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比较分析
2021-02-05
龙陵县镇安镇中心卫生院 云南龙陵 678309
胆结石属于常见的肝胆疾病,在女性中更为常见,结石产生后会出现腹部疼痛等表现,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很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出现,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但不同手术的应用效果也存在明显区别。现对胆结石采用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86 例,全部患者都通过B 超与CT 检查等确诊,依从性较好,自愿签署同意书;并将精神与意识障碍者、妊娠期女性以及恶性肿瘤者等充分排除。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43 例患者中,男19 例,女24 例,年龄31~61 岁,平均(46.35±15.65)岁;病程2~6 个月,平均(4.35±2.68)个月。观察组43 例患者中,男21 例,女22 例,年龄32~62 岁,平均(47.46±15.75)岁;病程3~7 个月,平均(5.65±2.74)个月。处理两组病程等数据无显著区别(P>0.05)。研究获得伦理部门的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麻醉,随后在右侧肋缘做一斜切口,将皮下组织逐层切开,于胆囊三角区对胆囊管及其动脉进行分离处理,对动脉有效结扎,将胆囊切除,留置引流管,关闭腹腔,有效缝合切口。
观察组:患者予以头高脚底位,实施气管插管麻醉,随后在肋缘下方右锁骨中线处做一操作孔,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将Trocar 植入,腹腔镜经观察孔植入,用探头对腹腔情况有效探查,选择钳夹以及电凝器等对胆囊床进行分离,保证有效游离胆囊后,选择钛夹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有效夹住,选择尖刀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剪断,选择签字经过腹壁口将胆囊取出,留置引流管,关闭气腹,对切口科学缝合。
1.3 评定指标[3]
对两组术后指标(肠道功能恢复时长、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长)、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 及C 反应蛋白水平)与并发症(包括肾功能不全、切口与感染与腹腔感染)予以分析,其中,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予以判定,总分10 分,分数越大,说明疼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
用SPSS21.0 软件分析,采用χ检验计数资料,t 检验计量资料,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指标
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长、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长均比对照组短(P<0.05)。见下表1:
表1:术后指标(±s)
2.2 炎性因子
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 及C 反应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下表2:
表2:炎性因子(±s)
2.3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出现1 例,比对照组的10 例少(P<0.05)。见下表3:
表3:并发症[n(%)]
3 讨论
最近几年,胆结石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胆结石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对公众健康有严重威胁。临床通常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具有清晰手术视野,但术中出血量较大、创伤性强,且手术时间比较长,导致此种方法在临床上有一定局限。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于腹腔镜直视作用下可对器官图像不同角度观察,对病情有效分析,便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二是,术后对腹部神经与肌肉不容易造成损伤,可缩短脏器暴露时长,使感染风险明显降低;三是,微创、切口比较小,可改善术后疼痛,使肛门排气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指标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并发症出现1 例,比对照组的10 例少,与相关研究一致。
总之,腹腔镜手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时间较短,降低了炎性因子水平。