反应,钙化的部分均匀分布。X线检查示病变为偏心性、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溶骨样骨折破坏,骨皮质膨胀变薄,偶见骨皮质破坏。CT 较X线检查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范围及内部结构。由于病变内含软骨、粘液基质,且伴出血或钙化,故MRI多为混杂信号影;但MRI显示肿瘤范围及临近组织关系方面具有优势。本文病例术前MRI 示T1像、T2像以等信号、低信号为主,胸7 椎体左侧椎板骨质破坏;肿物呈明显不均匀边缘强化。结合病人临床表现,术前考虑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很难想到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的可能,应进一步行胸椎CT 评估骨质破坏情况以助鉴别。
目前,此类肿瘤建议积极手术治疗,可采取切除或刮除等方式,在适当情况下,完整切除肿物是最佳的选择。当完整切除肿物难以实现时,可采取刮除术。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均应该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因为肿瘤的残留会导致病变的复发。目前,其放疗仍存有争议。为了预防肿瘤切除后脊柱不稳,需同时行内固定术以维持脊柱稳定性。本文病例病变位于胸椎,手术切除肿瘤未影响脊柱稳定性,未行内固定术。文献报道病变全切除后仍有一定复发比例,最长的复发时间为30年;因此,建议长期随访。本文病例病变位于胸椎,采取刮除治疗,术后15个月随访无肿瘤复发,但仍应该继续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